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党校 党课讲稿 第2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重读《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写作背景及目的。文章的内容介绍。再度重温历史——了解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真正的来龙去脉。重读《为人民服务》文章的写作背景简介:《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追悼张思德大会上的讲演。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和军民生活面临严重困难。中国共产党为了战胜困难,号召全体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张思德响应党的号召,带头报名到陕北安塞县深山烧炭,因炭窑崩塌,不幸光荣牺牲。毛泽东为了追悼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战士,在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写作背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文章发展历程——1944年9月21日,《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以新闻稿的形式在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上发表。——1945年4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被鲜明地概括为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并写进“七大”报告。——1945年9月,毛泽东同志给《大公报》题词:“为人民服务”。——1953年,《为人民服务》正式成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写作背景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六合乡韩家湾的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红军。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曾任毛泽东同志的警卫员。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张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9月5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光荣牺牲,年仅29岁。张思德同志简介对张思德同志的一生事迹的评价:张思德同志是一个及其平凡的人,事迹也很平凡,但平凡中见伟大。他站岗放哨,身心倾注警卫事业;他响应号召进山烧炭,为救战友光荣献身。他顾全大局,从不挑剔岗位好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信念坚定,在任何环境下,对事业无限忠诚。他的一生短暂、平凡,但是是完全彻底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一生,不愧是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听到他的死讯后,非常悲痛,给予他高度评价:“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亲自参了追悼会,并且亲自献上花圈,在花圈的挽联上亲笔写下“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毛泽东为了宣扬他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做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这也是毛泽东创作为人民服务的一个目的。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写作目的除此之外,毛泽东创作为人民服务的真正目的还有:他是想用小人物来说大事,用小人物平凡的事来论述大道理,用人人知道的人和事来来说共产党及其军队自身建设必由之路的大事。当时1944年9月,我们党所面临的四件大事:一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但胜利后是国共两党继续合作还是分道扬镳,老百姓跟谁走,是最紧迫需要作出回答的问题。二是转年要召开“七大”,我们党要对走过的20多年曲折道路做总结,要对哪一条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做出回答,这也是急需准备的问题。三是延安整风正在进行,结论还没有出来。四是六届七中全会正在进行,结论也没有出来。这四件大事都是需要我党做出正确总结和决定。而无论对与错,胜与败,离开了为老百姓服务都没有意义。老百姓不懂什么左倾、右倾、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等这些词,但是你对他好不好他懂,你给他分了田地他懂,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那么毛泽东想让老百姓通过张思德来认识共产党、八路军是要干什么的;让自己的干部、战士通过张思德懂得了该怎样去做人和做事。这也是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最大智慧,因此他通过纪念张思德同志的事迹论述了我党的宗旨,一方面揭示了共产党和自己军队的唯一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另方面揭示了每个共产党人当好人民“勤务员”的最高标准和最高境界。这是他写作的真正目的。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创作真正目的为人民服务而死,重于泰山。为人民利益坚持对的、改正错的。为人民利益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团结互助。为人民利益而死,我们要哀悼他。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文章结构及内容重温历史,与大家一起了解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真正来龙去脉:1.张思德、李鼎铭与《为人民服务》背景的内在联系2.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着眼点是关注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3.为人民服务思想对于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启示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来龙去脉张思德同志开明绅士、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及其提出的“精兵简政”为人民服务历史背景1、张思德、李鼎铭与《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背景的内在联系:231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状况,以及中共中央为克服财政经济困难所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追溯张思德、李鼎铭与《为人民服务》内在联系在抗日战争初期,陕甘宁边区实行的财政方针:“争取外援,休养民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西北革命根据地改为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战争初期,陕甘宁边区实行“争取外援,休养民力”的财政方针。所谓外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国民党政府按商定的编制逐月向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拨发的军饷以及其他款项和物资;二是国内外进步人士捐助的款项和物资。从1937年7月到1940年10月这三年多时间里,外援占陕甘宁边区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其中,国民党政府的财政拨款又占外援总额的大约三分之二,仅在1940年国内外进步人士的捐款多于国民党政府的财政拨款。抗日战争初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情况因此抗日战争初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状况——较好:由于有外援,边区政府不必大量征税,边区的税收远远低于原来国民党统治时期。