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的国内政治与对俄关系一、90年代的美国国内政治与美俄关系1989年,布什宣布对苏联实行“超越遏制”战略:积极发展与苏联的关系,通过加强双边合作把苏联纳入到西方体制。1994年,克林顿提出了“参与扩展战略”:在国际事务中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确立美国在世界的领导作用。随着俄罗斯国内民族主义力量的增长和对外政策的调整,美国开始改变对俄罗斯的看法。二、小布什时期对外政策调整的背景新保守派的政治哲学以9.11恐怖袭击事件为契机,开始全面采用新保守派的政策主张,并在政府关键位置启用新保守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对外政策作了全面调整。小布什对外政策的调整,与美国国内政治状况密切相关。第一,从国际格局来看,美国冷战后确立了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第二,9.11恐怖袭击打破了自1812年以来美国本土从未受到外敌入侵的历史,民众心理受到巨大创伤,美国人的安全观改变。三、不断趋冷的美俄关系随着俄崛起步伐的加快,在不中断与俄接触的同时,美国开始加快推进俄后院的地缘政治多元化进程。伊拉克战争、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北约东扩、颜色革命、直到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争,使俄美关系降至冷战后最低点。也标志俄开始加强对独联体的控制。美国是否会冒风险支持格鲁吉亚、乌克兰入约?三、奥巴马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一)冷战结束来,美国领导世界的努力在9.11后受到严重挑战恐怖主义、金融危机、反美浪潮、新兴经济体(二)国家安全战略调整1、回归本土安全2、放弃单边主义,充分利用盟友(三)重启俄美关系冷战后的大国关系中,唯有俄美关系跌宕起伏。9.11后、2003年后,2008年后。1、奥巴马深受自由国际主义外交传统的影响,有别于小布什2、上台不久发出重启的信号第一,就核裁军达到共识,签署共同声明第二,关于美军穿越俄国境进入阿富汗,无需交给过境费第三,关于反导进行对话。3、对俄政策评估从长远看,美俄关系脆弱,充满未知数。第一,双方不信任感:美俄困局的根本原因第二,美俄对另一方所关注利益的轻重缓急存在不同认识。第三,美国缺乏对俄政策的完整战略,仅是利益交换。美国希望俄优先在反恐、防核扩散、伊朗核问题上帮助美国;俄希望美在北约东扩、欧洲反导基地等问题上不要紧逼。双方在次要利益上达成一致:美可以减少对俄主权民主的指责;俄在反恐怕问题上给美帮助;全球治理上合作二、俄罗斯的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一、影响俄对外政策的国内因素(一)政党演变:群雄并起到一党独大俄政党制度的特点:议会多数党不能组阁;政党在俄总统选举中的作用有限;总统超党派存在多个政党并不意味就是多党政治——无执政党的政党政治(二)谁在主宰俄——精英和寡头强力集团——来自克格勃的同事(供职于国防、安全部门)圣彼得堡帮——来自圣彼得堡的老乡、校友、同事通过不同背景的人掌握权力,相互制衡(三)、俄威权政体普京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政府的权力(四)、双核体制——梅普组合:2008年之后二、冷战后俄对外政策的演变•总的来说,随着俄的转型,其政治出现集权、威权主义的现象。对身份的认同一致贯穿于其对外政策的调整中。但身份认同的观点却不大相同。•(一)叶利钦时期俄的对外政策•1、一边倒•其意识形态叫“大西洋——欧洲主义”:只有彻底同过去决裂,才能走向复兴,代表人物总统叶利钦、外长科济列夫等。——但并未换来俄想要的:1992年以来,西方承诺提供700多亿美元的援助,但多是空头支票•随着美国推动北约东扩和向独联体渗透,俄国同民族主义情绪增强,产生与西方对抗的心理。一种不切实际的报复心理出现但俄对外政策专家更倾向于有选择地参与国际事务。•2、1993年《俄联邦对外政策》出台为转折,对外政策开始转身——双头鹰外交•强调俄历史、地理位置的独一无二和大国潜力,强调于美国建立伙伴关系。