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MRI表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在诊断脑梗死时,需选择恰当的影像检查方式。除了可以直观地显示脑梗死的范围、部位、血管分布、有无出血、陈旧和新鲜梗死灶等,还能帮助临床判断组织缺血后是否可逆、血管状况,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同时对选择溶栓患者、评估继发出血的危险程度以及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又无充分侧枝循环代偿供血时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征候群。根据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三种类型,而脑血栓形成是其最常见的类型。急性脑梗死分为超早期(1~6小时内)、急性期(1~2周)和恢复期(2周~6个月)和后遗症期(6个月以后)四个阶段。头颅CT平扫是脑梗死最常用的检查,对超早期缺血性病变和皮质或皮质下小的梗死灶不敏感,特别是后颅窝的脑干和小脑梗死更难检出。多数梗死病灶发病后24小时CT不显示密度变化,24~48小时后逐渐出现与闭塞血管一致的低密度区,如梗死体积较大可有占位效应。MRI对脑梗死灶发现早、敏感性高。发病后1小时可见局部脑回肿胀,脑沟变窄;随后出现长T1和长T2信号异常。MRI对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的腔隙性梗死灶十分敏感。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