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摘要:经典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对当今小学经典诵读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剖析了影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实施的诸多因素,针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化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初步探讨了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现课程化的可行性和相关措施。关键词:经典诵读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现状分析(一)研究方案设计1.研究目的和方法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界河镇马楼小学、界河镇丁庄小学、界河镇范庄小学的小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和剖析促进和阻碍经典诵读的因素,探索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化的出路,为小学经典诵读课程化的开发提供有效的建议。本研究采用实际调查的方法,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三个学校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实际访谈,了解学校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2.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13个题,其中包括11道客观题和2道开放题。问卷设计三个方面:小学对读书兴趣是如何认识的?经典文学诵读总体情况如何?第三是向学生发放根据教育部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应该背诵的古今优秀诗文160篇中挑选常见的89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曾诵读过。开放题是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简要的回答自己是否每天都在诵读和诵读的时间,以及回答自己知道的经典诵读的篇目。本问卷的实在听取了指导老师、相关的教学人员、以及一线的教师的意见后完成的,同时进行过小样本的试验调查,并进行了多次的反复修改。3.调查样本的选择在充分考虑到地区、学校、学段的差异以及被调查者的性别、学习情况差异的前提下,我们分别在2008年3月,对这三所小学1到6年级部分学生以及课任教师进行了调查。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定额随即发放问卷。共发放100份,其中回收88份,有效问卷88份,有效问卷比率88.8%。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小学6个年级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2年级为一阶段、3、4年级的学生为第二阶段,五六年级的学生为第三阶段。对于不同的阶段发放的问卷有所区别。整体来看样本发布较为平衡。4.调查研究方法(1)问卷法,通过向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当今学生的经典名著诵读情况;(2)分析法,运用Excel、word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3)文献法,查阅已有小学生经典诵读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4)访谈法,对这三所小学的小学生进行个案访谈。(5)实践法,在实习的过程中开展有关经典诵读课程。(二)研究数据和结果分析1.小学生经典诵读情况调查1.1小学生对阅读的喜欢程度从总体上看,小学生对于阅读并不反感,在调查的过程中,马楼小学、丁庄小学、范庄小学的学生中喜欢阅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是88%、72%、71%,平均的喜欢程度达到了77%。其中,三所学校的非常喜欢的程度分别是:30%、25%、24%,平均为26.3%。因此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喜欢阅读的。其中马楼小学的学生的兴趣程度高于其他两所学校的学生,原因可能是因为教学条件的差异,马楼小学是一所乡镇化的学校,在师资力量、学校硬件条件等方面相较于范庄小学、丁庄小学的学校的办学条件要差很多,由于学生平时可利用的资源比较少,因此更渴望阅读。1.2小学生阅读的动力据调查,我们可以看到被调查的当地的小学生是普遍喜欢阅读的,但是阅读的主要的动力或者是动机主要是来自外在的、外部的,不是家长的要求就是老师的要求,平均仅仅有22%的学生是主动阅读的。我们认为导致这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马楼小学的小学生的主要是来自于城乡结合地区,平时的主要的课外活动就是和同学出去玩耍,学生的年龄小,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自觉性不高;而丁庄和范庄的小学生由于离市区较近,课后很多学生都在外面报班学习钢琴、书法、画画、舞蹈等兴趣课程,这样导致这些学生自身没有足够的时间的阅读传统经典文化。还有的原因就是可能是为了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奖赏,才阅读的。因此,样本中的小学生的阅读主要是受外界的因素影响。1.3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学生基于学生自身的资源状况和条件,在学校课程设置和办学宗旨的指引下,自主地进行阅读。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丰富资源的途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问及“小学生获取知识途径”时,三校学生中有平均37.7%的学生选择书籍,有平均38%的学生选择网络途径,有平均15.3%的学生通过翻阅报刊,有平均9%的学生选择其他的途径来阅读。可见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还是通过书籍报刊,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发展,网络途径也走进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我们的家访和了解我们发现,当地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非常的重视,并且给予很高的期望,因此,家长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学生的要求和,因此,很多家庭都有电脑。由于家长的监督和管教和严,因此,学生通过电脑网络获取的信息也非常的多。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一,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差较大,条件优越的小学生的通过的网络获取信息要高于其它的学生。可见,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多种资源和途径,是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化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很多小学生也通过阅读了解到了更多有趣的人和事,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从问卷结果来看,三校的学生认为“通过阅读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的情况分别是:79%、75%、82%,平均率为78.6%,毫无疑问,大部分小学能够认识到经典诵读对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2.