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视构图分析12戏剧影视文学三班孟望舒这部影片中大量运用了对称式的以及围框式的封闭式构图,整体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大俯拍机位营造的屋檐相连的封闭构图,更是将这种死气沉沉的静止气氛外化到了一种极致。表现了旧时代的封建传统对人的迫害这一主题。下面我想要具体分析一下颂莲和大少爷初次见面的影片片段的构图。颂莲闻听笛声,问丫鬟何人吹笛的画面。这个远景构图,采用俯拍的机位,整个画面中封闭的对称式建筑占据了绝大数面积,而颂莲只是一个朦胧的点,这样的构图暗示了颂莲和老爷他们的力量悬殊,预示了在封建的深宅大院里颂莲被束缚压制却无力反抗的命运。颂莲顺着笛声寻去的画面1这是一个围框式构图,而院子里那一排屋檐做为前景,营造了沉重之感,给人压抑的感觉。而这个远景中,颂莲所占画面面积依然很小,而且看不清人物表情,但我们却可以从整个画面的压抑氛围中感觉到颂莲内心闻听笛声对故人的思念对自己无法选择自己命运的伤感之情。颂莲向吹笛的大少爷走去的画面这个远景画画面中,依然是个围框式构图,吹笛的大少爷坐在围框式的窗台上,颂莲朝向他的方向走去。这个画面中人物成了非常渺小的两个点,宅院层层叠叠的建筑做为前景依然占据了绝大数的面积,这也预示着两个人的感情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及重重阻碍。两个人的力量微弱,无力反抗命运。颂莲默默站在大少爷身后聆听笛声。这是一个对角线和围框式构图相结合的远景画面。对角线的构图将颂莲与大少爷处理在一条对角线上的位置,表现了他们之间的互相吸引。而这幅画面中,颂莲和大少爷各处于一个围框中,这实则也是暗示了他们各自的身份束缚。颂莲做为四太太,大少爷做为老爷的儿子,两个人都无法摆脱自己的身份,却偏偏又相遇。因而这种对角线和围框式结合的构图方式充分表现了他们既相惜又难以接近的的矛盾与纠结。大少爷回身发现颂莲这里一个特写镜头,表现颂莲被发现时的微微慌乱。这个远景画面中,大少爷离开围框式窗台回身望向颂莲,此时两人关系较之之前稍稍拉近。颂莲和大少爷之间对话用正反打的特写镜头表现人物大少爷要离去颂莲一瞬间的黯然这个特写镜头,将颂莲眼神中的深情忧伤表现的淋漓尽致,传达出颂莲内心的波动。两人均转身离开远景的镜头,依然是围框式构图,大少爷往深处的门框方向走去,两人刚才拉近的关系又慢慢拉开。中近景的景别,也是围框式构图,表现出颂莲转身时的不舍与无奈。两人离开相背而走的后面这个远景画面,和一开始颂莲走向大少爷的画面颇为相像,不同的只是人物背道向相反的方向行去。这时颂莲和大少爷分立在画面两端,让画面很有平衡感。层叠的建筑做为前景,如同两个人之间交往的重重阻碍,在画面中渺小的如同两个点的人物力量十分微弱,让人感受到封建背景下对人性的束缚,让人倍感沉重。两个人同时深情转身回望和上一幅画面同样的构图,只是人物从背道而行转为深情回望,这样使得残酷的现实与人物内心的感情冲突更强烈,更激发观众内心的对封建礼教的愤懑,也更强烈的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全景表现两个人转身对望的画面这里一个主观镜头,依然是围框式构图,颂莲眼里的大少爷,虽也深情回望,但却处在围框中,暗示一种被束缚身不由己的争扎困苦。也是主观镜头,大少爷眼里的颂莲,也是处于围框式构图的中央,无力把握自己命运,情感被束缚。大少爷先转过头去离开这里再次回到远景中。构图和之前相似。这时候大少爷在向前运动,颂莲原地不动,画面的平衡感略被破坏。颂莲目送大少爷身影消失全景的景别以及围框式构图,将颂莲目送大少爷的深情与封建环境下内心的压制之间的矛盾很好的表现出来。这里依然是个主观镜头,用颂莲的视角以及远景的景别表现大少爷渐行渐远的背影。纵深方向的围框式构图,增加了距离感,表现了两人之间难以跨越的阻碍。大少爷出画颂莲独自伫立最后一个远景的画面,大少爷出画,画面的平衡感被完全破坏,颂莲一个人站在那里,身影非常渺小。远景的拍摄渲染了凄冷的氛围,表现了颂莲的孤单薄弱。抒发了颂莲内心因笛声勾起的对往事追忆的伤感之情以及大少爷离开的落寞之情还有对自己命运无力掌握的无奈感慨伤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