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格心理学绪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绪论第一节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一)人格的词源及含义我国古代汉语: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是有“人性”、“人品”、“品格”等词最早讲到“人性”的是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中文中“人格”术语是现代从日文中引入日文中“人格”来自对英文“personality”的意译英语中“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persona”意思是指在古罗马戏剧中,演员戴在脸上的面具,用以表现所扮演人物的角色、身份和某些典型的特点。面具指义为人格的两层意思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演出的各种行为,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或公开的自我个人蕴藏于内、外部未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二)人格的心理学定义根据发表时间的先后,下面列出一些学者对人格所下的定义:Allport,1937人格是个人内部身心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综合性定义)Cattell,1950对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的预测(操作性定义)McClelland,1951某科学家一次能给出的关于个人行为细节的最适当的理论解释Bronfenbrenner,1951对个体环境(包括其自身)的实际方面或感知方面的体验、分辨或操纵的相对持久的倾向系统Guilford,1959一个人特质的独特模式(区别性定义)Sanford,1963一个由各个部分或元素(子系统)组成的有机的整体(系统),因其内部活动以某种方式进行而从环境中分离开来(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Eysenck,1970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适应性定义)Byrne,1974能加以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持久的维度的总和Pervin,1980代表个人或人们的一般特征,说明对情境的反应何以是持久的模式Mischel,1986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Phares,1991一个人区别于别一个人并保持恒定的具有特征性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模式黄希庭,2002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郑雪主编的《人格心理学》一书提出:“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和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三)与人格有关的几个概念1.个性一些学者认为个性与人格是同义词。比如,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就说:“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个性”在词义上虽然与“人格”相近,但却是有区别的。2.性格西欧心理学文献中则常与“personality”混用;我国的许多心理学者则把性格看成是人格结构的一个主要成分,是个体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的心理品质与行为特征。3.气质气质是个体生而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一种依赖于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气质是人格形成发展的先天基础。三、人格的特性(一)人格的整体性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organicorganization)(二)人格的稳定性(stabilityofpersonality)表现为两个方面: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三)人格的独特性(uniquenessofpersonality)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四)人格的社会性(socialityofpersonality)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第二节人格的决定因素一、人格的遗传生物基础行为遗传学研究(behaviorgenetics),也称心理遗传学(psychogenetics),是结合心理学和遗传学的知识对个体身心变化进行系统的解释的科学。主要方法有:家谱法、孪生子法、群体调查分析法、细胞遗传学方法。目前有两种研究取向:1、遗传中心研究取向--从已知的遗传条件探讨起行为结果。2、特质中心研究取向--从有关的行为变量探讨是什么遗传引起这些变量。二、人格的环境基础1.胎内环境的影响2.家庭教育的影响3.学校教育的影响4.社会阶层的影响5.社会文化的影响三、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在个体发展的进程中,环境不断地影响着人格和行为。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但是个体对环境的影响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作用于环境。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随时随地在进行着。人格的发展和表现是个体与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的结果。反映的交互作用:指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唤起的交互作用: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的人对他的特异反映。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塑造其人格。第三节人格理论一、什么是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它对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做出一致性的解释,对不同的行为做出恰当的说明;它不仅要说明一个人现时的或过去的行为,而且力求预测其未来;它不仅停留于推测,而且力求以实证资料加以检验,经得起实践检验。二、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设想根据吉尔和齐格娄的研究,主要有九个基本问题和九对基本设想。以下九对基本设想够成两极连续体,任何重要的人格理论都可在每一连续体上找到一定的位置。自由意志——决定论理性——非理性整体说——原素说素质论——环境论主观性——客观性前动性——反应性稳态——异态可知性——不可知性可改变——不可改变三、人格理论的评价标准对人格理论的评价主要从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力、可操作性、激发性方面评价。精确性。