第一部分 政党的起源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政党的起源、发展和基本要素一、政党的定义二、政党的起源和发展三、政党结合的基础四、政党产生的一般客观条件五、政党的组织机构六、政党领袖七、党纲、党章和党纪八、政党经费一、政党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结合中外学者对“政党”的定义,可对“政党”下这样的定义:政党,是一部分政治主张相同的人所结合的,以争取民众或控制政府的活动为手段,以谋促进国家利益实现共同理想的有目标、有纪律的政治团体。这一定义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政党是部分政治主张相同的人所结合的团体。•(2)政党是基于人民的意愿和国家的需要而结合的团体。•(3)政党是以取得政权、参加政权、实现政纲为目的所结合的团体。•(4)政党是较具有永久性的有组织、有目标、有纪律的政治团体。二、政党的起源和发展(一)政党的起源(二)政党的发展(一)政党的起源政党是近代才普遍产生的,但是“党’字古代已经有之。在中国古代,“党”是地方单位的名称,《周礼.地管》中说:五族为党,“注曰:五百家”,由于这五百家大抵都是亲族姻戚,遇事互相协助,故党的引申是“党助”,“党助”本非坏事,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分亲戚的,亲者相互协助,疏者、恶者相互攻击,所以党又有“党同伐异”的意思。在我国古代和党字有关联的另一个字是“朋”字。“朋”原是货币单位,上古时代以贝壳为货币,大体是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商周时代君主以货币赏赐臣下,即以朋计数。“朋”旧有聚集、串连的意思,后来就引申出“群”、“类”的意思了。依许慎的《说文解字》“朋”是古字“风”。说文解字注:“朋:象形,风声,风飞,群鸟相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换句话说,“朋党”就是追随一位领袖,在政治上相互协助,党同伐异的一批人。在封建社会,朋党主要是指统治阶级内部具有不同政治背景和经济利益的对立的政治团体。在西方,党(Party)都是由Part(部分)字演变而来的,意思是部分而非全体,故“党”与“派”(faction、gang)大抵相同。最初都是一部分意见或利害相同的人的结合,其所作所为,也无非是“相助匿非”,党同伐异,这和我国历史上的朋党是一致的,所以在西方,对党派结合最初也不存好感。(二)政党的发展1.“谈话会”式的政党以“谈话会”为组织基础的政党,首先存在于选举权受财产限制的国家。它与“朋党”的区别是:参加朋党者都是有官职的人;而参加“谈话会”式的成员则以地方知名人士为主,故其成员有限,但是因其人有号召力,影响力很大,党员活动的地区通常与选区一致,他的活动是在选举时方达到高潮,不选举时销声匿迹,由于成员都是地方有力量的人士,故独立性极强。中央集权式的上级组织,与它不能相容,故中央组织是松懈无力的,性质仅仅是“谈话会”式的联合会。2.“支部”为基础的政党支部与“谈话会”的性质的组织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区别:(1)“谈话会”的方式有有限制的,对参加的成员来说,重质不重量;支部是开放性的,欢迎一切政治主张相近,志愿入党的参加,质、量并重。(2)“谈话会”的活动方式是间歇性的,平时活动不多,选择时达到高潮;支部的活动是就经常性的,必须不停顿地在党内外从事组织宣传工作,并按时征收党费。(3)“谈话会”参加人数虽然有限,但其活动区域较大,因为参加“谈话会”都是一个地区有影响有势力有代表性的人物(英国的国会议员,美国的投票区的队长);支部式的参加人数较多,又需密切个人同组织之间的关系,所以活动范围较小。(4)“谈话会”的组成分别为有名望有能力的人士,所以独立性较强;支部式的组成分子为劳动大众,必须加强对他们的组织和领导,才能发挥党的作用,所以必须实行中央的集权领导。(二)政党的发展3.“细胞”型政党“细胞”同“分部”相比较,有两点不同之处:(1)“细胞”以工作地点为主,以职业的划分为主要标志;“”分部是地域性的,以结合同一地区的人为目的。(2)“细胞”的组成人数是很少的,共产党所要吸收的,必须有很强的阶级性,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由本阶级中最觉悟的部分组成,如中国共产党则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而社会党“分部”式的组成人员多,吸收和发展成员并无多少选择,多多益善。从以上不同政党发展的各种组织形式可以概括出: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是“民主型”的,社会党也是“民主型”的,共产党是权威型的,而法西斯政党是独裁型的。从政党的起源和发展看出:封建社会产生朋党,资本主义社会早期产生谈话会式的政党,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以后产生分部式的社会党,世界历史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产生细胞式的共产党,为完成社会革命的任务,它有极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以深入到社会的基层。同时也产生帝国主义时代毒瘤——昙花一现的法西斯政党。三、政党结合的基础(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学说(二)中国传统文化君子小人品性说(三)西方个人气质说(四)经济利益说(五)种族、地域说(六)宗教信仰说(七)学术思想说(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学说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政党结合基础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各种:(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产生的基础是阶级和阶级斗争,而其中以列宁的建党原则最为明确。列宁认为:“在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势必变为政治斗争。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列宁全集》第10卷第58页)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表现。在现代文明国家内,“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比较稳固的集团来主持的,而这个集团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来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民组成的。”(《列宁全集》第31卷第23页)所谓政党,就是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而进行活动的政治组织。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政党是阶级的政治组织。2.政党是有组织、有纲领的政治组织。政党通常应具备三个基本因素:A.有一定的政治纲领,以反映本就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B.有一定的组织成并通过一定的组织章程和组织机构,将其成员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C.有一批有权威的政治领袖,以形成领导核心。3.政党是以取得政权和维护政权为主要目的的政治组织。(二)中国传统文化君子小人品性说台湾及海外的中国学者中持次说甚多。