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近四十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占总死亡比例不断增加,与发达国家接近。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平均期望寿命延长,老龄人口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等,导致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概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通常又称慢性病,它是一类病程长、病因复杂而且有些尚未被确认的疾病的总称。在我国常见慢性病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鉴于心脑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病,这些疾病多有终生带病倾向,对这些疾病的研究和防治也已远远超出临床范围,而需要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来研究其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因此,对这些慢性病又称之为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我国主要慢性病情况:•1.高血压患病情况新中国成立以来3次高血压普查显示:•15岁以上人群中,1959年全国总患病3000万人,患病率为5.1%;1979年为6000万人,患病率为7.7%;1991年为9000万人,患病率为11.9%。•目前我国现患高血压人口超过1亿,每年新发病例300多万。•2.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1957年,我国城乡人口心血管病死亡率为47.2/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39.0/10万;到1995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为87.9/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9.9/10万;现存脑卒中患者600万,每年新发150万。现存的600万脑卒中患者中有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40%重度残疾,全国每年死亡100万以上。3、恶性肿瘤死亡情况:1973年,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率为87.2/10万,农村为78.3/10万;到1994年,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28.1/10万,农村为105.1/10万,20年间死亡率分别增加了40.6/10万和27/10万。目前我国年癌症发病160万,死亡130万,每死亡5人中,就有1人因癌症而死。•冠心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是中国居民死因构成中上升最快的疾病,已成为威胁中国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在中国居民死因构成中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占据第1、2位。心脑血管疾病概念WHO:心血管疾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包括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病。关于心血管病,国内外称呼有时略不同:我国有时称心脑血管疾病,有时称心血管病;国外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单词,只有(cardiacvasculardiseases,CVD)直译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6-2013》为何要开展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日益加剧《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全国心血管病2.9亿人每5个成年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每10秒钟死亡1人!每5例死亡中2人死于心血管病!疾病负担重2010至2040中国慢病流行将不断加剧•慢病在疾病负担中占比68.6%。•所有慢病负担中,心脑血管疾病(心梗和中风)比重将超过50%。•2010年至2040年间,如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1%,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2010年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68%,或多达10.7万亿美金。综合监测框架25项指标死亡率和发病率危险因素国家系统的应对30-70岁人群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无条件)概率每十万人口癌症发病率(按癌症类别)有害使用酒精(3)蔬菜和水果身体活动(2)食盐血糖/糖尿病血压超重和肥胖(2)烟草使用(2)总胆固醇主要慢病药物治疗和咨询慢病基本药物及基本技术宫颈癌筛查HPV疫苗姑息疗法食物供应政策(2)乙肝疫苗饱和脂肪酸WHO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综合监测框架死亡率和发病率9个自愿性全球目标(2025)主要慢病的总死亡率相对降低25%危险因素有害使用酒精相对减少10%身体活动不足相对减少10%食盐/钠摄入相对减少30%烟草使用相对减少30%血压升高患病率相对减少25%遏制糖尿病和肥胖的上升趋势国家系统应对50%符合条件者接受药物治疗和咨询80%的医疗机构提供慢病基本技术和药物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目标(2015年)目标3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人群监测指标我国慢病监测现状常规监测死因监测慢病危险因素监测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肿瘤登记(国家癌症中心)脑卒中、心脏病(部分省)中国居民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技术方案(试行)一、目标建立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集心脑血管事件病例掌握发病率二、报告内容报告对象:本地户籍居民人口统计问题•户籍人口:—优点:人口资料比较完整—缺点:对人口长期进入或迁出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影响结果•常住人口:—优点:适合人口进入或迁出严重的地区—缺点:人口学信息不全,统计分析不利县及以上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医院企业医院部队医院(收治地方病人)报告单位二、报告内容脑卒中冠心病I60-I64I21-I22,I46.1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I21-I22)(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死及未分类脑卒中)心源性猝死(I46.1)不含: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慢性脑动脉硬化二、报告内容报告病种序号ICD编码疾病名称ICD编码疾病名称ICD疾病名称1I21.001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死I21.256后基底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22.051前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2I21.002急性前壁心肌梗死I21.257后侧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22.052前间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3I21.003急性前膈心肌梗死I21.258后间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22.053前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4I21.004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I21.259间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22.054前壁尖部的随后性心肌梗死5I21.051前壁尖部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