把对独联体问题置于首位。3、1996年“多极化”,实质是俄独立的大国外交的继续其意识形态叫——新亚欧主义派:1997年外长普里马科夫提出:要求俄奉行全方位的积极的对外政策,尤其要靠近独联体,保持地缘政治平衡,抑制单极世界。主张构筑多极化的世界秩序来维持自已的大国地位。如何评价多极化政策?三、普京时期的对外政策继续双头鹰外交,开展全方位外交:第一,放弃超级大国目标,重新定位第二,强调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立场,但不寻求单边对抗第三,努力融入经济全球化9.11后,主张修复与美国关系,实施一系列妥协关系:允许美军进入中亚、对北约第二轮东扩采取默认;对反恐支持但是普在反恐战争中对美的支持并未换来他想要的在俄国家安全领域的回报。普京立场日趋强硬。乌兹别克斯坦乌汉纳巴德空军基地、2006年对基辅断气、2008年俄格战争承认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独立、2009年吉尔吉斯斯坦关闭马纳斯基地(对美造成困难)四、梅德韦杰夫时期的俄对外政策由于普京离任不离职,故普京对俄对外政策的影响从08年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加强。其在外交的强硬是与其经济、军事等实力日益强盛密切相关的。1、以2008年俄格战争俄罗斯的罕见强硬为例。2、08年恢复自独立以来北极海域巡逻。但两国似乎蜜月期很难真正进入,最棘手的问题是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前途问题、在东欧布署反导问题。三、俄美关系中的独联体俄罗斯的国内政治与对独联体政策俄对独的发展轨迹:1、轻视独联体(1993年以前)2、日益重视,政策逐步形成(1993年——1995年)3、推进一体化(90年代中期以后)4、灵活务实的政策(2000年至今)一、国内政局的变动(一)、民主派掌权与轻视政策代表人物及意识形态融入文明国家大家庭其轻视政策在经济方面表现最突出。迫使其他国家对外寻求经济联系的多元化。但在政治军事领域,甩包袱却难以实施。(二)、民族主义派的兴起与对独政策的调整大西洋—欧洲主义不断被批评,1993年自由民主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其思想激进,被称为极端民族主义者,反对俄全盘西化,主张重拾大国意识,并并成为统一的斯拉夫国家。这必将导致俄对西方态度的强硬,尤其表现在对美关系上。1993年双头鹰外交的提出,标志着对独联体忽视政策的结束,同样这一地区无组织、无执行机制的历史结束。1995年,俄提出俄最优先的外交方向是:加强独联体在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三)、新欧亚主义派代表人物:1996年科济列夫担任外交部长,逐渐调整对外政策,对美政策愈加强硬,推行“全方位”外交。但这并未能阻止独各国的离心倾向。1997年“古阿姆集团”成立。二、领导人的更替普京的现实主义原则与独联体政策的调整普京八年的统治俄走出危机,走上复兴之路。其对独政策如下:对独外交是俄外交的优先,是俄大国复兴的战略依托,是俄核心利益,针对西方分化,加强独一体化。1、欧亚经济共同体和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加强其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2、双边关系中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以市场价格对独进行能源供应。3、抑制美国扩张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利用美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矛盾、主权民主应对颜色革命、坚持反对乌克兰、格鲁吉亚入约、分化制裁古阿姆国家三、经济实力的变化叶利钦时期:休克疗法失败到1998年金融危机,俄经济萎靡不振,这种经济必然加剧国内矛盾,外交中瞻前顾后,消极被动,难以取得有利的地位。