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学习作者对自然景物观察入微、细致描摹的能力;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整体感知并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关于作者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都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世称“韩柳”。作者曾被贬为永州司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永州八记》与《小石潭记》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课文内容提示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的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那样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跟我们今天的伟大时代完全不合了,对这点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篁huáng见xìan洌liè坻chí参差cencī翕xī斗折dǒuzhe差互cī幽邃suì疏通文句第一段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自向西竹林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以……为乐在下面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格外把……作为翻卷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成为小岛不平的岩石翠绿的藤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缠绕连接翻译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一片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在下面看到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品读用原文回答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闻水声,如鸣佩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心乐之因1、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2、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写了篁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第二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大约用在数词后表约数,好象相当于“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向下呆呆的样子忽然。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翻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往来很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1、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2、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即移步换景的写法。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叔而远逝往来翕乎鱼水空游下澈明暗第三段潭西南而望,向西南表修饰,不译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牙一样。不可知其源。它的,指溪水的第三段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明确: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第四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围绕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使……凄凉使……寒冷深因为境过清,不可久居,乃清冷,凄凉停留记之而去。代小石潭的景物第四段坐在小石潭边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禁)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整个环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了。第五段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跟着同去的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年轻人第五段同游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1、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小石潭记发现小潭:移步换景潭中景物:潭水:清澈透明游鱼:动静结合特写镜头小潭源流: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形象比喻潭中气氛:寓情于景记录同游者(古代游记惯用的写作格式)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隔、闻、伐、取、见气氛:幽深冷寂水——清石——怪树——青感受:凄苦孤寂侧面描写一乐一忧描写小石潭的景色和气氛,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潭中气氛:幽深冷寂。(这是作者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中心思想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幽深冷寂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移步换景、特写镜头等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等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观察图片,描写一下图片上的景物特征,并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一词多义: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作为大约形成可以如鸣佩环竹树环合水尤清冽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参差披拂犬牙差互玉环环绕而由于、因为长短不一交错清澈冷清根据图片提示背诵课文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