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与保健汇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与保健睡眠保健中医养生名著之一《养生三要》里说:“安寝乃人生最乐。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气爽,真不啻无际真人”。可见,睡眠对于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人类生命的过程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睡眠与健康是“终生伴侣”。祖国医学历来重视睡眠科学,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美国有两位学者,对7000人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研究,认为有7种原因可影响人的寿命,其中重要的一项是睡眠。众所周知,人可以七天不进食,只要饮水,尚可维持生命,但如果真正七天七夜不睡觉便有生命的危险。有位生理学家用狗做实验,每天只给水喝而不给食物,它能活25天,若连续5天不让它睡眠,结果体温下降4℃~5℃,再经92~143小时剥夺睡眠它就死亡了。狗死后解剖,发现它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形态学上的变化。可见,经久不眠,必然导致衰竭,这种结论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不要说长时不眠,就是长期睡眠不足,对健康也有很大的损害。这是因为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有人说,睡眠是大自然的了不起的恢复剂,这是合乎事实的,经过一夜酣睡,多数人醒来时感到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睡眠不足时,第二天就显得疲惫不堪,无精打采,感到头晕脑胀,工作效率低,但若经过一次良好的睡眠之后,这些情况随之消失。曾有人形象他说睡眠好比给电池充电,是“储备能量”。确实,经过睡眠可以重新积聚起能量,把一天活动所消耗的能量补偿回来,为次日活动储备新的能量。科学研究证明,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体各部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有“睡眠是天然的补药”的谚语。食后摩腹腹内为胃肠所在之处,腹部按摩是历代养生家一致提倡的保健方法之一,尤宜于食后进行。《千金翼方》中说:“平日点心饭后,即自以热手摩腹,出门庭行五六十步,消息之。”又说:“中食后,还以热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四展手足勿睡,顷之气定。”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进食后摩腹养生的方法。食后摩腹的具体做法是:先搓热双手,然后双手相重叠,置于腹部,用掌心绕脐沿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转摩36周,再逆时针方向由大到小绕脐摩36周。此种摩法能增加胃肠蠕动,理气消滞,增强消化功能和防治胃肠疾病。进餐情绪这是饭前首先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即要有一个好的情绪,因为情绪好坏直接影响着进食。食欲是人之本能,丧失食欲的人,任何美味佳看,吃到口里也如同嚼蜡,毫无兴趣。据报道:江西一位妙龄女郎患神经性厌食症,终日靠吃水果过日子,看到别人进餐时,自己却躲在屋里喝开水。现代医学认为,人的下丘脑有一群专管食欲的神经细胞,叫食欲中枢。食欲中枢在大脑控制之下,依靠胃部的反馈信息进行工作,因此也受人的情绪所制约。当情绪愉快时,吃什么都津津有味。因为愉快的情绪和兴奋的心情都可使食欲大增,胃肠功能增强;相反,人在愤怒、忧郁或苦闷时,茶不思,饭不想,勉强吃下也难以消化,正如古人所云:“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事实证明,任何紧张和不安都会破坏食欲,抑制唾液分泌。所以,在进餐时应保持良好安定的环境和舒适愉快的心情,尽量避免不良因素的干扰。有些家庭常常利用吃饭的机会,争论问题,训斥孩子,这都不符合营养卫生学的要求。那么,又怎样使人在进餐时保持愉快的情绪呢?首先,要“以乐侑食”,据《周礼·天宫·膳夫》记载:“以乐侑食,膳夫受祭,品尝食,王乃食。”意思是,周代王君在进餐时,要奏乐助兴。《寿世保元》中说:“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说明,在进食中,听轻快的乐曲,有助于消化吸收。