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案例集李元初整理湖南工业大学财会学院2006年9月2问题:中国M2与GDP的比例为什么位居世界前列?解答:1、M2/GDP的水平反映的是规模变量(国民收入水平)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它表达的是货币需求与规模变量的函数关系。一国(地区)M2/GDP水平相对别国(地区)为高,表明在同样的国民收入水平下,该国的货币需求水平较高。2、改革开放以来M2/GDP持续上升并且达到世界上最高的比例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的货币化。经济的货币化是指通过货币进行交易活动的比例不断增加,而与传统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非货币化经济比例则不断下降。这一过程刺激货币需求的急剧上升,从而使M2/GDP水平上升。改革开放以前,在农村部门和广大农村地区,实物交易较为广泛地存在,其后,随着农村市场的开放,改革向城市和国有企业推进,商品交易领域的扩展和交易媒介货币化程度加深,对货币需求也迅速增加。有学者估计,在中国改革初期,为了满足经济货币化对货币的需求,每年需要增加货币供给6%~8%。(2)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居民储蓄的高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收入宏观分配格局明显向居民部门倾向,个人最终所得占GDP的比重上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再加上储蓄存款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居民首选的金融资产形式,使居民储蓄迅速增长,成为推动M2/GDP上升的主要动力。(3)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工具单一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居民的储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共同基金等)转化为投资,居民的储蓄不会集中到银行储蓄存款一种形式上,因而使得储蓄存款对GDP的比例较小。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金融工具单一,居民储蓄主要集中在银行储蓄存款这种形式上,导致我国M2/GDP水平不断攀高。(4)银行不良资产的比率较高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也是我国M2与GDP的比例相对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比较高,银行的贷款回收比较困难,银行的贷款周转慢。为了维持银行的运转,银行必须不断地提供新的信贷。另一方面,银行不良资产不能及时冲销,银行的存款人不承担投资失败的责任,自然不能冲销存款人的存款,这就造成了M2/GDP居高不下。问题:一般而言,现金的需求应与一国国民经济规模成正比,相应美国的现金流通也应高于中国,而中国却是世界上现金流通最多的国家。试根据货币需求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是世界上现金流通最多的国家,并分析其影响。答案要点:3原因分析:(1)传统与习惯:历史、文化、支付习惯,中国存在强烈的现金偏好,现金是流动性最高的资产,价值形态最直观,信用最可靠,支付不受任何限制,居民对其他金融支付方式和金融资产仍不太熟悉,尤其是对于年长的人而言(2)信用制度不发达: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使诈骗等行为最小,因此交易安全性大,风险小(3)人口因素:每个人基于满足日常消费的考虑都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人口数量与人均现金持有数量的乘积过程一个社会的现金流通量,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由此产生的现金需求也就较多。(4)地域因素:我国地域广阔,处于流通中的现金相对较多,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较慢(5)二元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与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6)金融体系不发达:支票、银行卡等现金替代交易方式不发达,不完善,不普及,(7)地下经济:为避税或逃避监管,不使用转帐结算方式,而是采取现金交易,如第二职业、假冒伪劣(8)寻租行为:通常所说的贪污、受贿等影响分析:现金漏损率高企,现金游离于商业银行之外,并未进入商业银行系统,未能进行数倍的信用创造或存款创造,导致货币乘数较低;很多交易活动逃避了银行结算体系,无法有效监督,地下经济、偷漏税现象普遍;现金流通的效率较低,交易成本较高,假币、印刷费用、防伪设计等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简要对策:增强金融体系的服务,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新秩序,致力于银行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问题:试分析在当时的经济和制度背景下,利率为何对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不明显,居民储蓄存款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答案要点:1996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下滑,尤其是从1998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连续8次调低利率。利率的调低意味着储蓄作为一种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下降,储蓄的报酬相对降低,但我国居民储蓄却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在当时的经济和制度背景下,居民选择储蓄而不是消费或投资的原因在于:(1)根据储蓄与利率的关系,储蓄可以分为两类,即预防性储蓄和投资性储蓄。预防性储蓄主要与未来可预期的支出有关,基本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而投资性储蓄的目的就在于赚取利息收益,因此,较多地受利率变动的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基本上是预防性储蓄,4因此基本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基本上是预防性储蓄的判断可以由以下事实证明:在我国中央银行所作的储蓄调查中,居民储蓄的动机包括买房(33%的公众将之列为第一位的动机)、子女上学(28.5%的公众将之列为第一位的动机)、养老(23.01%的公众将之列为第一位的动机)、医疗(12.8%的公众将之列为第一位的动机)。(2)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和深化,如住房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养老制度改革和医疗制度改革。这一制度变迁的最典型特征是原本很多由政府承担的支出转而由居民个人承担,居民未来可预期的支出迅速并巨额上升,即居民家庭适意储蓄额迅速上升,并且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即原有的储蓄无法满足新制度背景下适意储蓄的需求,为了尽快弥补这一缺口,必须增加储蓄。(3)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加之国内经济景气的下降,大量的国有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城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业和下岗问题,居民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加以上述居民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的增强,为了应付未来的可预期的支出,居民不得不加大储蓄。(4)我国经济面临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局面,物价水平连续下降,在名义利率下降的同时,实际利率并没有太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在有的年份由于物价下降的幅度大于利率下调的幅度,实际利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由此,以实际利率衡量的居民储蓄报酬也没有出现太大幅度的下降。(5)通货紧缩和物价下降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居民推迟即期消费(越少越少的货币)。(6)投资渠道的缺乏(工具多寡、风险大小、知识、时间、能力等的限制)使得居民更多地选择储蓄而不是投资。尤其是居民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的缺乏,如储蓄替代型产品,加之现有的投资渠道风险较大,如资本市场的高风险,使得居民消极地选择了居民储蓄这一虽然收益不高但相对安全的方式。(7)当时中国的消费信贷很不发达,很少有居民从银行借入资金购买住房、汽车等。因此,居民消费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