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的作用与应对策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信息传播的作用与对策摘要:信息传播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政府在利用信息传播时采用合理有效的途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了信息传播的积极作用,包括制造社会舆论与引导社会风气。政府应对信息传播的对策应该以增强传播意识,改变传播观念,倡导媒介公关,明确政府角色等为出发点。关键词:信息传播,积极作用,对策众所周知,信息传播是把双刃剑。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也可以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政府能否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控制信源,削弱噪音,引导信宿,才能使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信息传播对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有效地控制信息传播,不仅为维护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相关信息,而且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信息传播所具备社会控制的功能主要由两种方式表现出来。第一、制造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指多数社会成员对某些人或事的议论和评价,其可能是客观的判断,也可能是捕风捉影的传言,但总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相关社会成员的声誉,具有较强的社会控制力量。以大众传播为主体的信息传播可以专业化、全方位地反映社会公众的意见,从而形成社会舆论。那么大众媒介就应该具有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控制的作用和责任。大众媒介作为舆论信息的“把关人”,控制着舆论信息在社会舆论中的流量和流向。而传播什么、重点在何处、强调到何种程度、对信息作何种解释等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把关人”决定的。信息传播,尤其是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对社会公共道德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众,引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并能勾连起公众内心的自律。将反道德的行为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因此,以大众传播为主的信息传播具有形成社会舆论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第二、引导社会流行。信息传播具有引导社会流行的功能。通过大众传媒对传播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取舍,就可以引导社会流行,形成社会潮流,从而影响社会风气。而其影响力与社会规范的强制性并存。和社会舆论的形成一样,某一事件一旦以大量机械复制的方式进入传播渠道,并达到一定的规模,就被人们认定为是社会的一种普遍性事件,便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反应。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大众在接受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立场,以适应集体意识的需要,融入大众旨意。从而这种原先不具普遍性事件也就成为时代的特色和潮流,社会流行因此而形成。信息传播创造社会流行的功能一个必要的方式就是广告。广告作为一种广泛有效的传播手段和方式,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商业广告作为消费新潮流的引导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使人们的消费观念、经济意识、审美观念、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隅。广告不仅传播一种商品,也传播一种观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消费范式。广告的广泛性和无孔不入的特点使这种观念和消费范式很快成为大众跟随和模仿的对象,从而形成了社会流行,影响社会风气,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但影响人的观念意识,还可以直接对人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强制作用。比如,在中国乃至众多的发达国家,麦当劳广告所传播的绝非简单的一种快餐,而更多的是一种快餐背后的文化消费。在这种强大的文化消费下,中国人啃的绝对不是一个汉堡,而是时尚、或者流行风气了。二、面对信息传播政府的对策政府信息,在本质上具有公共属性。这一特性是推进政府信息传播的重要依据。政府信息传播,既能解决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又对促进政府科学决策发挥重大作用。近年来,政府信息传播在我国实现了长足发展,新的传播技术和新闻发布制度的不断完善,使政府信息传播更及时、更权威。但是,由于我国政府信息传播尚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如主动意识还不够强,对媒介关系认识不足,政府新闻发言人角色定位不够清晰,政府网络资源浪费等。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促进政府信息传播的进一步发展。第一、增强传播意识,科学设置政府新闻议程。新闻媒体既要反映舆论,又要引导舆论。当今社会,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只有对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才能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增强策划意识。新闻策划是媒体引导舆论的有力手段,其目的在于最有效地运用和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赢得社会效益。新闻策划是一种对信息进行统筹和协调的行为,要根据公众的需求和信息的轻重缓急,通过策划实现传播的有效性。政府在进行信息传播时,要善于统筹安排,主动策划,遵循信息的真实性、实效性、统一性和互动性,科学设置新闻媒体议程。