21.301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I22.151下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6I21.101急性膈面(下壁)心肌梗死I21.302急性室壁心肌梗死I22.152膈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7I21.102急性膈面心肌梗死I21.303手术后心肌梗死I22.153下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8I21.10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21.351透壁性心肌梗死I22.154下后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9I21.151膈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21.401急性小灶心肌梗死I22.851尖-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10I21.152下侧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21.402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I22.852基底-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11I21.153下后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21.451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综合征I22.853高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12I21.201急性侧壁心肌梗死I21.452非透壁性心肌梗死I22.854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13I21.202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I21.901非冠心病心肌梗死I22.855后(真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14I21.203急性后壁心肌梗死I21.903冠状动脉闭塞I22.856后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15I21.204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I21.904冠状动脉破裂I22.857后间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16I21.205急性室间隔下段心肌梗死I21.905冠状动脉栓塞伴心肌梗死I22.858间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17I21.206急性下壁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I21.906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伴心肌梗死I22.901急性再发心肌梗死18I21.207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I21.907急性多壁心肌梗死I22.951随后性心肌梗死19I21.208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I21.908室间隔穿孔I46.101心原性猝死20I21.209急性心房心肌梗死I21.909心脏破裂21I21.210急性心尖部心肌梗死I21.910心脏卒中22I21.211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I21.911亚急性心肌梗死23I21.212右心肌梗死I21.951心肌梗塞(急性)NOS24I21.251尖-侧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21.952心脏梗塞25I21.252基底-侧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26I21.253高侧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27I21.254侧(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28I21.255后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冠心病编码基本信息门诊号□□□□□□住院号□□□□□□姓名:____________身份证号:□□□□□□□□□□□□□□□□□□性别:男□女□出生日期:□□□□年□□月□□日民族:____________职业:________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户籍地址:_____省_____市(县)_____街道(乡))_____居委会(村)_____号现住地址:_____省_____市(县)_____街道(乡)_____居委会(村)_____号疾病信息ICD编码:□□□□疾病诊断: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死□未分类脑卒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诊断依据(可多选)临床症状:□心电图□血管造影□CT□磁共振□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间:□□□□年□□月□□日是否首次发病:是□否□确诊单位:□1)省级医院2)市级医院3)县级医院4)乡镇级医院5)其他9)不详转归:□1)治愈2)好转3)未愈4)死亡5)其他死亡时间:□□□□年□□月□□日(仅当转归为4时填写)报卡单位:______________报卡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三、信息收集方法国家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系统手工填报信息交换死亡补报查漏补填四、报告程序医院漏报居民漏报基层监测组织医疗机构1.按照国家统一的接口标准对本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接口配置,按照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最小数据集内容进行交换2.按照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最小数据集内容据批量导入收集、审核《死亡医学证明书》调查死亡原因现场核实补填卡死亡补报基层监测组织(个体医生、村卫生室)发现上述需要报卡的病例街道、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面访核实填卡录入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当月内对报告卡核对信息,查错、查重、2.导出本辖区户籍的病例卡片信息乡镇、街道防保医师年底随访核实信息报告CDC•病例报告:报告的是患病的患者数•事件报告:报告的是发生事件数•一个患者在某时段可发生多起事件•事件的时间概念:28天(MONICA标准)五、报告要求一个人在多个时间段(间隔28天)发病,可报告为多起事件一个人同时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报告为2起事件报告的是事件而非病例报告规则报告时限六、质量控制1.加强领导:组织机构县、乡、村三级逐级报告系统;省、市、县技术指导和协调2.健全制度各种制度县CDC每年2次医院漏报调查3.质量督查卫生行政部门年度考核4.能力培训七、统计分析指标人口数统计以户籍人口为准,按公安部门的人口登记资料统计平均人口数,填报人口统计表。平均人口数=(本年末人口数+上年末人口数)/2发病率一般以年为观察期间,用10万分率表示。某病发病率=(某年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数/同年该人群平均人口数)×10万八、组织机构及职责原则: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九、考核评价指标考核方式网络报告资料考评与现场考评相结合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下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至少每年考评一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报告单位至少半年考评一次医疗机构内部至少每季度考评一次所有考评均需有书面记录九、考核评价指标组织管理网络建设人员培训报告质量卡片:填写完整率≥95%,准确率≥95%;报告率:漏报率≤10%,死亡病例同时具有发病报告的比例≥90%;及时性:报告单位报告及时率≥95%,审核及时率≥95%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