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导论演示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宗教学导论(一)《宗教学导论》教学大纲试题库《宗教学导论》教学幻灯片教案阅读参考书教学计划执行表撰写读书报告格式撰写小论文格式试卷分析思考题绪论:学习宗教学,学什么,怎样学?第一章:宗教的本质、要素及其逻辑结构第二章:宗教的观念与思想第三章:宗教的经验第四章:宗教的行为第五章:宗教的组织与制度4、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宗教有关的国际国内政治、稳定社会秩序一、为什么要学习宗教学1、全面了解历史、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2、培养科学的世界观,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3、对各种具体的宗教现象、宗教史的研究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二、学习宗教学,学什么?宗教学是认识宗教现象的本质,揭示宗教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什么是宗教学作为科学的宗教学的研究对象,就必须具体分析宗教作为社会文化形式所构成的基本要素宗教学要研究宗教与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宗教学要研究宗教史宗教学包括宗教哲学三、用什么样的态度学习宗教学?科学的态度: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宗教研究是一座充满神秘主义的迷宫。在进这座迷宫之前,如果我们放弃一切理论思维,那就只会把它置于永远不可破解的神秘境地;如果我们带着错误的导游图(错误的理论和方法),那就会使我们永远陷于迷宫而找不到正确的出路。只有借助科学理论的理性之光,才能照亮幽暗的黑夜,给我们指出走出迷津的正确方向,破解宗教的神秘。理解:既要在尊重宗教信仰者的信仰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他们的信仰;同时,又要避免盲目迷信的信仰主义。判断对宗教进行研究是否理性的标准,不在于有无宗教信仰本身,而是在于他们是否因此而影响宗教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第一部分:宗教的本质、要素和逻辑结构第一章:宗教及其本质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宗教本质论的三种类型下一页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本质论1、以信仰对象为中心麦克斯·缪勒:宗教就是对某种无限物的信仰泰勒:宗教是对于精灵实体的信仰弗雷泽:宗教是对超人力量讨好并祈求和解的一种手段威廉·施密特:宗教从主观看是对超世而具有人格之力的知觉,从客观上看是对这种力量的崇拜。杜尔凯姆、马雷特;宗教是对神圣事务的信奉马林诺夫斯基:宗教是对于较高势力的祈求2、以信仰主体的个人体验为核心威廉·詹姆士:宗教就是各个人在他孤单的时候由于觉得他与任何种他所认为神圣的对象保持关系所发生的感情、行为和经验鲁道夫·奥托;一切宗教的本质是对神既敬畏又向往的感情交织弗洛伊德:宗教是人感到畏怖时的一种需要返回3、以宗教的社会功能为基础杜尔凯姆:一切宗教的祭祀、礼仪、道德诫命、神学信条、宗教团体和宗教制度,都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岸本英夫:宗教就是一种使人们生活的最终目的明了化、象信人的问题得到最终解决,并以这种运动为中心的文化现象。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本质论是什么?宗教是还没获得自己或已经再度丧失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是一种精神上的劣质酒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反杜林论》)恩格斯对宗教的规定,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一、说明了宗教作为意识形式的特征:“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二、揭示了宗教幻想的内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三、说明了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化”的特殊表现形式四、它说明了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原因,揭示了宗教观念的时速基础和客观根源。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返回宗教是什么?宗教观念神灵灵魂神性惊异感神秘感依赖感敬畏感宗教组织宗教制度巫术禁忌献祭祈祷宗教的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是什么?