他们认为,政党结合的基础是由于人民的品性不同,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所谓“君子”、“小人”。在先秦时代,“君子”一词是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而“小人”是被统治者的统称。那么究竟是君子结党、还是小人结党呢?又有以下不同的说法:1.君子无、小人有党说。2.君子有党、小人无党说。3.君子、小人皆有党。4.纯君子纯小人无党,不纯者有党。(三)西方个人气质说认为组成政党的动机,乃是人的气质所决定的,认为人类在气质方面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自满常乐,固执保守,对社会秩序及各种事物的改革兴趣淡薄,或者甚至根本抱反对的态度,这类气质的人组成保守性的政党或是改良性质的政党;一种是不满足于现状,认为社会秩序和各项事物。只有不断革新才会进步,是反保守的。在西方主张个人气质说者有托马斯·杰弗逊、劳伦斯·罗维尔等。(四)经济利益说持此说最著名的有麦迪逊和马克思。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第十篇中说,人类之所以分为党派,最根本的原因是财产分配的不平等。财产占有的不均是不可避免的,从而产生利益冲突的阶级、利益集团以及代表他们的政党和派别。这就是说,经济利益的不同将人民分成不同的党派。马克思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人民划分阶级的依据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从根本上讲,也是以经济利益为划分标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关于党派产生的基础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实际上是经济利益说。(五)种族、地域说以地域为基础结合的政党是地方性政党或叫地区性政党。它具有以下特征:1.党的最高领导机构设在所在地区,而非国家一级;2.党的主要政治目标往往以取得地区政权,实现有关本地区利益的政治主张为限;3.党的成员主要分布在一个地区之内,主要是在本地区活动。以种族结合为基础的政党如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AfricanNationalCongressofSouth——ANC(非国大),是南非最大的民族主义政党。1912年在布隆方丹由一些知名黑人创建。原名为南非土著人国民大会,1925年改现名。(六)宗教信仰说它也是党派结合的基础。在宗教观念极强的国家这种情况比较多。如基督教民主党、天主教社会党,顾名思义,可知是以宗教为基础的政党。如现在的基督教民主党国家有50多个成员党,它们的党纲党章是共同的宗教信仰把它们联结在一起的,基督教的原则和基督教的价值观念强调,“任何秩序良好和健康的社会的基础,是对个人的尊重,个人应当享有一系列普遍的、不受侵犯的、不容剥夺的权利。”有的政党与教派组织密切结合,最典型的是印度人民党。(七)学术思想说政党是以政治信仰为结合基础的,这一现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为明显。19世纪末,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阶段,对世界各国危害极大,因而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的思潮兴起,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政党纷纷建立。其领导者则多为知识分子,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未必低下,其所以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运动,主要是基于思想良知和政治信仰的驱使,而政治信仰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又决定他们组织不同的政党。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由于青年知识分子的分化,导致了性质不同的两个政党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党的建立就是显著的例证。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青年党的理论基础是国家主义,其核心是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中国国民党的理论基础是三民主义。四、政党产生的一般客观条件(一)政党产生的原因(二)政党产生的客观条件(三)国家政治环境对政党产生的影响(四)政党是现代化过程的产物(一)政党产生的原因一般情况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政党产生的原因:其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大的特征在于它彻底打破了地域性的封闭和限制,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就了许多在利益上根本冲突的社会阶层,这些社会阶层或为了保护和扩大其既得利益与地位,或为了改变其不利的境遇,把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反映在政治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通过有力量的政治组织——政党来实现。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是考察政党产生的首要因素。其二,从政治转变的角度看,传统社会的最大特征反映在政治领域,就是政治领袖的产生主要依靠身份、地位或血缘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些特权已不存在,政治领袖的产生主要依靠政治人物的才干以及能否代表某个或多个集团的利益和要求。金钱在资本主义政治中虽然有强大的影响和作用,但至少在表面上还必须经过一些必要的程序和选举的原则,由选民来决定。在这样的政治竞争中,仅有政治领袖的才干和魅力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政党作为后盾,政治领袖才能产生,政治人才才能被采纳。其三,从政治参与的角度看,政治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支持。因此,如何将来自不同阶层的利益和要求汇集到政治过程中,争取每一个人的支持,如何将信念、政策、主张贯彻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就成为首要的问题。如此巨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靠单一、两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必须有一个组织严密、目标明确的政党才能实现广大民众的政治参与。(二)政党产生的客观条件历史条具体到政党产生的客观条件,也就是政党产生的历史环境和件。一般来说,政党产生的条件有以下几种:从历史状况来观察,学者们多认为政党的出现,通常伴随着危机的形势,认为危机是导致政党产生的原因。拉帕隆巴和韦纳认为危机有三种:合法性的危机;参与的危机;整合的危机三者的关系:合法性的危机是指人民对统治者的地位是否正当合法,普遍持怀疑的态度。当合法性的危机产生,人民倾向于反抗统治者的革命运动,即国民开始参加政治,于是带来参与的危机,而促使社会原有统治秩序瓦解。人民在反对不合法统治者的大量政治参与中,必然打破旧的统治秩序,提出自己在政策、措施、法律等方面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