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框架下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WTO框架下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姓名:代中现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国际法学指导教师:周洪钧20051001WTO框架下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作者:代中现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学院相似文献(5条)1.学位论文代中现区域贸易合作法律制度研究2008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势也正在日益加强,这其中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法学理论问题。当前,自由贸易区问题已成为我国十一五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把握入世和CEPA协议全面实施的契机,这是关系到国家大政方针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WTO框架下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CEPA的研究提出了粤港澳特殊合作区制度构想和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的概念,对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所涉及到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为我国区域一体化政策提供了一个参考路径,为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提供一个可循的法律思路。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从WTO框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的快速发展,引导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讨论。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国家间竞争的“新”法律制度形式其产生的基础、面临的困境以及代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形式的自由贸易协议(FTA)的扩张,最后,得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制度时代来临的初步结论。第二章,主要是论述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法律机制。首先讨论了NAFTA原产地规则的“轴心”地位,以及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影响,评析了国际贸易争端管辖权选择:区域化还是全球化?对WTO和NAFTA争端解决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种争端机制的利益特征。最后论述了NAFTA贸易救济机制的经验,评析了NAFTA反倾销和反补贴政策的发展演变、北美洲的贸易救济法制NAFTA的贸易救济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借鉴之处。第三章,主要是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机制进行宏观剖析。首先,对东亚区域合作中的韩国区域自由贸易协议进行论证,分析了韩国积极的区域合作态度,韩日FTA的形态以及韩国的东北亚经济中心(NAEH)策略;其次,讨论了日本区域自由贸易协议(FTA)及对中国的启示,主要对日本区域自由贸易协议(FTA)发展态势及转变、日本区域自由贸易协议(FTA)发展动因以及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障碍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东亚区域合作中的新加坡自由贸易协议,对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议政策和新加坡与其他国家达成的FTA予以评析。第四章,主要是探讨了CEPA实施中的问题。首先,对CEPA进行了宏观剖析,探讨了CEPA基本内容、主要特点、CEPA与WTO的关系以及CEPA的法律性质及其实施前提和途径;其次分析了CEPA协议中服务贸易法律问题:CEPA中“服务提供者”定义与资格的确定、CEPA服务提供者“香港公司”定义和实施CEPA中服务贸易承诺存在的问题;最后,研究了CEPA协议中货物贸易相关法律问题,分析了CEPA协议中原产地认定标准存在的法律问题、CEPA框架下内地与香港之间倾销和保障措施问题和CEPA协议中执行与司法审查和争端解决机制问题。第五章,提出了粤港澳特殊合作区制度的构想。首先,分析了粤港澳特殊合作区法律性质与法律关系,对粤港澳特殊合作区的可行性、意义、法律性质以及法律特征进行了论述;其次,分析了粤港澳特殊合作区制度建设存在的障碍和价值目标;最后,在借鉴欧盟和NAFTA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粤港澳特殊合作区制度的具体措施和方案。第六章,主要是提出和分析了WTO框架下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基本形式自由贸易区法律模式。首先,探讨了在WTO框架下对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基本形式自由贸易区制度的宏观把握,主要提出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基本形式自由贸易区战略定位、区域取向和需要重点突破的内容。其次,对WTO框架下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基本形式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微观的思考,主要研究了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基本形式自由贸易区需要突破的法律障碍、确立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基本形式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原则和主导思想问题、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基本形式自由贸易区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最后,借鉴欧盟和NAFTA经验,提出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基本形式自由贸易区法律模式构想。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历史考察、文义解释、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等论证方法以及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辩证推理等推理方法。例如,在界定香港相澳门在WTO中的法律地位时,运用了文义解释法;在考察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实施WTO协议的情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相互之间的经贸现状时,运用了实证分析法;在阐明香港和澳门的法律地位时,采用了“基本理论--对象特征--定性分类”的三段式推理方法,即演绎推理法;在揭示WTO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的实施情况及影响时,从众多统计数据与现实事例中得出结论的归纳推理法;在论证应当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之间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必要性时,采用了辩证地衡量、比较利弊得失的推理方法,即辩证推理法。本论文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是论题的某些创新:本文涉及到新的研究领域,探索了在国际组织内协调国内关系的新问题。为我国更好地实施WTO协议规则、发展两岸四地更紧密经贸合作关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提供了建设性的设想。如何把握入世后WTO协议在我国的实施、如何处理WTO中“一国四席”的局面以及如何建设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将是最近一个时期我国应当加紧研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国内学界进行系统研究的不多。本论文结合新情况,涉足新领域,具有鲜明的创新性。2.二是观点的某些创新:论文结构采用递进式的推理方法,按照逻辑关系分别论证了一些主要观点。