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个性心理-需要动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欢迎探究行为背后的秘密!•第十一章个性心理学–个性心理综述–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第一节个体心理综述(p106)一、个性的概念个性——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二、个性的特征••••(四)个性的社会性三、个性的心理结构(一)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和价值观(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成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第二节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5需要、动机和自我意识主要内容•需要及其特征、意义•需要的分类、马斯洛需要理论•需要的主要表现形式(动机、兴趣、信念)等与中学生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自我意识及其作用、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对教育启示8※需要一、概念及特征、意义P108-◇需要:人脑对需求的反映(自身与外部)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生理、心理)如血液中水分降低—饮水葡萄糖降低—进食生物补充养分-寻求安全-繁衍对应求食-防御-性需要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和积极性的源泉需要-满足-有机体回到平衡◇特征:对象性、社会历史制约性、驱动性、周期性◇意义: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活动的原动力)(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却是绝对的。如进食、睡眠,还有各种方式)◇表现形式: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910二、需要的分类P108华东1241、按起源分:◇生理性需要(原发性需要、生物性需要)——反映生理需求(人与动物共有)◇社会性需要——反映社会需求(人类特有)2、按需要指向分:◇物质需要衣食住行◇精神需要(人类特有艺术道德审美)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P109-◇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图◇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观点(P109-)–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后加: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潜力越大。只有满足低级需要的基础上,才出现高级需要。•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并非是对立的,低级的需要部分满足可产生高级需要14•出现顺序由低级到高级,呈波浪式演进;•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种水平:基本需要(前四)与成长需要。--自我实现的人:指个体在成长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力获得充分发展的历程与结果。即是使自己成为自己理想的人※动机一、动机及其功能(一)动机的涵义–引起、激发或维持个体活动,使之朝着某一目标行动的内在动力。(回答行为的“为什么”问题)(二)动机的功能–引发(或激活)功能–指向(或指引)功能–激励(或维持和调整)功能二、动机与需要(一)需要与动机有区别1.需要是个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常以缺失感、临危感、解危感存在。2.动机是引起、激发或维持个体活动,使之朝着某一目标行动的内在动力。19(二)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P112——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需要(内在条件即个体强烈的愿望或需要)、诱因(外在条件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目标刺激物)(内驱力-诱因-动机)——诱因有正负之分,也有物质与精神之分引起个体趋近或接受并获得满足的刺激物如食物因为个体逃离或躲避而满足的刺激物如电击(三)需要与动机的关系密切——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内部动机或内部条件);——动机是需要的表现形式(当需要促使个体采取满足的行动时,需要就转化成为了动机)三、动机与行为效率•动机与行为–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动机;同一动机会产生不同行为。–同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有多种;良好动机不一定产生良好结果。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观点:–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1、据需要的起源或动机性质–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源于个体自身的生理需要,是比较低级的动机。(也受社会因素制约如减肥)饥饿动机的研究(气球、饿狗血-饱狗血)※干渴动机比饥饿动机更强※–社会性动机:即心理性动机,源于社会性需要,是比较高级的动机(兴趣交往成就)。四、动机的种类华东126•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驱力。•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与抱负水平密切联系(高-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又影响抱负水平25•(1)饥饿动机:饥饿驱使个体从事求食的活动。有机体缺乏食物引起饥饿,但缺乏食物如何引起饥饿感觉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般认为胃部收缩是引起饥饿的主要原因。坎农(W。B。CANNON)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个气球放进被试的空胃中,然后充气使之与胃壁紧贴。当气球充气引起胃壁收缩时,被试产生饥饿感觉。但也有一些实验并不支持胃收缩就是饥饿的唯一原因的论点。旺杰斯坦(WANGENSTEEN)等人发现,全部切除胃的人仍有饥饿感觉。坦善尔顿(TEMPLETON)等人将饿狗身上的血输入到饱狗身上,发现饱狗的胃部收缩,将饱狗身上的血输入到饿狗身上,发现饿狗的胃部停止收缩。这说明血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引起饥饿的原因。血液中的化学变化,主要是血糖和激素含量的变化。饥饿的原因可能是血糖量的降低、内分泌的变化和胃部收缩三者的综合作用。26272、据学习在动机形成中的作用(了解)–原始的动机:与生俱来的动机,以人的本能的需要为基础。–习得的动机: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3、据动机的意识水平–意识动机;–潜意识动机4、据动机的主要条件的差异–外在动机: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5、据动机的社会价值–高尚动机;低级动机。