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摘要]劳动力转移推动着产业结构演进,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这是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有效。不同于私有制市场经济国家的是,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倒“U”型曲线在中国并不成立,这意味着中国产业结构变化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后金融危机时代,需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避免各种形式的结构性失衡,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失衡和调整的滞后,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相对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0)04-0041-05发展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经济体在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其初期,农业是唯一重要的推动力量;伴随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非农产业将取代农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呈不断下降趋势。这一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与经济增长进程可谓一枚硬币的两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大规模持续向非农部门流动,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进而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中国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并不符合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所表现的基本规律。这种现象在本质上不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因此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一、相关文献综述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急剧变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三个主要特征之一。常用的度量方法是产品和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和劳动)在不同部门、地区以及公共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分配与份额。对发达国家而言,工业化过程中最主要的结构变化往往体现为农业就业与产值份额不断下降、工业(服务业)就业与产值份额不断上升;同时,工、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对普遍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除上述产值与就业份额转换外,产业结构变化还体现为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演进。以上有关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经验考察和理论研究背后都隐含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是结构变化促进了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导致了结构变化?需求角度倾向于后者,因为食物需求的收入弹性小于1且呈不断降低趋势,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农产品需求不足,进而农业就业与产值份额不断下降。供给角度更多倾向于前者,因为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提高了农业及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孰因孰果的争论统一于张培刚教授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在经济增长中,工农业之间互动发展,农业为工业提供产品、要素、市场、外汇等四大贡献;同时,工业通过吸收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的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工农业之间互为彼此供给和需求,在市场条件下动态平衡地进行农业国工业化的结构转型,同时在结构变化中促进经济增长。工农之间互为发展、彼此促进的观点后来成为理论界的共识。共识的背后其差异往往被忽视,但又非常值得我们注意:(1)有关工农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均基于私有制市场经济国家,定义良好的市场以及运行稳健的价格机制和供求规律是其共同基础。库兹涅茨的57、59个样本,钱纳里的63、101个样本中都没有包含前苏联、中国等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正如将市场需求诱致的技术创新假说应用于计划经济需经过检验一样,认为基于私有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农结构研究成果完全适用于计划经济,在没有经过严格检验以前,这种观点未免有失偏颇。至少从方法论上讲欠妥当,因为其约束条件改变了。虽有结合中国进行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分析,并发现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但均基于时序分析,非截面分析;(2)相关研究主要着眼于工农业绝对劳动生产率,忽视其相对劳动生产率及其变化趋势。伴随经济增长,农业绝对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而相对生产率却不断下降,这显然不是一个稳健的结构变化过程,任由其发展,可能会损害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现有研究对这一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二、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倒“U”型曲线钱纳里等与库兹涅茨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在现代经济过程中,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随(人均)GDP的提高,各部门产值与劳动力份额在不断变化,且一般趋势为农业产值与劳动力份额由50%~70%下降到15%以下;而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则由10%~20%增加到40%~50%。如果进一步考察,还将发现,尽管产值与劳动份额的变动趋势大体一致,但其变动的百分比并不完全相同。异中有同,农业就业份额均高于其产值份额,而工业(服务业)产值份额均高于其就业份额,而各部门产值与就业份额之差均呈不断缩减态势。共同趋势中的这种非一致性背后反映的是各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以农业为例,农业就业份额与产值份额之比值(我们用R表示)近似反映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偏离。如果农业就业份额高于产值份额,则R表示社会劳动生产率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倍数。根据钱纳里等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R值。其变化趋势显示,随经济增长和人均GDP的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先呈现递增趋势,人均GDP为600~800美元之间时差距最大,R接近于2。随经济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人均GDP提高到1000美元左右,这一差距又呈明显缩小趋势,不断接近于1。可以把这种变化趋势称之为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倒“U”型曲线的原因有:(1)权重和水平效应。