精确性是评价科学理论最重要的标准。一个理论的优劣主要是由其反映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及变量间关系的精确程度判定。可检验性。科学理论的科学性的指标之一是其可检验性,包括可验证性、可证伪性和可反驳性。概括性。判别科学理论又一标准是其概括能力。一般来税,理论的概括能力越强,所能解释的现象越多,且具有可检验性,那么理论就具有越高的功效。可操作性。即利用可观察的可度量的形式去叙述有关人格的概念,使这些概念能够被操纵、控制和检验。激发性。即能够激起研究者的热情、兴趣和激情去从事人格研究。第四节人格心理学研究领域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五个方面:人格结构: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概念。主要探讨用特质还是用类型、用自我还是用需要来解释人们稳定的个别差异?主要涉及以下问题:人格结构的性质怎样?它由什么要素组成?人格结构是否包含诸种要素?诸要素是怎样组织的?是不是有些要素高于(或控制)另一些要素?人格动力:是个体特征性行为的内在原因。探讨是什么力量促使人去从事各种活动?即人格动力源于驱力减低、还是自我效能,或是能力动机?主要涉及以下问题:人格动力机制有哪些?人格动力是如何形成的?人格发展:指个体自出生到老年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各种人格特征的表现,是随年龄和习得经验增加逐渐改变的过程。探讨人格是生而具有的?还是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或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早期经验决定的?主要涉及以下问题:人格如何发展?发展是否有阶段性?如果有阶段性,经历那些阶段?遗传和环境如何具体的交互作用而产生各种人格特征?婴幼儿的时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有何意义?人格适应:是指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暂时的表现为适应障碍,持久的表现为人格障碍。主要涉及以下问题:人格适应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有适应良好的人格?心理疾病是如何形成的?采用哪些方法来治疗心理疾病?人格评鉴和研究:指人格心理学家用来获取信息使他们对人格进行特征描述和进行解释的方法。人格评鉴的方法有晤谈、自陈测验、行为评鉴、心理生理技术和隐测量。人格研究包括临床的、相关的和实验的三类方法。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途径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晤谈、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资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的确定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人格的方法。如弗洛依德、罗杰斯、凯利等对人格的研究。相关研究:运用测量和统计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如高尔顿、卡特尔、艾森克等对人格的研究。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变量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的结论的方法。如斯金纳、班杜拉等对人格的研究。三、人格心理学的应用首先,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对一个人的评鉴和预测。如人事决策中对员工的甄选预测,在临床和咨询工作中,人格心理学研究成果对疾病的防止,在教育工作中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个别指导和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等。第二,人格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人们的自我修养完善个人的人格。如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对待挫折、如何发展独立性、完善自我等人格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人们心理健康保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一)精神分析论范型(psychoanalyticparadigm)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创立,内容十分庞杂该学派强调:潜意识、性本能等人格动力的重要性研究的主要问题焦虑、防卫机制、早期经验对日后人格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发展出来处理内容驱力和外部刺激的自我适应功能该学派的研究方法临床的个案研究评鉴技术主要采用:梦的分析、自由联想和投射测验等新精神分析论反对弗洛伊德以泛性论为动力的生物主义和对人的悲观主义强调自我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二)特质论范型(traitparadigm)强调人的个别差异和个体的整体功能,以特质的概念来假定行为的跨情境的一致性和跨时间的持续性特质与类型经常有联系,但特质论并不把人格分为绝对的类型,而通常认为存在一些特质维度人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他们在这些特质维度上表现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特质构型(三)学习论范型(learningparadigm)强调个体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个体的内部动力,认为个体行为的差异来自或主要来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学习经验的差异研究的主要问题:行为是如何习得的(四)现象学范型(phenomenologicalparadigm)关注人的主观经验、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通常不关心人的动机、特质、强化史或对行为的预测包括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存在主义的人格理论和认知论的人格理论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经验、自我、自我实现、生命的意义等重要问题(一)理解人的心理1、人的现代化研究:传统与现代人格特点的比较编制量表传统人格量表包括5个方面:一是“遵从权威”,二是“孝敬长辈”,三是“安分守成”,四是“宿命自保”,五是“男性优越”。现代人格量表包括5个方面:一是“平权开放”,二是“独立自顾”,三是“乐观进取”,四是“尊重感情”,五是“两性平等”。表1京港两地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比较人格类型Mtp传统人格60.283-35.8550.000现代人格89.741注:t值为负表明传统人格得分低于现代人格表2京港两地传统人格的平均数差异比较表遵从权威孝敬长辈安分守成宿命自保男性优越北京60.0012.4216.989.8410.779.99香港61.6212.2516.4310.4312.4510.06t-1.050.401

1 / 10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