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州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模式研究学生姓名王静所在系部信息科学系所学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辅导教师姓名陈霞辅导教师职称讲师论文提交日期2011年5月10兰州教育学院信息科学系2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模式下的研究摘要自2003年以来,甘肃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设项目的启动,就意味着我省农村中小学已纳入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基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学生的学习坏境、学习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整个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也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教师的教育理念、功能角色、主导作用,都必须进行彻底的转换、调整和更新,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在呼吁和推动着教育思想理念的进步,教师不再是普通型的、理论型的和经验型的,而是应该能够懂得尊重、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开放型、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探讨和研究是基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教学基础理论,属当务之急,且势在必行。关键词:教育资源,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核心主体,复合主导,学习共同体,双轨道多层次立体型,育教工程师3绪论引言:我省地处西北腹地,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2006年,全省16840所中小学中,农村中学占62%,农村小学占91%,未实现两基的13个县都是边远、贫困县。长期以来,教育基础条件薄弱,信息流通不畅,优质资源短缺,教师数量不足、培训不够、质量不高等问题困扰着我省广大农村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与发达地区差距巨大。这些先天不足严重制约着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为了从根本上遏制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教育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一精神,我省现在正在逐步实施《甘肃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甘肃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是一项基础教育建设工程,也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工程。该工程为我省农村中小学校开辟了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使我省广大农村学生优先获得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将有利于提高我省广大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省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也为我省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值此,必须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充分运用这一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段,紧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深化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一代的作用、有贡献的各类人才。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内容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伸延到农村中小学将意味着什么?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新的学习模式应如何形成和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是否为此改变?复合主导作用下的连环系统如何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必须认真探讨和研究的实际问题。4一、农村远程教育研究背景2003年9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在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从2003年开始到2007年,我国农村全面实施了意义重大而又影响深远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前,2003-2007阶段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结束,这项工程实施的效果已经得到初步显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信息化普及工程,是一项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通过三种方式送到农村的广大学校,深刻地改变了农村学校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展开,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远工程实施的效益问题,农远工程的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都摆到了我们面前。农远工程能否取得实效或者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应用和应用的效果。因此,《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模式和案例研究》是当前迫切需要下大力量开展研究的重大课题。关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模式和案例研究》,我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对本课题研究可能产生影响的国内学者的研究或相关课题研究有很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研究主要有:北师大何克抗教授及其团队在“十五”期间开展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和将要开展的“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高农村地区小学教育质量研究”。这两个研究有连贯性,后一个项目主要是在“十五”研究的基础上,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5经建成的传输体系,推广或继续验证他们“十五”课题的研究成果。“十五”期间,还有一些关于农村远程教育的应用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如:华中师范大学王继新教授提出的3种教学模式,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提出的4种光盘资源的教学应用形式,西北师范大学张筱兰教授提出的9种教学方法等,对于推动教学模式应用和研究产生了很好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各地也陆续组织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如:河北廊坊教育局、内蒙古鄂尔多斯电教馆、重庆市电教馆、广西和甘肃电教馆等都组织开展了有关农村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或研究产生的结果,对于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和提高应用的效果,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于本课题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十五”期间,根据教育部领导的要求,我们也组织开展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并于2006年9月向教育部提交了初步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了有关农村远程教育的十种教学应用模式,以及这些教学模式的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纵观目前已经开展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和有关应用模式的研究,我们认为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1、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建立起来的以硬件配备为基础的“三种模式”,由于缺乏有效合理的应用模式与运行机制,实际的教学应用难以进入常态,教学应用缺乏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2、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了卫星资源的传输平台和光盘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广大农村中小学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但由于缺乏一套有效的教学机制,还没有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解决“怎么教”的问题。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卫星资源传送模式解决了远程资源的传输问题,但教学内容到学校后,由于教室的终端系统不足,优质资源无法进入到真正的课堂教学,最后“一米”问题没有根本解决。4、文字教材版本多样化,资源不配套,即使是配套的资源有可能经过统一配送环节变成资源的不配套或出现资源与文字教材的不配套等。教学资源不成体系,教学资源不好用或与教材不配套而无法用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5、重视硬件建设、资源的配发或播发、简单的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水平的,有关教学设计、模式和方法层面的培训不多,缺乏本地化、专业化的教学6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6、尽管我们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但也只是初步的,缺乏验证性的实验和理论层面的提升,也缺乏在现代教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形成系统的、可推广的教学应用模式和案例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后续的本课题的研究实践中加以解决。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7二、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现状农村的贫困,首先是因为资源贫乏,信息闭塞。农村教育的落后,也正是如此。以中国教育电视台所承担的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已于2000年7月1日开始试运行,新建设的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亦于2000年10月31日正式开通,正面向全国提供各类教育的电视、语音广播、IP数据广播的服务。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所设的25个IP频道和4套电视频道已深入广大农村中小学。我省自2003年实施国家该项工程以来,明确提出要把加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作为推动全省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政策措施。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甘肃基础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乘着这个浩大工程的翅膀,甘肃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资源中心,以新理念、新起点、高标准和强实力,建立了动态的、超大型的、不断更新的,基于卫星IP频道和互联网的信息交流平台的教育教学资源服务系统,不断推出、更新学习资源库、智能资源库、教师进修资源库、VOD视频资源库等系列产品及其解决方案,全面地、扎扎实实地为不同经济区域的学校服务。教育资源中心所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具有先进性、整合性和交互性,达到了标准化、机件化和简捷化要求。既能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也便于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还可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提高农民素质和发展当地经济服务。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跨越时空,向每一个急需教育教学资源的学校提供优质服务,从而解决了基层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为此,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资源中心只解决了资源建设问题。基于这一条件下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过程的设计、教学、检测和评价,则是广大中小学校的主要任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所成就的系统,是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是一个与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因素进行交换的开放8的教育教学系统。作为系统,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它的组织程度。组织程度的有序性是系统有机联系的反映,也是系统的重要价值取向。系统内的本质联系,是实现这一价值的重要保证,是组成要素之间双向互动的、有机的整合。学校和资源中心的内在有机联系,是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有序性表征。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如何熟悉、把握和运用,包含着同化、顺应和创新三个发展阶段。作为有关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知识的学习主体,主导者是教师自己,教师应具有积极的接受态度和充分的应对措施。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所成就的庞大教育教学系统,面向广大农村中小学学生,其策划、编导和主讲等教师的非凡角色群体,已起着该网络系统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也将反作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反作用的信息是广泛的,包括教育法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创新、教育成果、教育情报和教育技术等等。第一线的教师最熟悉本地域的教育教学的需要,要向资源中心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包括使用情况和积极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也可向上输送优秀教师共同参与资源建设。更主要的是要充分熟悉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本质属性,全面把握其应用理论和发展规律,为教育教学服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样属于由它所形成的系统的组成要素,并与其它教育资源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这种关联将构建新的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9三、农村远程教育的应用我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的实施,使我省农村教育信息化环境目前已初步形成,并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三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工程投资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展开,“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远工程实施的效益问题,农远工程的支持服务建设体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都摆到了我们面前。因此,我认为:“农远工程“能否取得实效或者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应用的效果。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