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上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一、内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方式:作用速度: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火山喷发或地震如喜马拉雅山的抬升快:缓慢: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使地表高低起伏。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主要内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及谷地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地势的起伏和海陆变迁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表现形式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火山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2.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对地形的影响举例相互关系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2013高考题广东卷)图1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B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1)~(2)题。(1)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B(2)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A二、外力作用2、能量来源:3、表现形式: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统称为外力作用。太阳辐射能风化侵蚀搬运堆积1、定义:(1)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形成的地貌(风化壳)(2)侵蚀作用运动着的水、冰川和空气也会对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这种作用叫做侵蚀作用。侵蚀作用流水侵蚀冰川侵蚀风力侵蚀海浪侵蚀…溶蚀侵蚀流水侵蚀形成的峡谷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河流沟谷、峡谷瀑布流水侵蚀地貌溶洞钟乳石风蚀柱风蚀城堡风力侵蚀风蚀蘑菇冰川侵蚀冰斗角峰海浪侵蚀(3)搬运作用(4)堆积作用搬运介质:风、流水、冰川、波浪等搬运过程中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堆积地貌冰碛地貌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沙丘、黄土堆积沙滩冰川堆积波浪堆积流水堆积风力堆积流水堆积地貌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三角洲风力堆积地貌沙丘请绘制上面两幅图的风向四种外力作用方式之间的关系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高频点)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流水侵蚀风力侵蚀侵蚀溶蚀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侵蚀作用冰川侵蚀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流水沉积风力沉积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温馨提示](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水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内外力作用的关系:(1)二者同时作用于地表,从相反方向改变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塑造了地表形态,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外力作用不断对地表进行破坏,使得地表趋向于平缓。(2)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同一时期,可能会以某种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在地壳发展变化中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或地点,外力作用可能占优势,如河流或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特别提醒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比较:作用方式产生结果总趋势关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不断对地表进行破坏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同时存在、同时起作用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阅读“南斯拉夫‘猫咪山’图”,完成1~2题。1.塑造“猫咪山”形态的根本力量的来源是()A.太阳辐射B.岩浆活动C.大气D.流水2.“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A.内力作用单独形成的B.外力作用单独形成的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D.板块运动形成的AC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岩浆沉积岩变质岩冷却凝固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岩岩浆岩岩浆沉积岩•例3【2012•山东卷】图11-5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返回目录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D【2011•全国卷】读图,完成下题。图11-6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返回目录C•[例题](2011年高考安徽卷)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A.11月至次年1月B.2月至4月•C.5月至7月D.8月至10月(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旺盛B.河道弯曲•C.地势起伏D.湿地调蓄DA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如右图)。据此回答(1)~(2)题。(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C(2)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A.生长边界B.陆地边界C.消亡边界D.海洋边界A•【2011•山东卷】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判断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图11-2•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返回目录D(2014·北京模拟)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③①②表示的地壳物质变化过程是()A.从变质岩到岩浆岩B.从沉积岩到变质岩C.从岩浆岩到沉积物D.从岩浆岩到变质岩CC•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1.掌握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各种变式图,如下图所示•以上各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的含义:•1-冷却凝固;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3-变质作用;4-重熔再生。•2.掌握判读技巧•(1)根据箭头的进出数量来判断岩石类型。•岩浆:三进一出。•岩浆岩:一进三出。•沉积岩和变质岩:二进二出。•(2)根据箭头指向确定地质作用。•①指向岩浆岩的:冷却凝固(内力作用)。•②指向变质岩的:变质作用(内力作用)。•③指向岩浆的:重熔再生(内力作用)。•④指向沉积岩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例题】(2013年南京模拟)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D.沉积岩、变质岩•(2)图中②表示的是()•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C.上升、冷却凝固D.重熔再生•【思维建模】•【答案】(1)A(2)B本小节结束请按ESC键返回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