其次,要选择适宜的进食环境,即安静、整洁,让人看了舒服。若环境喧闹、脏乱、嘈杂,会影响人的食欲,对消化和健康不利。最后,要注意在吃饭过程中,不谈令人不高兴的事情,也不要与人争吵。生意人往往喜欢在餐桌上谈生意,这是最不卫生的。细嚼慢咽,不可暴食“细嚼慢咽,益寿延年”,这句卫生谚语,说的是吃饭时细嚼慢咽对健康的好处。人对食物的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开始的。食物进入口腔后,首先牙齿把它们嚼碎,使大块的东西变成碎小的容易吞咽、消化的食糜。人还生有三对唾液腺:腮腺、颔下腺和舌下腺。这些腺体能分泌唾液,正常成人每天约分泌唾液1.5升,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促进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使之转变成麦芽糖。了解了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就可以懂得细嚼慢咽的重要,如果吃饭时狼吞虎咽,不仅食物嚼不烂,而且食物在口腔里停留时间短,来不及起化学变化,吞下去后必然加重胃肠道的负担,有时还会引起打呃。尤其是老年人,他们的牙齿不好,细嚼慢咽更为必要。古代名著《养病庸言》中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日本医学家从实验中证明,细嚼30秒便能使致癌物质的毒性失灵。其试验方法是:把非常有害的致癌物质放入试管内,把吐出的唾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取样化验,观察其变化,开始没有发现什么,但当把混有唾液的试管反复摇动30秒以后,再观察时却发现里面的致癌物质的毒性80%~100%都已消失。同志社大学的西冈教授,根据这一试验报告的方法,让大家对含微量致癌物质的食品添加剂、农药、食物霉菌、烧焦的鱼肉,分别进行试验,结果完全一样。这一试验表明,人们咀嚼食物产生的唾液,具有很强的消毒能力,它能杀死食物中的致癌物质,使其毒性失灵。不过,食物进入口内,必须细嚼30秒以上,方能达到最佳效果。在咀嚼时,不要单侧咀嚼。单侧咀嚼天长日久会造成下颌骨单侧肥大,对侧的牙床也会萎缩。因此,要养成双侧咀嚼的习惯。进食姿势与速度一些人喜坐低凳或蹲着吃饭,这样不符合饮食卫生。究其原因是胃体受压,食物在食管里不能顺利通过贲门入胃,食道粘膜长期受到机械刺激,容易损伤变性,甚至发生癌变。所以,进餐时应当端坐,上体与大腿应大于90度角,这样才能保证食物畅通入胃。吃饭速度不宜太快,老人和小孩更要慢点。这是因为进餐速度太快,超过胃部饱满信息向饱腹中枢反馈的速度,饮食就易过量。调查发现,胖人多数都有吃饭过快的习惯。食宜专心此指吃饭时不可分心。我国古代早有“食不语”及“食勿大言”的训诫。吃饭不说话,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德。若吃饭时喋喋不休,口沫四溅,既不卫生,又妨碍自己或他人进食。《马琬食经》主张:“凡食,欲得安神静气,呼吸迟缓。”所谓安神,是指进食时,需将头脑中各种琐事尽量抛开,把注意力转移到饮食上来。倘若进食时,头脑中仍思绪万千,或一边看书报,一边吃饭,注意力没有集中在饮食上,心不在“食”,那么,也不会激起食欲,纳食不香,自然影响消化吸收。此外,《养生要集》中记载:“已劳勿食”,“已汗勿饮”。所谓“已劳勿食”,是说在十分劳累之后,不要立即进食,应该先稍事休息。所谓“已汗勿饮”,是说大汗后不要立即暴饮,因为此时猛喝水,使血容量急剧增加,加重心脏负担。不抽烟,少饮酒,多喝茶烟、酒、茶,似乎与人的一生紧密相联,对于许多人来说,如果没有烟、酒、茶,他们会觉得缺点什么。特别是在一些像样的宴会上,必须要有好烟、好酒、高级茶,否则不成宴席。宴会是这样,就是家里来个客人,也都离不开烟、酒、茶。平时,即使不来客人,人们也好像离不开烟、酒、茶,真可谓人生中的重要内容。正因为烟、酒、茶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所以讲养生,必须研究烟、酒、茶。不抽烟好,抽烟损人体健康。但近年来,我国抽烟的人越来越多,不但中年人抽,青年人抽,有些八九岁的小孩也在学着抽,女性抽烟者也在迅猛发展。尽管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抽烟等于慢性自杀,可这对于那些抽烟的人来说,好像是耳旁风,不抽就活不了。因此,我们必须大喝一声:为了您的健康,为了国家的富强,还是不抽烟好!那么,如何才能不抽烟呢?(1)要切实认识抽烟的危害性。有人曾做过一些统计:90%的肺癌、75%的肺气肿和25%的冠心病由吸烟所致。全世界每年约有250万人死于吸烟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1人。