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生活处处有物理,以下估测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宿迁六月份平均气温约为10℃B.初中生背负沉重的书包上学,书包平均重300NC.初中生课桌高度约为75cmD.中考体育考试中某同学50m短跑成绩约为4s【答案】C【考查知识点】物理常识、估测【解析】A、宿迁六月最低温都高于20℃,故平均气温肯定不会约为10℃;故A错误。B、初中生的书包一般在5-8千克之间,也就是50N-80N之间,远小于300N;故B错误。C、初中生的课桌高度大约为75cm=0.75m,符合实际情况;故C正确。D、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100米跑也要接近10s,所以中考体育考试50m成绩约为4s是不可能的;故D错误。故选:C。2.对于粒子和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A.质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C.宇宙是有边界无层次的天体D.光年是时间单位【答案】B【考查知识点】宏观世界与微观结构【解析】A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故A错误、B正确;C、宇宙是一个无限但有层次的天体系统。故C错误;D、光年指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所以是长度单位。故D错误。故选:B。3.声音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对于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静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C.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答案】A【考查知识点】声现象【解析】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D、人耳听到声音是有条件的,只有达到一定响度且频率在20~20000Hz的声音人耳才可能听到、且要听到声音还要有传播介质、听觉器官要完好,故D错误。第2页,共14页故选:A。4.“跨越时空,漫游地球”离不开电磁波和能源,下列相关认识,错误的是()A.“嫦娥四号”探测器能从月球上发回月背的影像图;说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B.我国5G技术世界领先,该技术采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无线电波是电磁波C.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煤、石油、风能、水能等能源都是间接来自太阳能D.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所以不必担心能源危机【答案】D【考查知识点】能源与信息【解析】A、航天器、卫星等都是用电磁波与地面进行通信的,月球周围是真空,探测器能从月球上发回月背的影像图,说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B、5G技术采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故B正确。C、太阳孕育了地球的生命,煤、石油等都是化石能源,是植物在地壳运动中被埋所形成的,风能、水能等能源都是间接来自太阳能,所以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故C正确。D、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但是人类可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因此要注意能源危机;故D错误。故选:D。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C.干冰作为人工降雨的冷却剂,是利用它升华吸热的特点D.人们吹电风扇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气温【答案】C【考查知识点】物态变化,以及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解析】A、“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故A错误;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吸热,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B错误;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它升华吸热的性质,故C正确;D、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室温不会降低,故D错误。故选:C。6.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物理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大气压强B.火车进站时乘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内,因为气流速度大,压强大C.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D.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看路旁的树向后运动,说明运动是相对的【答案】B【考查知识点】大气压的应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改变内能的方式、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析】A、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吸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A正确;第3页,共14页B、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故B错误;C、冷天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因此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故C正确;D、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自己或汽车为参照物,树木是运动的,故看路旁的树向后运动,但若以路旁的房子或电线杆为参照物,树木是静止的,所以说明运动是相对的。故D正确。故选:B。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2V.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A.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B.R1、R2组成并联电路C.若开关断开,电压表示数为0D.R1、R2电阻之比2:1【答案】D【考查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解析】ABD、由图知,开关闭合后,电阻R1、R2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端的电压,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其大小U1=2V;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U-U1=3V-2V=1V,因为两电阻串联,所以由欧姆定律可知I==,则R1:R2=U1:U2=2V:1V=2:1;故AB错、D正确;C、若开关断开,电压表通过电阻R2接在电源上,测量电源电压,示数不为0,故C错。故选:D。8.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出现向后倾的现象C.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D.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答案】A【考查知识点】惯性、运动和力的关系【解析】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个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A说法正确。B、乘客和汽车原来都是运动的,汽车急刹车,乘客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乘客要向前方倾倒,故B说法错误。C、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桌子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平衡,则二力的大小相等,故C说法错误。D、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说法错误。第4页,共14页故选:A。9.如图是研究电磁现象的四个实验装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能证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这个现象是法拉第首先发现的B.图中开关闭合,磁场中的导体棒会受力运动,该过程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图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当导体棒AB上下运动时电流计指针偏转D.图是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图,电磁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答案】D【考查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实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电磁继电器的应用【解析】由图可知:A、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之上,是用来研究通电导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的实验,即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是奥斯特最先发现的,故A错误;B、让通电导体放在磁场中,它会受到力的作用,这是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或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C、图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当导体棒AB上下运动时时,没有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计指针不偏转,故C错误;D、图是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图,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用电磁铁控制的开关,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故D正确。故选:D。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标有“10Ω0.5A”字样: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Ω1A”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下列做法能够保证电路安全的是()A.电路中电流不超过0.6AB.R1两端电压不超过3VC.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在10--20Ω范围内变化D.电路的总功率在1.8--3W范围内变化【答案】D【考查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电压表的示数U2=3V时,电路中的电流,第5页,共14页Imin====0.3A,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故最大电流为0.5A,故A错误;R1两端电压最大:U1大=I大R1=0.5A×10Ω=5V,故B错误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0.5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电路中的总电阻:R===12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2小=R-R1=12Ω-10Ω=2Ω,当电压表的示数U2=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为:R滑===10Ω,则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变化范围可以为2Ω~10Ω,故C错误;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P大=UI大=6V×0.5A=3W;(2)当电压表的示数U2=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P小=UI小=6V×0.3A=1.8W,所以,电路消耗总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可以为1.8W~3W,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11.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道上,从同一出发点相同方向跑步锻炼,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他们跑步时,速度较快的是______同学,相遇时距离出发点______m。【答案】乙;200。【考查知识点】速度公式的应用、s-t图象分析【解析】由图象知,甲在120s内运动200m,即相遇点距离出发点200m,而乙在120s-60s=60s内运动了200m,通过的路程相同,乙用的时间少,由v=可知乙的速度较快。故答案为:乙;200。12.爆炒肉片时,厨师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在放入锅中炒,这样肉片里的水第6页,共14页分难以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能保持肉片的鲜嫩味美,厨房内的肉香味能传的很远,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答案】蒸发;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考查知识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以及扩散现象【解析】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的蒸发,能提高肉片的温度,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在炒肉片过程中,厨房内的肉香味能传的很远,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答案为:蒸发;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13.会荡秋千的人,不用别人帮助,就能把秋荡得很高。做法是:当人从高处向下摆时,身体由直立变为下蹲,此过程降低重心高度,将更多的重为势能转化为______能;而从最低点向上摆时,用力将身体由下蹲变为直立,此过程克服身体重力做功,增加了______能。如此循环往复,机械能越积越多,秋千就越荡越高。【答案】动;机械(重力势)。【考查知识点】机械能转化【解析】由题意可知,当人从高处向下摆时,身体由直立变为下蹲,此过程降低重心高度,可以获得更大的速度,将更多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而从最低点向上摆时,用力将身体由下蹲变为直立,此过程克服身体重力做功,此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从而增加了机械(重力势)能。故答案为:动;机械(重力势)。14.在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中,用调好的天平测量一合金块的质量,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将合金块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合金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g=10N/kg)。放入合金块后,量筒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