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动化专业英语教程》-王宏文-全文翻译UNIT1A电路电路或电网络由以某种方式连接的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等元件组成。如果网络不包含能源,如电池或发电机,那么就被称作无源网络。换句话说,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能源,那么组合的结果为有源网络。在研究电网络的特性时,我们感兴趣的是确定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因为网络由无源电路元件组成,所以必须首先定义这些元件的电特性.就电阻来说,电压-电流的关系由欧姆定律给出,欧姆定律指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上流过的电流乘以电阻值。在数学上表达为:u=iR(1-1A-1)式中u=电压,伏特;i=电流,安培;R=电阻,欧姆。纯电感电压由法拉第定律定义,法拉第定律指出:电感两端的电压正比于流过电感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率。因此可得到:U=Ldi/dt式中di/dt=电流变化率,安培/秒;L=感应系数,享利。电容两端建立的电压正比于电容两极板上积累的电荷q。因为电荷的积累可表示为电荷增量dq的和或积分,因此得到的等式为u=,式中电容量C是与电压和电荷相关的比例常数。由定义可知,电流等于电荷随时间的变化率,可表示为i=dq/dt。因此电荷增量dq等于电流乘以相应的时间增量,或dq=idt,那么等式(1-1A-3)可写为式中C=电容量,法拉。归纳式(1-1A-1)、(1-1A-2)和(1-1A-4)描述的三种无源电路元件如图1-1A-1所示。注意,图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为惯用的参考方向,因此流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与电压降的方向一致。有源电气元件涉及将其它能量转换为电能,例如,电池中的电能来自其储存的化学能,发电机的电能是旋转电枢机械能转换的结果。有源电气元件存在两种基本形式:电压源和电流源。其理想状态为:电压源两端的电压恒定,与从电压源中流出的电流无关。因为负载变化时电压基本恒定,所以上述电池和发电机被认为是电压源。另一方面,电流源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电源连接的负载无关。虽然电流源在实际中不常见,但其概念的确在表示借助于等值电路的放大器件,比如晶体管中具有广泛应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符号表示如图1-1A-2所示。分析电网络的一般方法是网孔分析法或回路分析法。应用于此方法的基本定律是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指出:一个闭合回路中的电压代数和为0,换句话说,任一闭合回路中的电压升等于电压降。网孔分析指的是:假设有一个电流——即所谓的回路电流——流过电路中的每一个回路,求每一个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并令其为零。考虑图1-1A-3a所示的电路,其由串联到电压源上的电感和电阻组成,假设回路电流i,那么回路总的电压降为因为在假定的电流方向上,输入电压代表电压升的方向,所以输电压在(1-1A-5)式中为负。因为电流方向是电压下降的方向,所以每一个无源元件的压降为正。利用电阻和电感压降公式,可得等式(1-1A-6)是电路电流的微分方程式。或许在电路中,人们感兴趣的变量是电感电压而不是电感电流。正如图1-1A-1指出的用积分代替式(1-1A-6)中的i,可得1-1A-7UNIT2A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像广义放大器这样的电子器件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它们的增益AU或AI取决于双端口系统(m、b、RI、Ro等)的内部特性。器件之间参数的分散性和温度漂移给设计工作增加了难度。设计运算放大器或Op-Amp的目的就是使它尽可能的减少对其内部参数的依赖性、最大程度地简化设计工作。运算放大器是一个集成电路,在它内部有许多电阻、晶体管等元件。就此而言,我们不再描述这些元件的内部工作原理。运算放大器的全面综合分析超越了某些教科书的范围。