设置新闻媒体议程,也就是对政府决策、施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策划,使其形成大量的有效信息,主动向媒体提供,以此来影响和引导新闻媒体与舆论。有效的政府新闻议程设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政府要说明的事项(政策议程)、媒体感兴趣的事项(媒体议程)、公众关心的事项(公共议程)。只有这样,政府的政策和工作内容才能成为公众乐于关注的焦点,让公众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思想、行为以及政府对关乎公众生活的重大事件的态度、政策、措施等。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以达到主导舆论、引导舆论、影响舆论,实现有利于政府执政、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目的。2008年四川省汶川县的八级地震,举国震惊。然而,这次强震并没有造成社会恐慌,各地很快恢复了常态,社会秩序井然,人们在震后保持了高度的冷静和理性。而且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在灾难面前纷纷伸出双手,为重振灾区贡献爱心。显然,这种理性与爱国热情归功于及时的信息公开、透明、通畅的信息传播,政府和媒体在这一危机事件中迅速、高效地承担起了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以及媒介进行议程设置及时把握事件动态,并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稳定公众情绪,激起全民的爱心。第二、倡导媒介公关,发挥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传媒是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向大众传播信息,聚焦社会问题,引导公众舆论以调节社会关系,使公众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媒介公关已经成为政府官员进行社会管理的必要手段。政府要有主动的意识,及时向新闻媒体提供权威且充实的信息,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协调,通过沟通实现与媒体的换位思考,在协调和服务中引导舆论,与媒体共同筑起社会公信的桥梁。公民对于政府,对于公共事务,享有知情权。而新闻媒体对于公共事务的传播反映了广大民众的知情诉求,政府及其官员应当满足公民的这种知情权,且不能以简单的“无可奉告”敷衍,这不仅是权利与义务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对事态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事件已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政府的立场又不明确,公众就可能怀疑政府不了解情况,或是有意隐瞒实情,就会引起公众的反感,进而影响了政府的形象。搞好媒介公关,要充分尊重媒介发展的客观规律,利用媒介做好政府信息传播工作,改变以往单纯指令性的管理,向权利义务对等的服务方向发展。第三、明确角色定位,提高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新闻发言人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而是政府形象的具体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政府的门面和代表。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把握和研究涉及政府工作的重点、大局以及媒体关注和公众希望了解的信息,对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现实任务以及国计民生等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传递。新闻发言人不仅仅是发言人的角色,还是熟悉信息传播规律、善于同媒体联络的专职从业者。新闻发言人除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面、熟悉本部门业务、工作情况和相关政策等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要有善于与媒体沟通的能力。如在政府危机管理中,作为政府与公众的桥梁,要起到沟通信息、疏导情绪的积极作用。因此,要提高新闻发言人的专业化水平,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新闻发言人专业素养的培训,另一方面要选拔一些优秀的媒体从业人员作为新闻发言人的后备力量。同时,要应尝试建立新闻发言人追踪评估机制。通过对新闻发言人素质、能力、工作业绩等各方面进行考评,以保证新闻发言人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风貌和昂扬奋发的政府代言人形象。第四、转变传播理念,及时掌握新型传播技术。传播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如果传播渠道过长,信息容量中的冗余就会变得越多。冗余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或因噪音影响而出现的信息。信息渠道越长,噪音越多,出现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信息接触方式,对于政府信息公开有着重要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化都与信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次传播技术的进步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传播媒介在政府信息传播过程中充当着中介的作用,承载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以及社会横向沟通等方面的功能,是社会的神经系统,是联结政府和公众的纽带。因此,我们应当树立这样的意识,不断的提高对新技术的利用,使之更好的为政府信息传播服务,以增强公众的参与性,进一步提高政治透明度。[参考文献]:[1]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叶皓.政府新闻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84.[3]徐琴嫒.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80.[4]焦扬.如何做好新闻发布会的准备工作[J].新闻记者,2005.2.[5]赵赜.政府公关部门对新闻媒介的心理影响[J].新闻三昧,2008.8.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