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践行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江夏一中张中兴二0一0年五月二十二日一、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演变第一.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20世纪50年代)第二.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观(20世纪60年代)第三.强调增长极限的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第四.综合发展观(20世纪80年代)第五.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20世纪90年代)第六.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发展观(进入21世纪)(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1、2003年4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全面、协调”发展观2、2003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3、2004年3月10日在全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做了全面深刻论述4、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较大篇幅专门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写入了十七大《党章》通过梳理发展观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其内涵经历了由单纯的经济层面到非经济层面的转变,其目标经历了由单纯的经济增长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经济与人本身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目标就是以人为本,真正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和自我的和谐,从而使每个人都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和谐人。(三)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背景:—是在现实国情、世情、党情的条件下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3、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4、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严重问题与不足给我们的警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必须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正确行使权力,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必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严肃纪律,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总则:创先争优: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要努力做到“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要努力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五个基本”建设:健全完善的基本组织、素质优良的基本队伍、务实高效的基本活动、科学管用的基本制度、稳定可靠的基本保障。“七个体系”构建:基层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基层党组织宣传教育群众体系、党领导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基层和谐稳定工作体系、基层党建工作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意义1、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具有指导意义第一、揭示了三大规律(1)科学发展观准确的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2)是科学发展观准确的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3)是科学发展观准确的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第二、处理好两大关系,解决好三大问题(1)两大关系: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的关系②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效益的关系(2)三大问题: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②落实国家创新体系、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③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具有历史意义3、科学发展观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现阶段的新特点、新要求、具有实践意义4、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战略意义5、科学发展观能够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实在课堂:就是学生的学习要有意义,既有知识的收获,又有精神的享受,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要求和动力,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课改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旨。课改方针:突出一个实字,落实一个改字,体现一个新字,鼓励一个活字。1、以人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以校为本、以民为本(1)以师为本:树立教师第一的观念(2)以生为本:学生是主体,是主人(3)以校为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4)以民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四、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之我见二十字原则: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质为重、以化为要、以行为上。2、以德为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十二字”工程:培名师、育优生、出高质、创名校爱岗敬业、业精技巧、品德高尚、学生喜爱、社会认可。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言能明其志,教能出其效教师的素养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教师的今天影响着学生的明天,决定着祖国的未来。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来全面教育和发展学生。质量是教育的主题是主旋律,要高举质量大旗,狠抓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两教水平。名师支撑、管理先进、质量过硬、特色鲜明。3、以质为重管理的水平,教师的素养,学生的素质,教学的质量,办学的品位。学校文化建设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三个基本要素:使命:培育什么人愿望:学校的前景和目标核心价值:原则、规范和价值观其次:校容校貌第三、为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提供丰富的读物4、以化为要(1)学校文化: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说得好:“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为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学校之“水”即学校文化。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是师生发展和人格陶冶的重要力量。一个不爱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书香四溢的国家是不可估量的。国民阅读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影响到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素质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阅读史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和他对社会的作用,一个群体的阅读习惯直接反映他们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一个学校的阅读热情直接显示这所学校的文明程度。(2)教师专业化一个中心:育人为中心、二个基石:师德、师能三个“要”: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四种途径:一是读书、二是实践、三是反思、四是总结①身教重于言教②执行力问题③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不仅是教师快速解决问题的手段,还是教师寻找自我、解放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之一。5、以行为上教是知之始,知是教之成只有教师得到了发展,学生才能发展,只有教师和学生得到了发展,学校才能发展,只有教师、学生和学校得到了发展,教育才能发展,只有教师、学生、学校和教育得到了发展,整个国民素质才能得到提高,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感谢大家!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