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长亭送别送别王实甫王实甫昌邑一中岳菲教学目标•1.朗读文章,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2.理解本文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及其社会意义。•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年青时曾作过县官,声誉很好。后来升任陕西行台监察御史,由于不适应官场,40多岁就弃官不做了。他在弃官后不久就完成了不朽的剧作《西厢记》。•编撰杂剧14种,现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董西厢》)。杂剧的有关知识•1.元杂剧四大悲剧:•2.元曲四大家:•3.剧的角色:•4.剧本的构成:•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末,旦,净,丑唱、科、白预习检测1:玉骢迍迍金钏靥儿揾绣衾挣揣谂知白泠泠罗帏青鸾玉醅筵席顷刻cōngzhūnchuànyèwènZhèngshěnlíngwéiluánpēichuàiqīnyánqǐn预习检测2:理清文章脉络赶赴长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长亭送别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主要情节:感情变化:痛→恨→怕→念崔莺莺的文章脉络: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朱劝《太和正音谱》课程推进1:赏析语言特色朗读文章,品味语言,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多角度进行赏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小结:语言特色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②化用诗词典故,文采与本色相结合③多种修辞手法相结合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凄冷气氛痛苦惆怅选择了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苍凉冷清的离别图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小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①借景物描写渲染气氛②表现人物的离愁别绪生动形象的修辞方法:1.“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2.“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3.“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夸张兼用典,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形容伤心之至。4.“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比喻和对比,表现愁苦至极。修辞的大量使用碧云天,黄花地。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诗词化用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表现莺莺对张生缠绵依恋,相思之愁。〕诗词化用《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比较分析。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完整。小结:文采与本色相统一的语言特色①将典雅凝练的古代诗词与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作品融入了不少古代诗词的语句,其特有的语义、情味和表达效果与剧中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②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课程推进2:分析主人公崔莺莺的形象【幺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科白:“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美丽善良、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合作探究:与故事元稹原作《莺莺传》结局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版,为什么?《莺莺传》写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这篇小说不过数千字,却情节曲折,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写出了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长亭送别》用“文采”与“本色”相统一的艺术语言,伴以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为我们再现了催张二人离别的悲楚,其中的主人公崔莺莺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幸福敢于追求,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压迫,让我们看到了一段勇敢突破桎梏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由,对于人性永恒的追求。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