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遵循中共中央、安徽省委和马鞍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精神,总体规划“十一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奋斗目标、战略重点和具体任务,主要阐明经济社会发展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资源配置,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本职能的重要依据,是马鞍山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第一章“十五”回顾“十五”期间,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挑战,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面对非典、禽流感疫情等重大灾害,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正确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抢抓发展机遇,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提前并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计划各项预期目标。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2003-2005年3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接连突破200亿元、300亿元,期末达到371.4亿元,5年年均增长15.6%,较长三角平均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总量由“九五”末全省的第12位跃居第4位;人均GDP突破3500美元,达到3667美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600美元,继续位居全省首位。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540.1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6倍,年均增长44.3%。工业投入占总投入的59%,年均增长56.7%,马钢冷热轧薄板、星马专汽、华菱重卡、山鹰纸业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有力地拉动了即期增长,积蓄了发展后劲。财政收入2002年以后实现加速增长,每年净增10亿元以上,期末达到61.1亿元,年均增长27.1%,自2003年以后,总量在全省位次由“九五”末的第5位上升到第3位。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期末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9.5%,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7。期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41家,较“九五”末净增221家,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30家,较“九五”末净增22家;超10亿元的企业8家,较“九五”末净增7家。企业规模与核心竞争力明显扩大和增强,马钢一举跨入千万吨钢铁企业行列,销售收入在全省率先突破300亿元大关,华菱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山鹰、长钢突破10亿元,全市工业加快成长、梯次跟进的格局已见雏形。农业结构明显优化,经济作物和渔业比重、种养业优质品率明显上升,黄池食品、雪润肉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发展壮大。通过资源整合,天润发、海外海汽车城、梦都、鸿泰等一批商贸流通和餐饮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带动了全市服务业体量的扩张。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增加值年均增长24.6%,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9%。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以“三个置换、两个结合、一个保障”为主要内容,通过全市各系统高强度推进,并与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全面、规范地完成了404户国有、集体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9.2万名职工的身份置换,同步完成了乡镇企业的改制,企业经营机制得到根本转变,发展活力全面迸发,所有改制企业基本取得了生产增长、利税增加、职工增资的明显成效。骨干企业山鹰、星马两公司成功改制上市。马钢、十七冶主辅分离取得重要进展,企业办社会职能得到剥离。矿院、冶金设计院成功实施了企业化改制。事业单位改革在破题中整体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引导、促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得到强化。乡镇和村区划布局得到调整,为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了体制基础。对外开放开创全新局面。大开放主战略深入实施,市县区开发区、工业园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全面拉开,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对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企业改制搬迁、优化城市和产业空间布局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外向型经济全面拓展,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9亿美元、内资123.4亿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5.4倍和6.2倍。对外贸易增长加快,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4.6亿美元,连续3年居全省第2位,年均增长37.9%。区域经济合作扎实推进,以南京为重点,与长三角城市在交通、教育、人才交2流等方面的合作多层次展开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在巩固发展国内外友好城市关系的同时,与西班牙阿尔冈达·德雷伊市和澳大利亚科克拉市结为友好城市。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5年完成城建投资146.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1倍。马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村村通”等县乡公路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5年新增城市道路总里程81公里,相当于建市以来城市道路的一倍多,先后建成了江东大道、慈湖河路、霍里山大道、太白大道、湖东南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并打通了市区与当涂县城的快捷通道,推动市县建成区面积扩大到80平方公里,“双百”城市构架初步拉开,全市城市化率达到58%。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5年累计完成投资21.3亿元,是“九五”时期的5.3倍。市政公用配套设施逐年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扩建和新建了第一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3%。第四水厂一期工程建成,农村饮用水工程加紧建设。成功实施天然气置换,城市居民全部用上了清洁燃气。先后实施雨山湖综合整治、向山垃圾处理场和佳山、雨山公园等46项重大环境建设工程。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国家清洁生产试点城市。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又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教兴市战略扎实实施。再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国家863新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后续项目加快建设,产学研合作领域加速拓展,先后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几十所知名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密切联系和合作关系。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安工大东校区、中加双语学校等一批大型教育建设工程相继竣工,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改造完成,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普通高中发展得到提升,二中、红星中学等一批市县中学成为省和市示范高中。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工贸技师学院、马鞍山师专、马鞍山网络大学等高等院校相继成立。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市疾控中心、紧急救援中心等相继建成。公共卫生设施得到逐步完善,重大疾病的防控成效显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民政、信访、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防震减灾、人防等工作得到加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省下达指标范围内。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5年新增就业岗位9.7万个,4.7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新增农村劳务输出7万人。经济发展和就业扩大带动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期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7.1%、13.2%,达到11935元和4511元,均继续稳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在全省率先突破万元,期末达1.38万元,是“九五”末的2.4倍。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净增3.8平方米,汽车进入部分居民家庭。城乡市场繁荣,期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4.3亿元,年均增长12.6%,较“九五”年均增速加快2.7个百分点。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特困群体医疗救助以及廉租房制度全面实施,基本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助的社会保障目标。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5年为民办实事49件,解决了包括背街小巷整治、农村人居草房消除等一大批贴近群众生活的现实难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稳步推进,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基层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学习型城市建设多层次展开,与清华大学共建学习型城市示范工程扎实推进。双拥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全市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推进。依法行政取得新进展,率先推行现行文件公开查阅制度,先后4次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积极推进了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成功实施社区直选试点,社区建设得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十五”时期是马鞍山市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改革开放程度最深、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面向“十一五”,全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站在了一个新起3点。第二章发展环境及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一节发展环境展望“十一五”时期,我市加快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从宏观环境看: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入,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受资源等要素制约和成本影响,部分产业将加速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由此带来的资金、技术、产业和管理的加速溢出,将提升我市区位和产业比较优势,为我市有效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扩张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提高技术水平创造了空间。经济发展的外在推力也将进一步加强,随着“中部崛起”、“东向发展”等战略和政策从概念层面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我市可能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争取到更多的支持,政策环境趋好。从微观基础看:全市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强化。通过“十五”的建设,马钢及华菱、山鹰、中橡、圣戈班等企业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的建成扩张了产能,蒙牛乳业、格力电工、丰原生化、海螺水泥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兴起,近几年培育的一大批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期,未来将进一步释放潜能,全市产业整体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交通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将更加显现,马鞍山长江大桥及接线高速公路、沿江城际客运铁路、沿江高速、芜申运河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将相继建成,为我市在更大范围上整合资源、配置要素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支撑平台。体制的促进作用也将格外明显,通过推动深层次改革,市县区协同发展的机制将进一步完善,把握机遇、推动发展的能力将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在发展进程中也客观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由于国家仍将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较紧的信贷政策,以及石油、铁矿石等资源价格的波动,将给我市经济发展增加不确定因素。二是由于我市主导产业基本同类,大多属于投资中间品,处于一个经济循环周期中,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产业抗风险能力不强。三是由于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资源的消耗和外延的扩张,节能降耗、治理污染亟待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四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破解“三农”问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等还需要创新思路,加力推进。第二节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贯彻东向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全面融入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加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休闲旅游基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全力推进富民强市,加速实现“两个率先”,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安徽奋力崛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以大力推进思想解放为先导,弘扬创新创优创业精神,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自觉破除封闭保守、骄傲自满、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求稳怕乱等错误观念,牢固树立率先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思想解放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在加快发展的实践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以思想上的率先保证发展上的率先,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的大发展,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按照扩大总量、提升质量的要求,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在加快发展中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切实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4———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按照社会主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