农业绝对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倾向于提高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水平效应),农业劳动力份额的下降则倾向于降低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部门权重的不同导致社会平均水平的变化)。经济发展早期,权重效应超过水平效应。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权重效应小于水平效应。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又不断缩小;(2)“先工后农,以工补农”。这是一种发展思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先激活并压榨农业,在农业绝对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尽可能将农业资源向工业转移,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整合农业。尽管这一过程以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为代价,但是它促进了工业发展、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以后,工农业之间在市场的相互融通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关系,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门,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又自然得以提高。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是检验钱纳里与库兹涅茨有关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倒“U”型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是否完全吻合;如有异同,其原因何在。三、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考虑到2004年之后农业税减免可能会导致结构性突变,本文研究时段选1978~2004年,样本包括除西藏、重庆(缺乏其相关数据)之外的大陆29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增长以劳均GDP(以PERG-DP表示)来度量,这与库兹涅茨研究中的劳均产出相一致。反映产业结构变化的指标有:农业产值与就业份额(以SHY1、SHL1表示)、工业产值与就业份额(以SHY2、SHL2表示)、服务业产值与就业份额(以SHY3、SHL3表示)。考虑到三次产业相关份额加总之和为100及由此导致的严重自相关性,本文主要取农业和服务业相关指标表示结构变化。其中,劳均GDP为实际值,根据各省份各年的名义地区生产总值与生产总值指数得到实际GDP,再根据劳动力数量计算得出,基年由1952年调整为1978年。1978~1984年四川省财政预算支出数据缺省,调整方法为根据相应年份全国财政预算支出占GDP的比例乘以四川省GDP;1978~1993年四川省财政预算支出中农业支出数据缺省,同样是根据相应各年全国农业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份额乘以相应四川省财政总支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值份额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名义值而非实际值的比值,取百分数。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资讯行数据库。2.中国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劳均GDP取对数表示,以减少各省劳均GDP差异的影响。本样本中涵盖了中国大陆31个省份中的29个,基本以样本自身效应为条件进行推论,因此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是合理的。回归方程如下:ln(PREGDP)=6.8127-0.0278SHY1+0.0204SHY3it-0.0119SHL1.+0.0428SHL3(73.6845)(-23.7586)(15.3094)(-8.8759)(23.6037)R2=0.9832,Adj-R2=0.9825;D.W.=1.9654;F=1373.856,P=0.0000式中,i表示地区下标,i=1,2,…,29;t表示时间下标,t=1,2,…,27。由各项指标看方程拟合良好。估计结果显示,1978~2004年,农业就业与产值份额与劳均GDP呈反方向变化关系,而服务业就业与产值份额与劳均GDP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从总体上看,平均地说,在样本期内,农业产值份额每降低一个百分比,劳均GDP的增长率将提高2.78%;而农业就业份额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劳动GDP的增长率将提高1.19%。可见,劳均GDP的增长率对于农业产值份额的弹性大于对农业就业份额的弹性,即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一个百分比,比就业份额下降一个百分比更能促进劳均GDP增长率的提高。同理可分析得出,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一个百分比,比服务业产值份额提高一个百分比,更能促进劳均GDP增长率的提高,而服务业就业份额提高一个百分比,比农业就业份额下降一个百分比更能促进劳均GDP增长率的提高。因此,增加服务业就业容量,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就业份额,同时在绝对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不断降低农业产值份额,将有利于中国劳均GDP增长率的进一步提高。3.基于截面数据的考察由于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绝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为我们截面考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之关系提供了良好机会。下面基于区域经济理论及统计年鉴的划分方法,将我国分为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分析。其中东部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个省(市、区);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10个省(区)。从各地区劳均GDP变化趋势可以明显的看出,东部劳均GDP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是在1992年以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在显著扩大;同时,中部劳均GDP略高于西部,也是在1992年左右,其差距渐趋明显。从就业份额变化趋势看,各地区农业就业份额均呈不断下降趋势,而服务业则呈稳定上升趋势。与最高劳均GDP的东部相对应,东部农业就业份额始终最低,而服务业始终最高。与最低劳均GDP的西部相对应,其农业就业份额始终最高,而服务业几乎均位于最低水平。与劳均GDP处于中间水平的中部相对应,其农业与服务业就业份额也基本位于中间水平。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三大地区在农业就业份额之间的差距较服务业份额要大的多,即三大地区农业就业份额下降的区域或地带远大于服务业。这恰恰反映了劳均GDP的增长率对于服务业就业份额的变化,比农业就业份额更寓于弹性,亦即服务业就业份额提高一个百分比,比农业就业份额下降一个百分比更能促进劳均GDP增长率的提高,与前面的分析相一致。从产值份额变化趋势看,各地区农业产值份额均呈不断下降趋势,尤其是1984年以后;而服务业则呈稳定上升趋势。东部农业产值份额一直最低,而西部则始终最高,中部居于中间水平,这反过来与各地区劳均GDP高低状况相一致。服务业产值份额变化则有些复杂,东部服务业产值份额在1990年以后均位于最高水平,而中部则始终位于最低水平。这反映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调整的滞后。中部农业产值份额与东部相比,二者的差距远大于服务业之间的差距,这意味着劳均GDP的增长率对于农业产值份额的变化比服务业产值份额更富于弹性,与上面分析相吻合。以上截面考察进一步表明了,随劳均GDP的提高,农业产值与就业份额不断下降,而服务业部门份额则不断提高。4.结构调整滞后及其原因尽管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一般规律在中国依然成立,但中国是否也存在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倒“U”型曲线呢?1978年东、中、西部劳均GDP分别为1100.65,790.04和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