在这里我们将详细研究一个例子,然后给出两个运算放大器定律并说明在许多实用电路中怎样使用这两个定律来进行分析。这两个定律可允许一个人在没有详细了解运算放大器物理特性的情况下设计各种电路。因此,2运算放大器对于在不同技术领域中需要使用简单放大器而不是在晶体管级做设计的研究人员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在电路和电子学教科书中,也说明了如何用运算放大器建立简单的滤波电路。作为构建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的积木—晶体管,将在下篇课文中进行讨论。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符号如图1-2A-1所示。图中只给出三个管脚:正输入、负输入和输出。让运算放大器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它一些管脚,诸如电源管脚、接零管脚等并未画出。在实际电路中使用运算放大器时,后者是必要的,但在本文中讨论理想的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时则不必考虑后者。两个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用符号U+、U-和Uo表示。每一个电压均指的是相对于接零管脚的电位。运算放大器是差分装置。差分的意思是:相对于接零管脚的输出电压可由下式表示(1-2A-1)式中A是运算放大器的增益,U+和U-是输入电压。换句话说,输出电压是A乘以两输入间的电位差。集成电路技术使得在非常小的一块半导体材料的复合“芯片”上可以安装许多放大器电路。运算放大器成功的一个关键就是许多晶体管放大器“串联”以产生非常大的整体增益。也就是说,等式(1-2A-1)中的数A约为100,000或更多(例如,五个晶体管放大器串联,每一个的增益为10,那么将会得到此数值的A)。第二个重要因素是这些电路是按照流入每一个输入的电流都很小这样的原则来设计制作的。第三个重要的设计特点就是运算放大器的输出阻抗(Ro)非常小。也就是说运算放大器的输出是一个理想的电压源。我们现在利用这些特性就可以分析图1-2A-2所示的特殊放大器电路了。首先,注意到在正极输入的电压U+等于电源电压,即U+=Us。各个电流定义如图1-2A-2中的b图所示。对图1-2A-2b的外回路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注意输出电压Uo指的是它与接零管脚之间的电位,我们就可得到因为运算放大器是按照没有电流流入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的原则制作的,即I-=0。那么对负输入端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可得I1=I2,利用等式(1-2A-2),并设I1=I2=I,U0=(R1+R2)I(1-2A-3)根据电流参考方向和接零管脚电位为零伏特的事实,利用欧姆定律,可得负极输入电压U-:因此U-=IR1,并由式(1-2A-3)可得:因为现在已有了U+和U-的表达式,所以式(1-2A-1)可用于计算输出电压,综合上述等式,可得:最后可得:这是电路的增益系数。如果A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大到足够使AR1(R1+R2),那么分式的分母主要由AR1项决定,存在于分子和分母的系数A就可对消,增益可用下式表示这表明(1-2A-5b),如果A非常大,那么电路的增益与A的精确值无关并能够通过R1和R2的选择来控制。这是运算放大器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信号作用下,电路的动作仅取决于能够容易被设计者改变的外部元件,而不取决于运算放大器本身的细节特性。注意,如果A=100,000,而(R1+R2)/R1=10,那么为此优点而付出的代价是用一个具有100,000倍电压增益的器件产生一个具有10倍增益的放大器。从某种意义上说,使用运算放大器是以“能量”为代价来换取“控制”。对各种运算放大器电路都可作类似的数学分析,但是这比较麻烦,并且存在一些非常有用的捷径,其涉及目前我们提出的运算放大器两个定律应用。1)第一个定律指出:在一般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可以假设输入端间的电压为零,也就是说,2)第二个定律指出:在一般运算放大器电路中,两个输入电流可被假定为零:I+=I-=0第一个定律是因为内在增益A的值很大。例,如果运算放大器的输出是1V,并且A=100,000,那么这是一个非常小、可以忽略的数,因此可设U+=U-。