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第二册(上、下)]南京市拉萨路小学韩孟江小学阶段5项教学目标教材特点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小学阶段6个教学模块教材特点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教材结构2.设置的栏目•指明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与要求。•标明了操作步骤,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供学生边看书边操作。•要求练习、巩固的内容,加深对重要操作步骤的印象,及时掌握介绍的方法。•提示学生动脑筋思考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提供一些拓展性、技巧性的知识,供学生阅读、尝试与参考。•提醒学生容易忽略的细节及一些小技巧。结构体例教材特点1.以《指导纲要》为依据,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2.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3.遵循信息技术教育规律,注重任务驱动。4.遵循“由浅入深、逐步渗透”的教学规律。5.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6.适时、适当地进行课程整合。1.以《指导纲要》为依据,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教材特点《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看出,明确了必须立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思想。2.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教材特点要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就要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以信息技术学科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普遍性、迁移性和长远性。学生在熟练基本操作、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后,就能够融会贯通,领悟有关方法。3.遵循信息技术教育规律,注重任务驱动。教材特点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的基础课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发展性2.综合性3.工具性4.实践性5.学生主体性6.信息化教材特点教育部2000年11月颁发的《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这为我们指明了“教什么”的问题。然而.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基础与核心的信息技术知识浩如烟海,而且在不断更新变化,学生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繁杂的知识网络,往往会感到茫然并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不仅要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知识切入点,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者角色,还要帮助他们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许多专家提出了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教材特点“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4.遵循“由浅入深、逐步渗透”的教学规律。教材特点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然而,信息技术涉及众多基础与边缘学科,由于受到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年龄及心理特征等方面的限制,在小学阶段,不可能也没必要向他们系统地介绍这些知识。因此,教材打破了信息技术的学科体系,把基础知识渗透到具体的实例或任务中,采取“适时渗透、逐步积累”的方法,适时、适量地引入有关的概念和思想方法。5.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材特点由于教材设计的任务是灵活的、开放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较少的学生,可以从最基本的方法着手,完成任务中最基本的部分,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较多的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基本任务,然后继续拓展、探索更高层次的知识与技能。6.适时、适当地进行课程整合。教材特点与其他学科比较,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学科。教学中应淡化该课程的“学科性”,强调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教育已从单一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有关学科的知识,还能逐步感悟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方法以及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方法。典型课例的教学步骤“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特点,实际教学时,通常按以下步骤展开:①创设学习情境——导入。②呈现任务。③讲解演示。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协作完成任务。⑤总结评价。创设学习情境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创设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要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协作学习环境,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等。针对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及能力,还需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表格、数据、有关信息的网站地址等等。这样做,可以为学生节省时间,避免他们走弯路,保证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呈现任务向学生布置、描叙任务,说明任务的具体要求,或者提供适当的样例,并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明确学习的步骤,避免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讲解演示对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针对要完成的任务,教师要研究教学内容的结构,抓住核心知识与技能,分析各种应用软件之间的共通之处,向学生讲清楚涉及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在操作过程背后隐含的思考、分析过程以及采用的方法。