思考题名词:宗教,宗教学简答:1、宗教的四要素及其逻辑结构?2、宗教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内容?论述:如何理解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第二章宗教的观念与思想灵魂,最初是和人体相关,尔后遍及世上万物的,但却是一种超自然或超物质的存在。灵魂:居于人的躯体内而主宰躯体的超自然体。不少宗教认为,人死亡是灵魂离开躯体他往的结果。“生命”,“幽灵”“灵魂是不可捉摸的虚幻的人的影像,按其本质来说,虚无得像蒸汽、薄雾或阴影”什么是灵魂?关于主宰躯体的灵魂的思想、学说构成了灵魂观念。灵魂观念——相信“灵魂”存在的人主张它是一种超自然的存在,居住在人的躯体内并主宰人的举止和生命。什么是灵魂观念?第一节灵魂观①它是赋予个体以生气的生命和思想之源;②它能独立地支配着肉体所有者过去和现在的个人意识和意志;③它能离开肉体并从一个地方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地方;④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看不见摸索不着的,但它同样也显示着物质力量——幽灵;⑤它继续存在和生活在死后的人的肉体上;⑥它能进入另一个人的肉体中去,能够进入动物内甚至物体内,支配它们,影响它们。人们赋予灵魂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各种宗教中的灵魂观念大体上有两个共同点:第一,它们都认为灵魂是其所在之个体(人或物)的一切活动的生命力、原动力和操纵者,是个体之一切行为的主宰。第二,它们都认为灵魂可以离开形体而独立活动,甚至会更进一步认为灵魂不会随形体的死亡而随即死亡。对灵魂观念的规定:宗教所信的灵魂是寓于个体之中、赋予个体以生命力,可以独立于形体、并主宰其活动的超自然存在。持灵魂观念的人们不仅赋予了人死后灵魂继续存在的性质,还赋予灵魂可以出离肉体而单独活动的特性。那么,灵魂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出离肉体的,又用什么办法让灵魂回来呢?二、灵魂观念产生的原因人类最早的灵魂观念产生于远古时代原始人的头脑之中。根据史前考古学的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人己经产生了关于灵魂不随人死而灭的死后生活的观念。对现象观察的思考。第一,是什么构成生和死的肉体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引起清醒、梦、失神、疾病和死亡?第二,出现在梦幻中的人的形象究竟是怎么回事?以上情况使原始人假定了某种“幽灵”或“鬼灵”的存在,它们在人睡眠或出神时暂时离开身体,在死亡之后则永远离开身体。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灵魂可以到处游荡。1、产生的时间和标志2、产生的原因这反映了人在面临支配自身的异己力量时,对自然存在之有限性的体认和寻求超越的努力。表现了强烈的主体意识,表现了人对其自我主体以及对这一主体与外在客体关系的沉思。游荡的灵魂就是某些神话传说中的孤魂野鬼灵魂观念形成后,在内容上有三个方面的发展:一、物质性的灵魂观念—非物质性的灵魂观念—灵魂不朽的观念。二、灵魂由人推及动物、植物、河流高山、风雨雷电等,形成“万物有灵论”;1、个体都有灵魂,灵魂在肉体死亡或解体之后仍然存在;2、还存在着其他精灵,他们可以成为强有力的神灵。三、“从人自身的灵魂观念通过对象化,发展为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灵观念”,进而又将不同的神灵的地位变得有序和阶梯化,逐渐形成神阶体系。三、灵魂观念的演变四、围绕灵魂观念的宗教行为危险区墓地危险区居住区危险区墓地危险区丧葬仪式:生者的灵魂与死者灵魂在居住场所上有了明确的空间划分。秦皇陵兵马俑唐代永泰公主墓古虢墓葬人形棺人形棺阴雕文棺木石棺棺盖木乃伊和木乃伊外的石盖衡量灵魂:死者王国主神安努毕斯正在用羽毛衡量死者的心。2006年,在连云港墓葬中发掘出了不朽的千年女尸。这一现象在一些持灵魂观念的人看来,更增加了其神秘色彩。千年女尸何以能够不朽?用现在的科学能解释这一现象吗?马王堆墓葬及其女尸无独有偶,马王堆墓葬中也发现了不朽女尸。那么,连云港的女尸和马王堆的女尸有什么相似的特点吗,竟能够历经千年而不朽,这其中又有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1、生者世界与死者王国;五、从灵魂不朽的信仰到宗教的来世生活人们根据生者世界构造出了一个死者归宿的冥国,并赋予了冥国很多的特性。那么,在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冥国,是一个什么的世界呢?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阴曹地府只不过是人间衙门的投影2、人生意向与人生观:它产生了古代各民族的各种人格化神灵,导致了埃及人的木乃伊,印度人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说教和各种宗教关于来世报偿的信仰。人生不再是一种递进方式的发展,即有始有终的直线运动,而是一个循环圆。