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程门立雪”的故事关于尊师的故事,最有名、最感人的要数“程门立雪”了。《宋史•杨时传》载:有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坐着睡了,杨时便侍立一旁,没有离去。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厚了。杨时看到先生醒了,这才踩着一尺深的积雪进去请教问题。有宋一代,程朱理学成为显学,杨时上承程颐,下启朱熹,闻名天下。于是,名师与名徒演绎出的“名人逸事”,就成了学界佳话,著名典故,这可以说是古代博学多识的学生与老师相处的典型事例。1、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2、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3、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4、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5、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7、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8、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尊师名言•亚里士多德打17岁起就跟随其师柏拉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之久。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师还是他的挚友,正所谓:“良师益友”。他曾作诗这样赞美过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他不畏权威、不畏传统.他毫不掩饰他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存在严重的分歧,毫不留情地批评自己的恩师的错误。这很自然引来一些人的指责:亚氏是背叛自己恩师的忘恩负义之徒.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响彻历史长河的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提问:课文节选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速读课文,可分为几大类?1、学生对孔子的评价和推崇类1、2、3则2、孔子对弟子的教导及相处模式类4、5、6、7、8则3、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9、10、11、12、13则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毁:诽谤。逾:超越。伤:损伤。多:只,仅仅。见:表明。•鲁国大夫叔孙武毁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没有用啊!仲尼是不可毁谤的。别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月亮,没有办法超越。人纵使要自行断绝跟太阳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他不自量罢了!”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影响力说到了极致。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的评价思路。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子贡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表现。上天不降生仲尼,(人类)万古常年生活就像在夜里。意思就是孔子是个圣人,说出了很多真理,指导人们的行为思想道德,才有了较为系统的礼义廉耻之说,使中国古人不至于不知礼仪廉耻,不知礼教教化,使中国古代的人脱离原始性,不断地向人的特有本质发展。走出原始和愚昧的境地。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知”通“智”,聪明,智慧。阶:名作动,踩着台阶。而:表修饰斯:就。道之斯行:“道”通“导”,引导。绥:安抚。和:团结协力。陈亢(字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呵,孔子难道比你有才德吗?”子贡说:“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智慧。言语是不可以不慎重的!人们不可能赶得上夫子,就像他们不可能踩着梯子爬到天上去一样。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如果夫子被封为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那他就像我们所说的:叫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协力。他活着的时候人人敬爱他,很荣耀;他死了,人人感到悲哀。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回答。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所谓“能一日与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所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所谓“永垂不朽”是也。写子贡面对陈子禽的挑拨,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孔子的才德,婉转表达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陈子禽用心险恶,手段卑劣。思考讨论子贡是怎样面对叔孙武孙、陈子禽的诽谤和挑拨的?表现了对孔子之言的态度?面对诋毁和挑拨,子贡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敬仰---如日月---不可逾---如拾级上天---不可及他人仲尼---如丘陵-----可逾贤(才德)子贡对老师的态度和评价是一以贯之的。下面再补充几则: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①叔孙武叔:鲁国大夫,“三桓”之一,名州仇。②子服景伯:名何,鲁国大夫。③宫:房屋,住舍。古代不论尊卑贵贱,住所都称“宫”。到了秦代才专称帝王的住所为宫。④仞(rèn任):古代长度,七尺(或说八尺)叫一仞。⑤官:本义是房舍,后来才引申为做官,官职。这里用本义。⑥宜:适宜,相称,很自然。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子更贤能。”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用房舍的围墙作个比喻吧,我的围墙,只够到肩膀那么高,人们都能窥见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有几丈高,找不到门,无法进去,看不到宗庙的美好和各个房舍的丰富多彩。能找到门进去的人或许还很少呢。〔叔孙武叔〕老先生那样说,不也是很自然的吗!”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武叔可能是真的佩服、推崇子贡,他可能在不同的场合都表达过这样的意见,估计上文的“毁仲尼”,也就是说仲尼不及子贡,所以孔门弟子中独子贡为之辩解。这里,子贡再次以比喻的手法,来说明世人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比老师高明:自己的高度有限,外人一览无余;而老师高达数仞高不可测,别人无从了解,所以才有如此见解。后人把收弟子称为“列入门墙”,即源于此。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无所不学,也即韩愈所说“圣人无常师”。)①焉学:学于焉。②文武:文王、武王。③在人:在民间。④焉不学:何处不学。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是从何处学来的呢?子贡回答说:周文王和武王的教化成就,并没有完全失传,而是散布于世间。有才德的人能把握住其中重要的部分,普通人则能掌握住末节的部分,世间其实无处看不到文王和武王的教化成就啊。因此我的老师在何处不曾学习过呢?又何必需要有固定的老师呢?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喟然:深深感叹的样子。坚:坚实深奥。循循:有次序。诱:引导。博:使……广博。卓尔:高大的样子。末:没有。由:途径、办法。颜渊感叹说:“老师之道,往上看越发觉得高远,钻研它越发觉得坚实。往前看它时在前面,忽然间却发现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引导别人,他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的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能。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才能,可老师的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东西。即便想追随他,也没有办法了。”·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颜渊是怎样评价孔子的?(1)孔子的道高远无边(2)孔子的善诱让人欲罢无能(3)孔子的道犹如高耸的东西才德无与论比,崇拜之情淋漓尽致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评析:运用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由衷的赞美表现孔子无以伦比的才德,及弟子们对孔子的极端崇拜之情。难能可贵的是他“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从不凌驾于弟子之上。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抑:不过。厌:满足。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满足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评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一致的。这表现了孔子谦虚和执著的品格。本节表现孔子的什么精神?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孔子说:“在对仁这个问题上,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评析:一是表现孔子对仁的重视,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和对平等师生关系的追求。二是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出一辙。他从不偏爱贵族子弟,最赏识生活困顿而德行高尚的颜渊。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2、隐:隐瞒。3、吾无隐乎尔:状语后置,相当于“吾乎尔无隐”。4、是丘也:是,这。也,表判断。【原文】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评析表明孔子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以及孔子对学生人格的尊重。1、之:到……去。2、弦歌:弹琴唱歌。3、焉:怎么。4、诸:之于。5、使:使唤。6、戏:开玩笑。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怎么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评点】对孔子的言行可有的理解:一、知错即改。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话,意谓“如此小城,何必动用礼乐教化”,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的心态。二.子游则据理而争,也体现出了对师道的理性态度、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和谐融洽关系。1、南子:卫灵公夫人,淫乱放荡,名声不好。当时把持着朝政。2、“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