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边城》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小说的情感境界和人情之美。2、理解小说极力赞扬的传统文化中淳朴的人情美,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扬光大。探究过程一、导语设计歌曲导入——黄磊的《等等等等》。(课前滚动播放)“这原是没有时间流过的故事/在那个与世隔绝的村子/翠翠和她爷爷为人渡船过日/十七年来一向如此/有天这女孩碰上城里的男子/两人交换了生命的约誓/男子离去时依依不舍的凝视/翠翠说等他一辈子/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到黄叶滑落/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着他的承诺/等着他的回头/等到了雁儿过/等等到最后/竟忘了有承诺/一日复一日翠翠纯真的仰望/看在爷爷的心里是断肠/那年头户对门当荒唐的思想/让这女孩等到天荒/那时光流水潺潺一去不复返/让这辛酸无声流传。”导语:我们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是黄磊的《等等等等》,这里讲述了一个故事。可为什么是等呢?我想到了最近正在热映的一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啊,也许青春终有一天要远去,但是在我们青年时期所遇到的人、所经历的事情却让人难以忘记。今天,我带领大家走进沈从文的《边城》——感受《致湘西茶峒那终究在等待的爱情》,这人情美来得并不那么浓烈,但却无比的让人沉醉。二、作家作品1、了解湘西,了解凤凰。2、了解尘封的大师——沈从文。3、了解《边城》三、整体感知,归纳课文节选部分情节1、要求:学生自己阅读纳,小组讨论统一。2、人物:老船夫翠翠天保傩送黄狗3、选段情节:(三)又到端午,忆起以往——蓬蓬鼓声引思情(四)两年以前,初遇二老——翠翠傩送初相识第2页共12页(五)一年以前,初见大老——天保翠翠偶相见(六)触景生情,虑及未来——花轿唢呐催幽情四、深入探究文本,体会风俗美1、读过文本的读者都将发现本文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淡淡的美”,这种美渗透了整个文章的字里行间。思考:你认为《边城》有哪些“淡淡的美”?先自己思考,分点列出,然后小组讨论。边城三美: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人性美)2、细读三节1、2段,比较边城的与众不同之处。(1)开篇写道“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生活环境太平。(2)“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似乎就还不曾为这座边城人民所感到。”——环境僻远使得边城的人民不关心或者说不用关心他们生活以外的事情,体现边城之“边”。(3)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旧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日子”——生活环境的相对隔离,受外界影响小,习俗保留相对完好。3、这样的生存环境对边城人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从第三节、第四节17段、第5节第2段找出相关句子进行归纳。(1)端午节捉鸭子活动(2)中秋节晚上,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下倾吐爱慕之情。(3)正月十五,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得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4)另外有迎婚送亲的花轿队,路过渡口,给的红包必须收下。(5)这是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和风俗美。这些美丽的风俗画卷,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令人神往,引起无限遐思。(6)如边城的端午节时画“王”字、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官员、士兵和百姓一同参加或观赏赛龙舟、捉鸭子,一同在吊脚楼下听唱曲,划拳行酒等。新年也第3页共12页是军民、官民同乐,舞龙、耍狮子、放烟花。真是其乐融融。这样的习俗带有官民同乐的意味,更衬托出边城人和睦安乐的风貌。另外有迎婚送亲的花轿队,路过渡口,送给老船夫“一个小红纸包”的钱,而从不要过路人钱的老船夫还必须收下。而且这些习俗又是许多年来,“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还有月下对歌等,都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真是淳朴、原始、和乐,丝毫没有被现实社会所污染。4、选段中详细描写了端午节的热闹场面,目的是什么?表现边城居民过着怡然自足的“桃源”般的安定幸福生活,为人物出场设置环境。同时关于端午节等民风民俗的描写,展示边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既是“边城”乡土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5、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进一步感爱边城的风俗美。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①总结上文,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面至此落下帷幕,“直到天晚”交代了时间的推移,说明边城人们在节日里的兴奋和对节日的重视。②结构上承上启下,由上文对热闹场面的描写转移到对文中主人公的描写。五、品读文本,感受人情美。1、读课文,作者在小说中向我们展现了哪些人美丽情?作者在小说中从祖孙情、爱情、军民情、邻里情、朋友情、摆渡情、人物情等多方面。2、撷取最打动你的人情美的段落,在课本上进行圈点批注,然后小组互相交流,谈谈你在当中感悟到的人情之美。A、祖孙情:爷爷关爱翠翠,翠翠爱戴爷爷。文中很多方面都能形象表现出这种浓浓的祖孙情。比如:(1)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即刻”,反映了老船夫动作的灵敏、迅速。“一面……一面……”的连词运用以及“翠翠,翠翠”的连声呼唤,都说明了爷爷的焦急。“哑”字,表现出爷爷的苍老以及急促地神态。这些都表明了老船夫对孙女真诚的爱护。“轻轻”地第4页共12页说,是翠翠故意不让爷爷听见,“不是……不是……”“早被”这些心理描写,鲜明地表现出翠翠对爷爷的嗔怪,但这种嗔怪又不大声张扬,只说给自己听,不惹爷爷生气。表现出翠翠对爷爷爱戴。(2)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很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爷爷为翠翠的婚事操心,要提醒翠翠,又怕触动了少女敏感害羞的心,说话很小心。