边区内不从事生产的军政人员较少,国民党政府还拨付一定数量的军粮,并且可以通过贸易方式从边区以外购粮,因此边区政府征收的公粮也较少。所以,在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状况相对宽裕,机关、部队、学校的供给相对充足,边区人民的负担较轻,人民群众的生活逐步改善。例如:延安某乡原来贫雇农占总户数的64.1%以上,到1940年降为31.6%,而中农由18.8%增加为49.4%;延安各行业工人的工资一般比根据地建立以前增加一倍左右;大量难民迁往延安谋生,从1937年到1942年,延安(不含市区)的人口增加90.8%,这些难民都能得到妥善安置;机关、部队、学校的人员,除基本生活实行实物供给以外,还可以按月领取津贴和日用品,张思德就曾用津贴买过球鞋,而球鞋在当时算得上奢侈品。抗日战争初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情况从1940年起,陕甘宁边区财政情况发生了由好转坏的变化:然而,从1940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国民党的反共活动不断加剧,对陕甘宁边区除了在政治上打击、军事上包围以外,还在经济上实行封锁。原本向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拨付的军饷从1939年起时常拖延或扣发,1940年10月以后实际上不再拨付,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完全停止拨付,国民党还禁止国内外进步人士捐助的款项和物资进入边区,禁止边区同外界的贸易,特别是禁止布匹、棉花、粮食等物资进入边区,企图在经济上窒息边区。外援断绝,使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在1941年和1942年出现极严重困难。另外,还有两个因素加剧了困难。一是1940-1942年边区连续发生严重灾荒,其中1940年灾荒造成的损失是当地30年来最严重的。二是边区由于其特殊政治地位,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延安市区的人口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五六千人增加到十万多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非生产的机关和学校人员。1941年边区的非生产人员达到7.3万余人,是1937年的五倍多,占当时边区总人口的5.37%,远远超过中共中央规定的3%。中国共产党经常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作鱼和水的关系,这时出现的问题被毛泽东比喻为“鱼大水小”。抗日战争中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情况边区的财政经济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严重入不敷出。外援断绝使边区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尽管边区政府在1941年大力整顿税收,使当年税收比上年增加三倍多,仍只占财政的30%,其余部分不得不主要靠发行公债和银行透支解决。二是粮食差额巨大。外援断绝还使边区的粮食供给出现差额。为了保证粮食供给和应付可能出现的严峻形势,1941年征收公粮20万石(每石300斤),超过1937—1940年四年征收额之和。此外,边区政府还两次向群众借粮。三是物价上涨,经济秩序混乱。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使边区物资紧缺,1941年全年物价指数上涨4.33倍。一度出现物价一日几涨的混乱局面。四是大量增收公粮使人民群众的负担加重,生活出现困难。五是机关、部队、学校的供应困难。不仅津贴费暂停发放,实物供给也难以按标准发放。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在这一时期,“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抗日战争中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困难情况克服财政经济困难采取根本的办法:一是增加生产;二是减少支出。首先是增加生产。为了增加生产,中共中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经济工作总方针。早在国共关系刚开始恶化不久的1939年,中共中央就预感到外援是不可靠的,提出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实现半自给自足,以减少对外界物资的依赖,为以后增加财政收入打下基础。外援断绝以后,增加生产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中央提出“自己动手”,实现完全自给自足,特别是机关、部队、学校要争取生产自给。后来,小规模的生产自给就发展为全党广泛参与的大生产运动;一些机关和部队偏重商业的倾向得到纠正,农业生产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主要内容。开展大生产运动,既可以增加收入、改善供给,又可以减轻对边区人民群众的经济压力,减轻他们的负担。张思德所从事的烧炭,正是机关、部队生产自给的一项内容。毛泽东起草的有关大生产运动的党内指示中就提到过烧炭。所以,烧炭虽然是一件平凡小事,却是在厉行一项与党的生存和发展、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紧密相关的大政策。采取措施——首先增加生产其次要克服财政经济困难的根本办法是减少支出:财政支出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边区范围内靠财政供养的非生产人员数量庞大。要减少支出,除了降低供给标准以外,还必须精简非生产人员。在1941年11月召开的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李鼎铭等党外人士提出“精兵简政”的提案,就是着眼于精简非生产人员,从而减少财政支出,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李鼎铭等人指出:“政治军事之建立,必须以经济力量为基础。”这个主张立即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会议经过讨论,通过了李鼎铭等人的提案。会后,边区政府系统立即率先精简24%的人员,中共中央多次为推进精兵简政发出指示,毛泽东亲自为《解放日报》撰写题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的社论。到1943年底,边区政府系统和留守兵团进行多次精简,将大批非生产人员转为生产人员,减少了大量经费和粮食支出。采取办法——其次是减少支出采取增加生产和减少支出的措施之后迅速取得的成效:1942年,边区人民群众的负担有所减轻,财政略有节余,平抑物价、稳定金融的斗争取得进展,边区的财政经济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1943年,边区工农业生产大发展,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初步实现了“丰衣足食”:粮食除满足当年消费外还有节余,一些工业品开始实现自给或半自给;机关、部队、学校的生产收入达到边区财政总收入的64%,供给标准有所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普遍有所增长,生活有所改善,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在发展经济、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边区还彻底实行减租减息;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的公营经济的基础;广大农民以各种形式组织起来,合作经济迅速发展。也就是说,在这场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胜利,张思德为之牺牲的大生产运动和李鼎铭提出的精兵简政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这就是张思德、李鼎铭与《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在联系。采取办法——减少支出2、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着眼点:关注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当财政经济面临严重困难时,党的事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就会发生冲突:1941年初春,边区部分地区已无粮可吃,后来边区各地普遍发生粮荒,边区政府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