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2211、了解各朝代中医护理的发展2、了解现代护理学与中医护理的关系3、熟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外科精义》《侍疾要语》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贡献4、熟悉《千金方》在妇儿科护理的内容。学习目标:2020/2/222一、中医护理的地位二、中医护理学的形成三、中医护理的展望第二章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402020/2/223中医护理的地位*中医护理是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护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归属于医学学科门类I级学科---临床医学学科专业---护理学方向分化---中医护理2020/2/224现代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社区护理疗养康复护理2020/2/225中医护理学的形成萌芽时期夏-春秋时期战国-东汉时期宋金元时期隋唐五代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明代时期清代时期当代2020/2/226各时期对中医护理的贡献一、萌芽时期(原始社会)2020/2/227神农2020/2/228古代针具的演变2020/2/229二、夏-春秋时期卫生保健护理饮食护理传染病护理2020/2/2210三、战国-东汉时期(一)《黄帝内经》(二)《伤寒杂病论》(三)华佗。2020/2/2211黃帝內經2020/2/2212《黄帝内经》与中医护理学基础1.天人合一学说与生活护理2.饮食护理3.情志护理4.病情观察5.护理诊疗技术2020/2/2213张仲景2020/2/2214伤寒论2020/2/2215《伤寒杂病论》与中医护理学基础1.首创中药灌肠2.开展心肺复苏术3.发展中药用药法4.完善饮食护理5.舌下含服2020/2/2216华佗对护理的贡献1.首创剖腹术的护理2.倡导“五禽戏”用于养生保健2020/2/2217华佗2020/2/2218五禽之戏2020/2/2219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功法。2020/2/2220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中医护理《脉经》《肘后救急卒方》2020/2/2221《肘后救急卒方》腹水病人的饮食指导瘿病的治疗狂犬病的治疗2020/2/2222五、隋唐五代时期《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食疗本草》《刘涓子鬼遗方》2020/2/2223《诸病源候论》1.病情观察2.外科护理3.强身健体术后病人饮食、乳痈早期护理呼吸法、健身法、搂肚法等2020/2/2224《千金方》1.妇产科护理2.婴幼儿护理3.饮食护理(提出先用食疗后用药疗)4.预防养生保健5.情志护理6.投药护理7.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发展8.高尚的医德2020/2/2225六、宋金元时期《太平圣惠方》----服药的方法《饮膳正要》----食、养、医结合《脾胃论》----辨证施护《保生要录》-----社区保健《妇人大全良方》----妇产科护理《卫济宝书》-----外科护理《外科精义》-----外科护理2020/2/2226《外科精义》首部护理专论,从六方面专论护理内容:1.首先提出病室环境宜安静;2.规定了探视制度3.注意情志护理4.强调饮食卫生及营养5.做好康复护理6.提出了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2020/2/2227七、明代时期《本草纲目》--世界医药杰出贡献《温疫论》--世纪性传染病因卓越创见消毒隔离预防接种饮食卫生2020/2/2228八、清代时期《温热论》《治疫全书》《侍疾要语》2020/2/2229《侍疾要语》1、情志护理2、生活护理3、病情观察4、投药护理现存最早古籍中医护理专书2020/2/2230九、当代1958年江苏省中医院编写了首部中医护理专著《中医护理学》,创办了第一所中医护校。198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成立了中医护理系,招收大专生。1999年我国首届中医护理本科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系招生。2003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在中医学招生(护理方向硕士)。2020/2/2231中医护理的现状1、中医护理适合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2、中医护理的效果渐渐得到肯定3、中医护理在社区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4、中医护理拥有巨大的国际市场。2020/2/2232中医护理的展望中医护理要发展,要走向世界,就必须要走科学研究的道路。中医护理要发展,要走向世界,就必须要走继续教育的道路。2020/2/2233近10年来中医护理研究方向:1.开展中医护理高等教育研究2.开展中医整体护理模式的研究;3.开展中药外用药护理的研究;4.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与方法在社区保健和康复的应用研究。2020/2/22341、提高现有中医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2、提高现有中医护理人员的国际交流水平3、现有护理人员普及中医护理学知识4、拓宽中医护理的应用范围5、与国际护理接轨、完善整体护理的内容2020/2/2235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趋势◎师资培养的改革。◎课程的重组与整合,并逐渐走向规范。◎普及中医护理基础课程。◎从二级学科成为一级学科,并向各个发展方向发展为专业,学历教育不断提高。◎临床护理向专科化发展。2020/2/2236孙思邈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孙思邈2020/2/2237小结绪论各时期对中医护理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