普京时期:GDP总量位列世界第七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对独外交灵活主动:以俄格战争、吉尔吉斯斯坦军事基地去留为例。四、天然所、石油、军事等集团的利益对能源集团而言,拓展和获取能源利益是他们在独联体地区追求的核心目标。他们影响政府的对外政策,推行对它们有利的独联体政策。1、除俄外,中亚—里海资源2、独联体各国能源外运主要依靠俄的油气管道3、没有资源的国家,但拥有独联体国家能源外运的通道。如白俄斯和乌克兰是俄天然气运往欧洲的必经之地。4、一些独联体国家是俄油气重要的销售地区。如乌克美丽、格鲁吉亚、白俄,它们在能源上对俄有很强的依赖。5、俄是个濒临里海的国家。里海是仅次于波斯湾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油气产区。另外,军工集团在独联体政策上倾向于西方绝对不可染指范围。因其在生产上对独联体有很强的依赖性。五、民族性格1、徘徊于东西方之间的历史地位与俄对独政策的摇摆:从欧洲—大西洋主义到欧亚主义,逐渐加强对独一体化。可以从对独政策体现出俄历史上结民族定位的不同认识。2、大国主义与对独外交俄大国主义精神的来源与周边国家对其恐怖与戒心美国国内政治与对独联体政策一、政局变动(一)、全面介入独联体(1997年——2000年)推动地缘政治多元化,防止俄复兴。减少对俄援助,增加对乌克兰援助;乌克兰成为第一个参加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国家;参与里海油气开;1997年成立古阿姆集团。(二)、小布什时期以911后驻军中亚;推动颜色革命;推动乌克兰、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三)、奥巴马重启俄美关系中的对独联体政策二、石油、军工集团石油、军工集团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重要影响。对石油集团而言,在独联体的利益就是实现能源利益最大化。三、民族性格美国例外论,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感和使命感是美在独联体及其他地区推行民主制的思想根源。四、经济实力的变化强盛时:对独联体国家援助、贸易、投资等各国手段施加影响。无论是颜色革命还是古阿姆集团都离不了金钱。衰退时:以俄格战争和吉尔吉斯坦马斯纳空军基地去留为例。经济实力是美国在独联体地区与俄竞争的最大优势,对美推行对独政策成败有着密切关系。四、东欧:俄美欧战略博弈一、美国:战略制衡的支点J.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强调东欧战略价值,实际上对于美国实现称霸世界这一地区也是十分重要。1、填补冷战后中东欧工区的安全、政治真空,挤压俄战略空间,防止俄东山再起。美依然用冷战思维看待俄罗斯。军事上:推动北约东扩、并在原东欧地区布署导弹防御系统;政治上:2004年乌克兰的橙色革命、2003年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经济上:对东欧进行大量援助和投资。2、强化与东欧国家关系,使其在美欧矛盾中发挥杠杆作用,制衡独立意识较强的欧洲。(中东欧国家入盟)二、俄罗斯:重新找回立足点冷战后俄对中东政策与俄整体外交政策密不可分。2000年后,俄在国际事务中开始逐渐显现独立、务实立场,以更现实的态度看待世界,以更客观的态度评估俄能力。1、改善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俄冷静看待中东欧国家入盟入约,且明确提出自已融入欧洲的方针2、区别对待,恢复在中东欧的经济与战略影响力。波兰、匈牙利、捷克俄采取措施制裁波兰:经济上:重建油气管道,禁止进口其农产品;政治上:接近与中东欧其他国家的关系(出访匈牙利和捷克)军事上:对波兰威胁欧盟:实现大欧洲目标欧洲历代思想家都提出了各自的欧洲联合思想。直到50年代,欧洲联合才由理想变为现实。冷战后,中东欧国家提出回归欧洲,与欧盟大欧洲高度统一。1、吸收中东欧入盟,提升欧盟的经济与政治地位。(无论从欧俄关系还是俄美关系)新增消费者、资源、劳动力而对于中东欧国家来说也可以从欧盟东扩中获得巨大利益。(政治经济文化的好处)2、欧洲东扩,防止俄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