先说顺顺好,再说大老好,最后又似乎多余地说“这一家人都好”。可见爷爷对翠翠的爱是多么细致入微。“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是翠翠的娇嗔,表现少女情窦初开的娇羞。(3)(祖父)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懂得孙女的害羞与懂事,不主动袒露心迹。“不加检点笑着说”表现出爷爷心情的迫切,但为了考虑孙女的心理承受力,他故意带着玩笑的口吻来明确试探,可见爷爷用心良苦。“你疯了!”一则表现出翠翠对婚事的重视与掩饰心态,还表现出对爷爷乱点鸳鸯谱的嗔怪。这些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出祖孙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B、军民情:官民同乐,军民一家。“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船只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你爷爷一定到军营里喝里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好勇取乐的军士……”其中“注重”写出了以民为本的慎重态度,“得法”表明了治安方法的得当,“既……也……”表现出治安成果的巨大,“莫不”是从范围上、“极”从程度上写出了官民同乐的普遍现象,“好事”写出了军士的主动性,“必”、“照例”写出了端午军民同乐的常规性、有序性,“抬”写出了军民一家亲的真诚之爱。这些都鲜明地表现出官民同乐、军民一家、政通人和的社会状况,构筑了其乐融融的理想的社会生活模式。C、邻里情:有仁有义,爱心奉献。第5页共12页(1)“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肥鸭”说明鸭子的肥大健硕,是代表荣誉的战利品。将它不假思索地送于祖孙俩,说明顺顺的慷慨大方、尊老爱幼。“且知道”、“又送了许多”说明顺顺并不是为富不仁之徒,而是心里装有贫困人家,一有机会就真心相助,慷慨解囊。也照应了前文的“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2)“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的年纪,又问有没有了人家。”称赞翠翠长得很美,表明了顺顺对翠翠的喜爱,“问”了“又问”,表现出长辈对晚辈的那份关爱之情。这些都表现出顺顺的仁义慈善美德。(3)“翠翠赶即为那人点上火把,让他有火把照路。人过了小溪上小山时,翠翠同祖父在船上望着,翠翠说:‘爷爷,看喽罗上山了啊!’”“赶即”,表明翠翠不假思索,行动迅速,主动为他人着想。“望着”、“上山了”写出了翠翠同祖父视邻里如家人,目送时间之长,情意之真。D、朋友情:人生知己,同怀视之(1)“溪边的那个朋友,也应当来看看年轻人的热闹,回去一趟,换换地位还来得及”,“看得好就不必再回来”“也”、“换换”、“不必”表现出老船夫的推己及人的美好品质。对朋友十分关心、体贴,真够朋友!(2)“老船夫听说十分高兴,于是把酒葫芦取出,推给城中来的那个人……一面……一面……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老船夫非但不埋怨老朋友不理解自己急赶回来的好意,反而“十分高兴”,表现出老船夫的乐朋友所乐!“推给”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两位老朋友间的互相谦让,更表现出老船夫的豪爽与热情。“一面……一面……”,所谓“舒心的酒千杯不醉,知心的话万言不赘”,我们似乎可以看见老哥俩促膝交谈的无间场面,可听到觥筹交错、开怀畅饮的笑语喧哗。“醉倒了”,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须“一醉方休”!老人正是被老船夫的真情、盛情、关爱之情所深深陶醉了。(3)“你那天只是很不得让城里的爷爷把装酒的葫芦吃掉!”这里通过翠翠的口,第6页共12页侧面表现出老船夫对朋友的无比真诚,对友情的万分珍重以及倾其所有的慷慨盛情。E、爱情:甜而美(1)“但男子听去却是另一番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乱叫,放肆的笑着,不见了。”境由心生,“好意”表明二老的善良质朴,不朝坏里想,对翠翠是一片好意。“放肆的笑”表现出二老对翠翠误解人意的宽容以及豁达、开朗的性格。(2)“那人说是二老告诉他的,他是二老家的伙计,送翠翠回家后还得回转河街。”说明了二老“不见了”的去向。是特地派人专程护送翠翠回家,表现出二老对翠翠的爱护。(3)“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沉默”的是表象,激荡的是内心,说明爱情已经在翠翠心头萌生,对二老人品的爱慕,使她展转反侧,寤寐思服,彻夜不眠。(4)“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历的事情甜而美。”“但”表示语意转折,说明语意的重点在后面。“总不如”,是用比较来烘托爱情的份量最重,那个端午最珍贵,爱情的滋味因真而甜,爱情的价值因善而美,爱情的长度因甜美而难以忘怀。F、人物情:和而谐(1)狗随人行,尽保卫之职责。翠翠到哪里,狗也随到哪里。“祖父知道黄狗在翠翠身边,也许比他自己在她身边还稳当,于是便回家看船去了。”(2)狗通人意,尽探视之能事。“见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性来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回来……可是一会儿那远处的声音被她发现了。”表现出狗的敏锐的感觉。(3)人安狗闲,平等相处。“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簧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止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这是一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宁静而神圣。小结:(纯朴的人情美)作者描写的湘西,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人民淡化功利,第7页共12页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追求,诗意的田园牧歌世界,美好而自然的人性。单纯而勇敢,没有贫富、地位之分,均以诚挚为美德,以亲善为人之本。这湘西茶峒的爱&情,自然而纯粹,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六、探究人物形象及人物悲凉沈从文人性“神庙”里的湘西人物;女性形象——生动健康的少女形象,“健康,优美,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男性形象——生命硬汉形象:摆渡老人、水手生命中的韧性和刚性,平凡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