第二个定律来自于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电路结构,此结构使得基本上没有电流流入任何一个输入端。UNIT3A逻辑变量与触发器逻辑变量我们讨论的双值变量通常叫做逻辑变量,而象或和与这样的操作被称为逻辑操作。现在我们将简要地讨论一下这些术语之间的关联,并在此过程中,阐明用标示“真”和“假”来识别一个变量的可能值的特殊用途。3举例说明,假设你和两个飞行员在一架空中航行的飞机中,你在客舱中,而飞行员A和B在驾驶员座舱中。在某一时刻,A来到了你所在的客舱中,你并不担心这种变化。然而,假设当你和A在客舱时,你抬头发现B也已经来到了你所在的客舱中。基于你的逻辑推理能力,你将会推断飞机无人驾驶;并且,大概你已听到了警报,以致使驾驶员之一将迅速对此紧急情况作出响应。换句话说,假设每一位飞行员座位下面有一个电子装置,当座位上有人时,其输出电压为V1,当座位上无人时,其输出电压为V2。现在我们用“真”来代表电压V2,从而使电压V1表示“假”。让我们进一步制作一个带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的电路,此电路的特性是:只要两个输入,即一个输入同时和另一个输入相与,结果为V2时,输出电压才是V2。否则,输出是V1。最后,让我们把输入和飞行员A和B座位下的装置联结起来,并安装一个与输出Z相连的警铃,当输出是V2(“真”)时响应,否则不响应。这样,我们已创建了一个执行与操作的电路,这个电路能完成当两个驾驶员确实都离开驾驶舱时飞机是无人驾驶的逻辑推断。概括一下,情形如下:符号A、B和Z代表命题A=飞行员A已离开座位为真(T)B=飞行员B已离开座位为真(T)Z=飞机无人驾驶,处于危险状况时为真(T)当然,、和分别代表相反的命题。例如,代表的命题是当飞行员离开驾驶舱等时为假(F),以此类推。命题间的关系可写为Z=AB(1-3A-1)我们已经选择用电压来表示逻辑变量A、B和Z。但是必须注意,实际上式(1-3A-1)是命题间的关系,与我们选择的表示命题的确切方式无关,甚至可以说与我们具有的任何物理表示形式无关。式(1-3A-1)指出,如果命题A和B都为真,那么命题Z就为真,否则命题Z为假。式(1-3A-1)是一个例子,这种命题代数被称为布尔代数。和其它处理有数字意义的变量一样,布尔代数处理的是命题,而且布尔代数对于分析仅有两个互反变量的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工具。SR触发器图1-3A-1给出的一对交叉连接的或非门电路被称为触发器。其有一对输入端S和R,分别代表“置位”和“复位”。我们不仅用符号S和R标明端点,而且指定端点的逻辑电平。因此,通常S=1指的是对应于逻辑电平为1的电压出现在S端。相似的,输出端和相应的输出逻辑电平为Q和。使用这样的符号时,我们已经明确了一个事实,即在我们下面将看到的符号操作中,输出的逻辑电平是互补的。触发器基本的、最重要的特性是其具有“记忆”功能。也就是说,设置S和R目前的逻辑电平为0和0,根据输出的状态,即可确定S和R在其获得当前电平之前的逻辑电平。术语为方便衔接下面的讨论内容,介绍一些常见的术语,这有助于了解逻辑系统设计师中惯用的观点。在与非和或非门(以及与和或门)中,当用其来达到我们的设计意图时,我们能够任意选择一个输入端,并把其看成是使能-失效输入,因此可考虑或非或或门。如果被选的一个输入为逻辑1,那么门电路的输出与所有的其它输入无关。这个被选的输入可控制门电路,其它所有输入相对于这个门电路是失效的(术语“抑制”的同义词为“失效”)。相反,如果被选输入为逻辑0,那么它不能控制门电路,门电路能够响应其它输入。在与非或与门中,当被选输入为逻辑0时,此输入控制并截止门电路,因为一个输入为逻辑0,那么门电路的输出不能响应其它输入。注意一方面是或非门和或门间的区别,另一方面是与非门和与门间的区别。在第一种情况下,当控制输入转为逻辑1时,其可获得门电路的控制;在第二种情况下,当控制输入转为逻辑0时,其可获得门电路的控制。在数字系统中,普遍的观点是把逻辑0看成一个基本的、无干扰的、稳定的、静止的状态,把逻辑1看成激励的、活跃的、有效的状态,就是说,这种状态是发生在某种操作动作之后。因此,当作用已产生时,其倾向将是定义最后的状态作为对某逻辑变量已转为1的响应。当“无操作发生”时,逻辑变量为逻辑0。类似地,如果作用将通过逻辑变量的变化产生,那么最好是以这样的方式定义有关的逻辑变量,即当逻辑变量转为逻辑1时达到此效果。在我们对触发器的讨论中,将看到持有此种观点的例子4UNIT4B电力电子变换器电力电子变换器能将电力从交流转换为直流(整流器),直流转换为直流(斩波器),直流转换为交流(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