生死六、宗教的人性论、得救论和真理观是以灵魂观念为基础的①人性论宗教人性论的前提是“灵肉二分”论。②得救论主张从宗教信仰中追求灵魂得救。③真理观在宗教中,真理是指对得救之道的把握。小结(一):灵魂观念是一切宗教观念中最基本的观念之一。人类最早的灵魂观念产生于远古时代原始人的头脑之中。据推断,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人己经产生了关于灵魂不随人死而灭的死后生活的观念。按照泰勒的分析,灵魂观念产生于原始人是从对两类生物学问题的观察与回答:第一,是什么构成生和死的肉体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引起清醒、梦、失神、疾病和死亡?第二,出现在梦幻中的人的形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原始人把生命观念和幽灵观念结合为一体,就形成了灵魂观念,并认为灵魂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活动,灵魂在人睡眠或出神时暂时离开身体,在死亡之后则永远离开身体。灵魂观念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的。人类发之于求生本能的人性要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宗教信念、宗教感情和宗教行为。此即宗教学上所谓的“灵魂崇拜”。对于灵魂的崇拜活动的全部表现形式基本上都是围绕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进行的。对来世生活的想象使人们构想出来世生活的场所—冥府和天国。“继续存在论”把未来的生活描写为当前生活的继续;“报应论”则认为未来生活是对当前生活的报偿,即对地上生活的奖赏和惩罚。小结(二):第二节神灵观念•在宗教信仰中,神灵是什么样的,它如何与人发生关系,也就是神灵的属性问题是神灵观念的主要内容。•对神灵观念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纵向—神灵观念的来源。•结构—对神性—神灵的属性的研究。•它包括这样两个层面:•人们所信仰的神灵到底是什么?•人们信仰什么样的神灵;•为此,我们对神灵观念的分析有两个部分:•神是什么;•神灵的类型和结构。一、神灵观念的性质和涵义神灵观念是各个宗教信仰体系的基础。神是什么?可以把宗教崇拜的神灵理解为人格化的超自然存在。这种“人格化”,可能与人同形,也可能与人不同形,但无论如何与人同性。人格化的神,实际上是人性的神格化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其核心意义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注:人格——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成分。二、宗教的神是社会和人的投影人是如何和为什么要把人自己的人性神格化为神呢?神的本性就是人性,神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应该在人那里寻找问题的答案。人性是通过两种方式被神格化的:一是把人的本性附加到一个本来不具人性的对象之上,使之变成人格化的神。在自然宗教和古代宗教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是把人的本性抽象出来,变成为独立的实体。这种神灵具有全知、全能的绝对唯一性。以基督教最为典型。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人性的对象化或“异化”。异化:主要指人作为与客体相分离的主体,被动地、接受性地体验世界和他自身。人格化的神灵在信仰者的心目中虽然是个被认为“真实”的现实,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异化的产物。这种异化使人所创造的物变成人的统治者。人创造了佛像,然而却拜服在佛像下三、神灵的种类(一)自然神在宗教学研究中一般认为,自然物或某种控制自然的力的精灵化、神灵化,是人类早期的宗教崇拜对象。麦克斯·缪勒:三类自然事物1、能把握的物体如石头、甲壳等;2、部分能把握的物体,如树木、山河等;3、完全不能把握的物体,如天空、太阳、星辰等。崇拜和祭祀这些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原因中国古籍:1、这些自然神是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自然现象的主宰,如不崇奉祭祀,它们将带来自然灾害。2、认为人们之所以崇拜它们,是因为它们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功于人、有益于民。社稷崇拜:社——土神;稷——谷神;《孝经伟》注:“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稷,五谷之长也,谷众不可遍祭,故立稷以神祭之。”自然崇拜物具有神性,即为神灵;自然物之所以成为宗教崇拜对象乃是因其功德。这两

1 / 2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