每年由于被动吸烟造成的死亡,在美国有4000~5000人,英国有1000人,加拿大有500人。1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杀死1只老鼠,20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致人于死命。世界上男性吸烟率最高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如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尼泊尔和泰国。这些国家有70%以上的男人吸烟。男性吸烟率最低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如奥地利、德国、芬兰、新西兰、挪威、瑞典和美国。这些国家中吸烟的男性不到40%。抽烟人的一生,如按每日吸一包7角钱的低档香烟计,一年就要花费255元。若从20岁吸至60岁,就有10220元化作青烟。如将每月的21元存入银行,连本带息,到头来将成为一个万元户。所有上述统计说明,对于戒烟,人们绝不能麻木不仁,必须下决心戒烟。但对不少人来说,为什么又下不了决心呢?这其中的原因自然很多。烟确有他物难以替代的作用。有一幅香烟店的对联说:“醉我非关酒,留宾可代茶。”显示了香烟既方便又惬意的特点。吸烟还可松弛人的神经,交谈可以缓和气氛。在影视和文学作品里,伟人名人及作品主角大都吸烟,生活中有众多的吸烟者,无疑也给欲学吸烟者一种心理支持和影响。其实,只要人们真正认识了吸烟的危害或迫于身体健康的原因,吸烟也是可以戒掉的。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名人都是能下决心戒烟的,这里仅举几例。乾隆很喜欢吸烟,几乎一有空就吸,后来经常咳嗽,请太医治疗。太医说:“皇上的咳,是吸烟伤肺,若要治咳,必须先戒烟。”乾隆很听太医的话,戒了烟,咳嗽也治愈了。马克思一度烟瘾很大,常常一边工作一边吸烟。他曾说过,《资本论》的稿费不够偿付我写作时需用的雪茄烟钱。后来,他得了气管炎,医生禁止他吸烟,他就下决心把烟戒掉了。过去,美国前总统里根抽烟斗,自1985年起,他认为吸烟对身体危险甚大,决定戒了烟。1988年他签署了一项法案,规定香烟盒广告须附载更多的有关吸烟危险的警告。美国正在为在2000年以前建立一个“无人吸烟”的社会而努力。以上说明,只要下决心,烟是能戒掉的。(2)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戒烟措施。烟草并不具有成瘾性和病态的依赖性,仅是一种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或者叫做条件反射,是一种精神心理反应。有的人,戒烟开始时,可能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有点心绪不宁,有的稍感精神不振,唾液增多,这主要是条件反射的表现,几天之后就过去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染上了抽烟的习惯。据统计,在大中城市中至少有1/3的15~25岁的青年人吸烟,甚至有些女青年也开始抽烟。怎样劝他们戒烟呢?关键是针对其思想状况,耐心做说服工作。有的抽烟是出于好奇心,以在校中学生为多。他们有着强烈的成人感和成人欲,对于大人们的一举一动有意无意地加以模仿,这是其一。其二是虚荣心,普遍存在于20岁左右的青年工人中,认为不抽烟,怕被人讥为不合群,为了摆“阔绰”,不得不用“牡丹”、“希尔顿”来装门面。其三是时髦感,此种心理以女青年居多,他们以为染得血红的指甲夹着一支又细又长的烟卷,似乎很时髦、新潮。青年人抽烟时间不长,戒烟较容易,只要耐心说服,正确引导,大多数人是会戒掉的。对于一般人来说,戒烟要准备过五关:一是辛苦疲劳关,即当感到疲劳或是动脑筋、写材料时,千万不能原谅自己,把抽烟当成一种慰劳品或者兴奋剂,企图用抽烟解除疲劳。二是逢年过节,或者参加喜庆活动,或者招待多年不见的老友、远方的宾客,都不能当作例外,用抽烟庆贺。三是喜怒哀乐关。逢婚丧喜庆,或者思想苦闷烦恼,或者见到什么好烟,都不可存在偶而为之的心理,再抽一支。四是自尊关。朋友间常把戒烟当作开玩笑的资料,有说戒烟是为了省钱的,有说戒烟是因为“气管炎”(妻管严)的,往往经朋友一“将”,“自尊心”勃然而起,于是前功尽弃。五是“最后”关。戒烟的人常常宽慰自己,这是最后一支,下不为例,最后边还有最后,一支后边又来一支。以上只要有一关闯不过去,就会死灰复燃,前功尽弃,所以戒烟千万不能等闲视之。对于戒烟者,有几种情况尤当注意,戒烟不妨先在这几种情况下开始戒烟。一忌饭后立即吸烟。不少人常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饭后人体功能代谢旺盛,许多脏器处于吸收物质的最佳状态,倘若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