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通论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考古学通论(上)主讲:文化遗产学院陈洪海教学目的:掌握中国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考古学文化发展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动态,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旧石器时代考古第三章新石器时代考古第四章夏商周考古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一、考古学的定义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三、考古分期一、考古学的定义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一词的来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考古知今”;北宋吕大临著《考古图》(1092年)一书。“考古学”一词的来源:Archaeology:研究古代之学--一切古物和古迹的研究。考古学的定义:根据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这里所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如果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的对象。老牛坡遗址柱础石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1-1.遗物指的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遗物一般依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如依器物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依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1-2遗物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2-1遗迹指的是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商·武官村大墓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2-2遗迹仰韶文化·灵宝西坡房址良渚文化·瑶山祭坛墓地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3-1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古代遗址大部分是由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3-2遗址元鲁王城遗址陕西姜寨遗址复原模型美国约公元1000年前的印第安人村落遗址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4.考古学文化所谓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三、考古年代与分期1.年代的基本概念——相对年代是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亦即文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仰韶文化早期”、“商代后期”。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三、考古年代与分期1.年代的基本概念——绝对年代是指遗迹、遗物做成的具体时间。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主要依据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遗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三、考古年代与分期2.分期方法——二分法二分法就是以文字记载的有无为标志,将人类文化史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两大发展阶段的分期法。三、考古年代与分期2.分期方法——三分法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1788─1865)依据馆藏古物的分类,提出的欧洲史前文化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期说”: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考古年代与分期2.分期方法——六分法在三分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旧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中石器时代(英)艾伦·布朗新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铜石并用时代(意)G·基耶里克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三、考古年代与分期3.中国考古学分期年代1644960581220-221-4754000±B.P12000±B.P200万年±B.P中国考古分期三分法二分法宋元明考古铁器时代历史时期隋唐五代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秦汉考古夏商周考古青铜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考古石器时代史前时期旧石器时代考古第一章导论第二节考古学研究方法一、考古地层学二、考古类型学三、考古区系类型论一、考古地层学1.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地层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一、考古地层学2.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新的在上老的在下一、考古地层学3.文化层学的划分主要依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和遗迹现象划分地层一、考古地层学4.地层关系4-1叠压关系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其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一、考古地层学4.地层关系4-2打破关系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的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遗迹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物的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一、考古地层学4.地层关系4-3共存关系在上述地层关系中,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二、考古类型学1.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考古类型学,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二、考古类型学蒙德留斯1903年,瑞典的学者蒙特柳斯(Montelius,1843~1921)出版了《东方和欧洲古代文明诸时期》一书,并在第一章《方法论》中专门总结了考古类型学的原理及方法。20世纪30年代,蒙氏的方法论被介绍到中国。二、考古类型学2.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一般进化的原理即人类文化也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进化的,作为人工制品的各种器物也是不断演化的;相似性原理即依据器物或遗迹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分析、比较、研究。二、考古类型学3.器物类、型、式的划分3-1器物的分类“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可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亚类的划分:每一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用再细分为若干次类。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每一次类都由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鬲、釜等。二、考古类型学3-1器物的分类示意图铜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武器炊器(鼎、釜、甗等)食器(簋、豆、匕等)酒器(爵、尊、觚等)大类亚类次类3.器物类型的划分二、考古类型学3.器物类型的划分3-2器物的分型型是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形态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总的特征的概括。二、考古类型学3.器物类型的划分3-2器物的分型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层次,型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号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a型鼎、Ab型鼎等。盆形鼎(A型)罐形鼎(B型二、考古类型学3.器物类型的划分3-3器物的分式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形,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型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式别号用Ⅰ、Ⅱ、Ⅲ……表示。如Ⅰ式瓶、Ⅱ式鼎等。二、考古类型学4.器物组合与分期研究型式分期尖底瓶圜底盆直腹罐细颈壶圈足杯分期分段一期1段ⅠⅠⅠⅠ2段ⅡⅡⅡ二期3段ⅢⅡⅢⅠ4段ⅣⅣⅡ三、考古区系类型论考古区系类型论,即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三、考古区系类型论考古区系类型论是1981年苏秉琦先生在《关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一文中正式提出的。其的基本概念有三个,即文化区(区)、文化系统(系)和文化类型(类型)。苏秉琦先生三、考古区系类型论文化区,指的是考古学文化分布地理空间范围。考古学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对有关遗迹、遗物的研究而确定的。1.文化区三、考古区系类型论1.文化区文化区模式图文化中心典型文化因素较为集中的地方边缘地区由中心到边区典型文化因素依次减少三、考古区系类型论文化系统,即文化发展系统,指的是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一个文化发展系统,一般是由若干有纵向发展关系的考古学文化构成。2.文化系统三、考古区系类型论2.文化系统黄河下游文化区文化系统龙山文化(BP4500~4000)↑大汶口文化(BP6000~4500)↑北辛文化(BP7000~6000)↑后李文化(BP8000~7000)三、考古区系类型论文化类型,指的是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内,往往由于微环境条件的差异和邻近其它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在主体因素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别。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可分为若干个文化类型。3.文化类型三、考古区系类型论3.文化类型关中东部白家村类型渭水上游大地湾类型汉水上游李家村类型老官台文化类型分布示意图第一章导论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一、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二、勘测技术的应用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一、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194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Libby,1908~1980)教授,发明了利用死亡生物体中C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测年的技术,使考古学家第一次知道了各种史前文化的绝对年代,从而引起了史前考古学上的一次革命。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于考古学上测年技术越来越多。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年代测定方法表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断代技术样品物质测年范围放射性碳素(C14)含碳物质(动植物遗体)5万年以内古地磁粘土3万年以上热释光(TL)陶器、火烧土100万年以内含氟量(F)骨、牙等数百万年以内钾-氩(K-Ar)火成岩10万年以上裂变径迹(FT)火山灰、玻璃、石器、陶器数千年至数百万年树木年轮木1万年以内氨基酸外消旋骨数千年至数百万年黑曜岩水合黑曜岩制品几十万年以内铀系碳酸岩、骨、牙、贝壳数千年至45万年二、勘测技术的应用——空中摄影空中摄影勘测,即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从空中向地面观察和摄影。由空中鸟瞰,视野广阔,比较容易发现地面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土壤、地形的细微差别,阳光斜射产生的地物阴影,不同季节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在调查区域内形成的不同标志。分析对比各种现象的差别,就可能找到地面或地下遗迹。这一方法对大型遗址或沙漠地区的考古调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西夏王陵辽祖州城及金界沟大夏统万城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美国俄亥俄州大蛇形土墩二、勘测技术的应用——遥感勘测遥感勘测,是空中摄影勘查技术的扩展。人眼观察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的可见光外,还靠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等在遥感设备中产生的反应。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波谱特征,调查时,使用能接受多个波段地面目标信息的多光谱遥感设备,就能同时获得被勘查地区的、突出显示不同目标的多幅图像或信息。分析这些图像或信息,就可了解

1 / 8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