在教学重难点上,更需要多引导演示,而那些由核心知识与技能衍生出来的知识与技能,则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去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一)学生通过亲自探索事物的关系和规律,能产生兴奋感,激发学习动机。因此,在学生有可能自主探索、尝试的环节上,要大胆放手,教师切忌大包大揽、平均用力,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最近发展区),通过提问、观察、交谈来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所需的策略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二)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协作,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例如,可以让优秀的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在“教”别的同学中学习。“教的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反思自己在知识、技能、认知策略方面的收获,被教的学生能够快捷地达到学习目标,分享别人的成功体验,加深同学间的情感,但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即讲述“我是怎么知道的”而不是“我所知道的”。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三)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10%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说与做结合的90%教别人时的95%可见,学习者之间建立指导互助的关系,学习效果应该是最好的。总结评价(一)《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总结评价(二)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教师可以从是否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以及能否恰当地用到当前的任务中来进行评价。学生可以从创意构思水平上进行互评,即作品是否新颖、美观、合理、协调等。第一册(下)•第1课认识“我的电脑”•第2课美化桌面•第3课用画图处理图形•第4课用好帮助功能•第5课学会使用软盘•第6课认识资源管理器•第7课管理好文件•第8课管理文件的技巧•第9课用Word写作文•第10课修饰文字•第11课段落排版•第12课整体修饰作文•第13课插入图片与艺术字•第14课插入表格(一)•第15课插入表格(二)第一册(下)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画图处理图形的技巧,能够用画图完成一幅创作画。2.掌握文件或文件夹的创建、复制、删除、移动、查看的基本方法技巧。3.学会使用软盘,并将文件保存在软盘中,并能打开。4.掌握Word文字编辑、表格制作、图文混排、打印预览基本方法和技巧。5.初步了解小报版式的设计要求。6.能够应用Word制作电脑小报(可以与人协作完成)。二、教学计划与课时安排(共15课时)第2课美化桌面1课时第3课用画图处理图形1课时第4课用好帮助功能1课时第1课认识“我的电脑”1课时第5课学会使用软盘1课时第6课认识资源管理器1课时第7课管理好文件1课时第8课管理文件的技巧1课时第9课用Word写作文1课时第10课修饰文字1课时第11课段落排版1课时第12课整体修饰作文1课时第13课插入图片与艺术字1课时第14课插入表格(一)1课时第15课插入表格(二)1课时三、考核可采取操作考核,如:指定主题,制作图文并茂的电脑小报,并保存。四、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建议1.重点(1)设置屏幕背景与屏幕保护程序(2)图形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以及改变图形大小的操作方法(3)创建、复制、删除、移动、查看与查找文件或文件来(4)将文件保存到软盘中以及打开软盘中文件的操作方法(5)使用Windows98及应用程序的帮助功能(6)进入与退出Word的方法(7)能正确输入汉字和特殊符号(8)存档文件的打开(9)段落的缩进、调整行距(10)首字下沉、设置背景、插入页码(11)图片、标注、艺术字的插入(12)表格的插入与修饰2.难点(1)图形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2)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灵活性,鼠标器的单击、右击(3)回收站的作用与使用(4)灵活使用多种获取帮助的方法(5)Word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6)特殊符号的输入(7)文章的修饰、段落的缩进与行距的调整(8)文档中插入图片的各种方法(9)表格的插入与修饰3.教学建议(1)可根据各校课时、学情,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2)让学生建立个人文件夹,将自己的文件保存在该文件夹中。(3)设计一份电脑小报,以“任务驱动”方式,将每一节的教学内容都与这份小报的制作相联。再确定几个主题,让学生发挥想像,设计、制作小报。(4)在进行文本和图片编辑时,强调“先选定,再编辑”(5)使用“插入表格”命令制作简单表格;使用“绘制表格”工具修改表格;重点是简单表格制作。(6)简略介绍小报版式的设计,要求美观、协调。第二册(上)•第1课认识计算机网络•第2课访问Internet•第3课浏览网上信息•第4课便捷地浏览信息•第5课学会下载网上信息•第6课用浏览器收发邮件•第7课用Outlook收发邮件•第8课用Word制作网页(一)•第9课用Word制作网页(二)•第10课建立网页的超链接•第11课计算机安全常识•第12课安装与卸载软件•第13课WPS2000简介•第14课制作艺术字和特大字•第15课WPS2000的模板第二册(上)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网络以及因特网的基础知识。2.初步应用浏览器在因特网上信息搜索、浏览以及下载图片、文本。3.初步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4.初步掌握用Word制作网页并能对网页进行超链接5.了解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初步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6.初步掌握软件的安装与卸载7.初步掌握用WPS2000编排文章,并能制作艺术字与特大字8.初步掌握WPS2000模板的使用方法二、教学计划与课时安排(共15课时)第1课认识计算机网络1课时第2课访问Internet1课时第3课浏览网上信息1课时第4课便捷地浏览信息1课时第5课学会下载网上信息1课时第6课用浏览器收发邮件1课时第7课用Outlook收发邮件1课时第8课用Word制作网页(一)1课时第9课用Word制作网页(二)1课时第10课建立网页的超链接1课时第11课计算机安全常识1课时第12课安装与卸载软件1课时第13课WPS2000简介1课时第14课制作艺术字和特大字1课时第15课WPS2000的模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