与多数人的利益、社会发展有关6、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大小–主导动机;辅助动机7、据影响范围、持续时间–长远的、概括的动机;暂时的、具体的动机五、动机与价值观(一般性了解)•价值观–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测试价值观:爱之船-S、H、B在河一侧;LM在河另一侧–只有S和B有船,S、B、L、M都十分爱H,最后H选择了M,要渡河嫁给M。–H找B,B的条件是要H嫁给他,H找S,S同意,但要在出嫁前与他共度一个良宵。H没有办法,只好答应。–H渡过河,M却知道了H与S的事,M大怒,不肯与H结婚。–L知道后,接纳了H,娶她为妻。–现在依据个人的主观好恶(凭感觉),把这5个人从你最同情到最讨厌排序。31•S—SEX性,•H—HOME家庭,•B—BUSINESS商业,•L—LOVE爱,•M—MORALITY道德32•种类(一般性了解):–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施普兰格尔,1928•①经济价值观•②理论价值观•③审美价值观•④社会价值观•⑤政治价值观•⑥宗教价值观–根据工具—目标维度•①工具性价值观•②终极性价值观•表现形式:•①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可发展为内在动机。•②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知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性。•③理想: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六、动机的理论(一般性了解)(一)本能理论•詹姆斯:–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有生物本能和社会本能。如“爱、同情”。•其他代表观点–①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③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有18种本能。劳伦次:印刻现象•印刻现象和一般的反应不同,它只在必定的时代内发生,小鸡“母亲印刻”的发生是在出生后的10-16小时,小狗则是在出生后的3-7周。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作关键期。在症结期内形成的印刻行为作为动物的习性保留下来,并且是不可逆的,即一旦形成不能修改和还原。39•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概念,它就是“印刻效应”。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这种后来被另一位德国习性学家洛伦兹称为“印刻效应”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里,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之中。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知道,人类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触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他们用“首因效应”等概念来表示人类在接受信息时的这种特征。40(二)驱力理论(赫尔)•观点–①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②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的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③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驱力支配的。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三)诱因理论•观点–①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②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③诱因与驱力分不开,它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其成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四)唤醒理论•观点(赫布和柏林)–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水平,不太高,也不太低。–唤醒理论三原理:•一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运动员)•二是简化原理(建议-唠叨)•三是个人经验对于偏好有影响。•是一种解释个人活动空间大小与情绪变化关系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个体活动空间逐渐缩小时,其唤醒水品随之上升。当个人活动空间缩小使之感到不便或困难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唤醒的偏好水平是个体行为的决定因素。一般人偏好中等唤醒水平,导致最佳唤醒。过高和过低都将导致不好的表现。44(五)动机的认知(归因)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海德: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维纳:增加稳定性维度。维纳(美)关于归因的维度划分稳定性内在的外在的稳定能力工作难度不稳定努力运气47维纳(美)关于归因的维度划分的发展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不可控聪慧心境任务运气能力疲劳难度可控持久一时他人他人努力努力偏见帮助48内部的、稳定的能力强:充满信心,趾高气扬不可控因素能力弱:丧失信心,听之任之内部的、不稳定努力:继续努力,争取再胜可控因素努力不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外部的、稳定的任务难:埋怨客观,寄托任务减轻不可控因素任务易:提醒自己努力学习外部的、不稳定运气好:侥幸不可控因素运气不好:自认倒霉•自我效能论(班杜拉)–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期待是决定行为的的先行因素。–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种。前者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后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包括:一是个体成败经验;二是替代性经验;三是言语说服;四是情绪唤起。•成就目标理论–目标是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之一,它是个体要努力达到的、具体的成绩标准和结果。–德韦克认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有些人为掌握目标,有些人为作业目标。几种动机理论的比较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本能理论詹姆斯、麦独孤人的行为由本能所指引驱力理论赫尔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习惯决定行为的方向诱因理论赫尔诱因与驱力紧密联系,在习惯导引下产生相应行为唤醒理论赫布和柏林行为的原因是刺激偏离了人的最佳唤醒水平认知理论托尔曼等人的行为受主观的期待、结果归因、自我认识、目标认识等影响52※兴趣与信念一、兴趣(一)兴趣概念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些事物探索某些事物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53(二)兴趣与需要、动机的关系(P114)认识、实践活动兴趣需要内驱力动机相同点:需要是基础,动机和兴趣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54不同点:需要兴趣兴趣是在需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