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说课课件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16《青山不老》说课赵彦鱼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分析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独立阅读能力,能在读中思考,感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其主动性,让他们自主阅读,理解。最后读写结合,进行能力迁移,情感升华。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山林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的背景条件。难点: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教学策略: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着“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思路,我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1品读感悟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被黄沙逐渐吞没的村庄沙尘暴设计意图:从视觉上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识到如此大的变化后面,凝聚着一位老人毕生的心血,于是引入课题:16青山不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提示:默读(或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圈出本课的生字和自己认为不懂的词语。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zhìsùyàngwùzhōu肆虐盘踞险恶治理归宿恭敬劲挺奇迹宏伟淤泥荡漾领悟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如臂如股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一杆旱烟袋肆虐:盘踞:归宿:劲挺:淤泥:荡漾:风雨同舟:任意残杀或迫害。非法占据。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沉积的泥沙。(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比喻共同度过困难。请大家试着用老师出示重点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吧!山野、肆虐、盘踞、山沟、绿洲奇迹、创造、价值、造福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读,不仅读通、读顺了文章,而且也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丰富了学生的词汇,也为后面的阅读扫清了障碍。默读课文,从哪些词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用“()”标出句子,并用“•”标出重点词语。(三)合作交流,初识老人(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体会老人的“老”((四)再读课文,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1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用“【】”找句子,并用“△”标出重点词语。2、老人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3700×667÷50﹦49358窗外是参天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做的巨大贡献。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的?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盘踞肆虐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知识链接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大环境——险恶设计意图:借助具体数字,精彩句段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借助图片,背景资料让学生理解环境之险恶,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的艰辛。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但老人就是这样不懈、不屈地拼搏着,努力着,造福大家。将“奇的形象在细细品读中高大。同时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问题(五)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这条山沟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青山是不会老的!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畅谈中理解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带着这份感动再读这句话。实现了作为教师从学生认知起点出发,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以读代讲,用读去体会、感受老人的艰辛和决心,在读中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相溶升华。(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马永顺朱镕基总理曾这样评价他:“你这一辈子干了两件好事: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劳模;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2000年2月10,马永顺因心脏病突发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去世,享年87岁。这位老人,在齐腰深的大雪中护林,汗水和冰茬使棉裤变成“铠甲”,红肿的大腿跪出血水。这位老人,在文革时为了帮助一棵被压弯的小树,遭看守多次毒打。这位老人,在劳模表彰会上,却憋得满脸通红,只说出18个字:“我叫马永顺,护林1200立方米,一个顶6个!”这位老人,在临终前还在哼着那首由他自己创作的“植树”号子:“行动起来呀,嘿哟嘿哟;植树造林啊,嘿哟嘿哟。绿化祖国呀,嘿哟嘿哟;造福子孙啊,嘿哟嘿哟……”看着这块石碑,我想对马爷爷__________(设计意图: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是多方面的,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吸收和表达相互推进、相得溢彰。)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板书设计:16青山不老大环境—险恶创造奇迹{老人—青山是不会老的小环境—艰辛教学反思: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与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映衬,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多种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植树造林的重要,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型原则。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