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甘肃省放射学会疑难病例讨论女性,42岁。主诉:鼻塞头痛半年。现病史:入院前半年无明显诱因自觉鼻腔通气不畅,睡眠中张口呼吸,伴睡眠中呼吸暂停。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提示“鼻息肉”。我院门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鼻腔肿物”收治。既往史:于2006年行胃部息肉手术。病例1问题1病变起源何种组织?良恶性如何?A.骨组织起源、恶性B.软组织起源、良性C.骨组织起源、良性D.软组织起源、恶性问题2根据以上临床、影像资料,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哪一项?A.血管瘤B.息肉C.内翻乳头状瘤D.神经鞘瘤E.腺样囊性癌神经鞘瘤常见于头颈部,发生在鼻腔及鼻窦少见,仅占头颈部神经鞘瘤的4%。好发于鼻筛区、其次为上颌窦,蝶窦、额窦相对少见,极罕见于嗅球。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或自主神经(颈动脉丛的交感和蝶腭神经节的副交感纤维)。多发生于25-55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多单侧发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就诊时病变多已较大,常见的症状包括鼻阻、流涕、鼻出血、嗅觉减退,面颊部隆起、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眼球突出、复视、视力减退,头痛等。境界清楚,球状,质韧,黄褐色,为实性到黏液样和囊性组织,常伴出血。镜下肿瘤由细胞较多的伴有Verocay小体的A区和细胞成分少黏液样的B区组成。肿瘤细胞可排列成栅栏状,在B区常可见到扩张的脉管,血栓形成和血管周透明样变。CT表现:多为密度均匀的膨胀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有囊变、坏死者可呈混杂密度,增强后轻-中度不均匀强化。不论良恶性,肿瘤周围骨质均不同程度吸收、破坏或受压变薄,一般不出现周围骨质增生、硬化。MRI表现:多呈等T1等或稍长T2软组织肿块,有时肿块内可见条状更长T1、T2信号影,增强多呈中度不均匀强化,以边缘区域强化为主。鼻息肉大多数发生于鼻腔,可向鼻窦生长,原发于鼻窦者极为罕见。组织学上大多数为水肿性、少数为出血坏死性。水肿性MRI多为明显长T2信号,增强后周边增生、肥厚的黏膜明显强化,内容物一般无强化。出血坏死性CT平扫多表现密度不均的软组织肿块,MRI病灶信号混杂,增强呈渐进性结节状强化血管瘤:发生于脉管组织的鼻腔常见良性肿瘤。病理分类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壮年,病因不清。CT示软组织肿块,内可见片状高密度影,临近骨质受压变形、吸收或破坏。MRI信号不均匀,其内可见流空信号及出血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内翻乳头状瘤:常见良性上皮性肿瘤,手术后容易复发。大多起源于中鼻道附近的鼻腔外侧壁,更易向鼻腔生长,可通过窦口-鼻道复合体侵犯上颌窦。软组织密度肿块,内部见钙化或残留骨,邻近骨质受压、膨胀、重塑,偶见局部骨质硬化。在MRIT2WI或增强T1WI上,外观多呈卷曲脑回状。腺样囊性癌:常见低度恶性肿瘤,鼻腔、鼻窦、口腔是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常见部位,预后与其组织分型相关。病理:肉眼观呈荔枝肉样白色新生物,镜下见粘膜上皮下癌组织呈筛状和实性团块样结构,筛孔内有粘多糖填充,实性团块肿瘤细胞小,胞质少。孤立性纤维瘤: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发病年龄范围广,50~70岁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CT平扫为略低密度软组织肿块;T1WI多呈低或等信号,T2WI信号多变。增强扫描早期呈明显强化,部分为轻中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扫描仍持续强化,瘤体较大时强化不均。10-15%具有侵袭性,若肿瘤边界不清,则提示侵袭性可能。腺样囊性癌:鼻腔或鼻窦不规则形肿块(生姜块样),也可呈息肉样表现。肿块密度(信号)不均,呈筛孔样改变。肿瘤易沿神经生长,容易沿翼腭窝、圆孔及卵圆孔浸润生长。容易出现骨质破坏,破坏形式不一,肿块内多见残存骨组织。腺样囊性癌嗅神经母细胞瘤:筛骨筛板或鼻腔嗅区粘膜嗅神经的恶性肿瘤,约占鼻腔的2%-3%。男性多于女性,11-20岁、40-60岁为发病高峰。单侧鼻腔中后部肿块,肿瘤较小时局限于鼻腔,密度均匀;肿瘤较大时内可见点状坏死、钙化和骨化,对周围骨质破坏明显。T1WI呈稍低信号,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增强明显强化。多发生于鼻腔前部,最易累及鼻前庭、鼻翼、鼻背及邻近面部软组织。局限型表现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骨质改变不明显。弥漫型表现为鼻腔中线区及邻近鼻窦明显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常累及邻近面部软组织、眼眶、翼腭窝等。MRI表现为等T1等T2信号影,信号均匀,增强后中度强化。鼻腔淋巴瘤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