例如,论文在讨论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时,考虑到中国内地和台湾在短期内建立紧密的经贸关系仍存在障碍,提出可以先在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有效运作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推动下,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并以此为载体促进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四个区域之间的自由贸易区的最终形成。本文对CEPA作为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有机的整体研究了有关具体法律问题以及实现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基本形式自由贸易区的具体建议。3.方法的某些创新:本文综合运用了历史考察、文义解释、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方法,同时采用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辩证推理等推理方式,力求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已经引起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重视。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也有了许多的成果,就国内国际研究状况看,对中国区域一体化问题也已经引起学界的关注。然而,对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这一课题进行系统研究者并不多,发表的成果也多从宏观角度探讨,缺乏具体的指导意义。尽管也有从经济学视角对该论题略有涉及,但从法律制度的视角,综合国际法中的国际法主体、国际组织法、国际条约法和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理论,结合港、澳、台具体情况对本课题进行全面具体的研究比较少。本文试图在这方面综合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细致研究,以求得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2.学位论文胡冰川WTO框架下FTA国别效应的动态研究——基于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新西兰建立FTA的模拟20072006年7月24日,世界贸易组织的6个关键成员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结束为期两天的部长级会谈,因分歧严重难以弥合,WTO总干事拉米宣布,无限期中止“多哈”回合谈判。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现在已经正式向WTO通报实施的区域贸易一体化组织却迅速增长。近年来,由于乌拉圭回合谈判留下的病根,许多国家此时将贸易利益上的诉求目标转向为区域贸易一体化。相对而言,中国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发展状况相对滞后,在WTO框架下已经实施的197个区域贸易协定中,中国通知WTO的RTA只有6个,占总比例的3%;但是根据最近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中国将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将迅速成为WTO框架下区域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区域贸易协定的基础上,中国正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FTA的谈判。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澳大利亚双边商品贸易呈现出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平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中国第9大商品贸易伙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澳大利亚的第2大商品贸易伙伴,仅次于第一位的日本。两国的双边贸易中,澳大利亚主要向中国出口资源性初级产品,如矿产品、农产品;另外也向中国出口高附加值制成品。中国主要向澳大利亚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两国在贸易上呈现明显的互补性。中国-新西兰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9%。目前中国仅次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为新西兰的第4大商品贸易伙伴。新西兰对华出口的商品结构筑要以农林产品为主。其中农产品占对中国出口占总出口比例的绝大部分,其中乳制品在农产品的出口中占了很大比例。另一方面,新西兰从中国的进口继续大幅度增加,新西兰从中国进口主要是中国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轻纺和机械。两国贸易也呈现出明显的互补特征。目前在WTO框架下FTA的发展过程当中,呈现出:当一国与多国分别缔结区域贸易协定时的轮轴一辐条系统;在FTA的不断扩大当中,越来越的国家选择加入FTA从而导致了FTA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由于轮轴一辐条系统的演变以及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推动,现行的世界范围内的FTA格局被形容为意大利面碗。对于这一新问题,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不仅无法取得整体宏观变动的方向性变动,同时更无法对具体行业或者产品部门的得失加以测度;同时传统的数量分析方法,仅仅可以一个具体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相对变动或者对双边的贸易量的变动方向做出一个大概的分析,也不可能得出均衡系统变动的有效分析。对于FTA的研究:经典的理论给出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但是具体对自由贸易区以内的东道国以及区域外的国家和地区造成的影响确实未知的;进一步的Meade模型则给出了在区域外其他地区的提供曲线完全弹性状况下,自由贸易区会导致一国受益而另一国受损。对于FTA的损益状况的讨论在面对全球范围内的FTA快速扩张面前最终变得没有具体的意义,而此时以Grossman-Helpman分析框架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范式开始大放异彩,通过对国内政治游说集团的利益分析,得出FTA快速扩张的内在政治经济原因。更进一步的,当前对FTA的分析则侧重于FTA的发展与WTO的最终关系上,两种主要的论点却大相迳庭:一种认为通过、FTA的不断扩张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可以最终实现世界完全自由贸易状况下的最优经济状况;而Levy基于中位投票原则却推到处FTA的扩张与MTN的不相容性。基于上述理论本文采用了最新的GTAP_6数据库更新版,该数据库在GTAP_6数据库的基础上还包含了WTO多哈回合模拟情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Holt-Winters外推预测方法对GDP、人口等外生宏观变动做出预测;进而采用递推动态的方法来改善一般均衡模型在比较静态条件下的局限性。通过模型具体地分析了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几种可能的政策所带来的后果,并逐一对各国以及区域外的其他地区做出分析和判断。通过模拟结果首先证明了在类似于“轮轴”与“辐条”的FTA谈判中,处于“轮轴”地位的国家更容易取得经济改进;同时证明了在这一过程中,FTA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存在性的经济原因;进一步的发现在动态过程中不可能存在对原先既有形成次优状态的改善。并在证明过程中得出在类似于“轮轴”与“辐条”的一对多的FTA过程中,“辐条”国之间存在明显的贸易与经济上的“挤出”效应。由于资料、时间及研究能力的限制,本研究在以下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在模型的设计方面未能考虑资本积累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对于模型的预测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对于在数据外推预测时采用的基准数据存在部分缺失,因此采用了技术上的填充或者假定;另外对于FTA与WTO是否相容的问题未能做出判断,需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学位论文程轶GATT/WTO框架下区域经济整合法律问题研究——兼议推进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法律构想2006在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当今世界,区域经济整合的力量也渗透到了国际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区域贸易集团相继出现,区域经贸安排相继签订,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轨道。虽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

1 / 18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