小学生经典文学作品诵读调查分析2.1小学生读经典文学作品感兴趣的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看法不一。样本中,马楼小学的小学生们有45%的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感兴趣,30%的学生不感兴趣,25%的学生则采取了无所谓的态度;丁庄小学的小学生们有50%的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感兴趣,20%的学生不感兴趣,30%的学生则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范庄小学的学生们有55%的学生对经典文作品感兴趣,20%的学生不感兴趣,25%的学生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在调查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经典”二字的理解不一,很多学生认为“经典文作品”就是古代诗词,由于他们对“经典”二字不同理解的原因、自己的认知水平以及自己平时读书的爱好,因此,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不是很高。2.2课外知识的丰富程度调查过程中,我们惊奇的发现在课外知识的程度上,三个学校的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知识程度不丰富,从显示比例上,马楼的为57%。丁庄为49%,范庄为56%。认为自身课外知识丰富的情况均低于35%,马楼、丁庄、范庄分别是26%、32%、29%,知识丰富率平均为29%,课外知识还可以的平均为17%,因此,这样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只是不够丰富。其中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这三个学校都是农村小学,教育状况相对与城市学校来说比较落后,不论是从学生还是家长,甚至老师都认为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因此,把学习看的非常的重要,因此学生的主要的时间主要是用来学习教科书中的知识,接触其他方面的知识的机会非常的少;二是,学校资源的问题,像范庄小学就没有图书室,当地镇上也没有假期的课外知识的辅导班,学生平时的课外生活比较单一,因此知识不是很丰富;丁庄小学虽有图书室,但是基本上是被用来应付上级领导视察或评估学校用的,学生利用的机会比较小。三是,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看其他方面的书籍,学生获得的书籍也主要是平时的辅导书,比如作文书等,接触小说,尤其文学经典作品的机会很少。2.3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目的的情况问卷结果显示,平均44.7%的学生认为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为了增加知识,平均18.7%的学生认为阅读文学作品是为了提高其写作的水平,平均18%的学生阅读检点文学作品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平均18.6%的学生则是为了开启自己的智慧。这说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目的有直接实际目的的,也有长远的内涵修养的目的,关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中药性,小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笔者在访谈和调查中发现,小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为了很实际的目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和上一项的调查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甚至学习成绩有关。由于这是义项多选题,因此,小学生经典阅读现在还仅处于非常实际的层面,也只有一小部分认识到了对自身内涵的重要的性,所以,小学生经典诵读课程化还存在很多的误区。2.4经典文学作品的来源情况经典文学作品的来源对小学生经典诵读课程化的选择、课程化的实施和评价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是经典诵读课程化的第一阶段。调查显示,三校的学生中,大部分小学生主要通过向周围的同学借书,获取经典文学作品,平均达到了40.7%,其次是自己购买,平均占人数的27%关于图书室,城乡差异比较明显,范庄小学仅仅为10%,而马楼小学和丁庄分别为23%和24%。据我们调查,范庄小学没有图书室,只有一部分班级设有小小的图书角,但是里面的书籍很少,基本上都是学校统一发的阅读刊物。而马楼小学和丁庄小学则都有小规模的图书室,并且每个班级都设有图书角,而且图书的种类比较多,包括教辅书、报刊杂志、名著、科普书等等,小学生每天都有以一定的时间用在阅读中。这说明,校园文化建设也很大得影响着经典诵读课程化的实施。2.5经典文学作品对提高文化修养的作用情况调查的小学中,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认识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的积极作用的。平均41.7%的学生认为作用明显,平均36%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帮助。从我们的具体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小学生的知识的丰富程度以及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有关,同时还跟小学生对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目的的认识有关。持有学习知识是为了将来出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的学生可能会认为经典文学作品对文化修养的作用不大,更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另一方面就是学生的理解程度和领悟程度,比如《弟子规》中的“冬则温,夏则清”的理解,当地的小学生很少能够理解或者领悟其中的道理,大部分的学生只能到达文字表面的含义,根本不会联想到香九龄的故事。因此,也不会联想到以后的做人方面的道理以及文化修养方面。总的说来,学生对于诵读经典对文化修养的认识还是积极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是一个比较复杂和长期的工程,需要学生、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多方面的配合,才能达到更高远的意义。2.6老师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指导情况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是一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化的实施提供专项支持,并且建立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机制,推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课程化的快速发展。据调查老师在经典文学作品诵读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老师的指导是足够的,平均占了总人数的60.3%,剩余的学生则认为不够。认为足够的学生的水平都处于一般或以下,并且自身看的课外的书籍也非常的少,大部分学生是以平时的教科书的学习为参照的;认为不够的学生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的学生,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者,自身的能力不错,课外知识较丰富的学生,还有的就是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相对于其他同学的父母要高。在平时的学习中,他们已经阅读了很多的知识,视野相对拓展,因此,希望更进一步的开拓,比如对外国小说的理解,这时,老师从自身的水平和时间精力上都不够。2.7小学生对古典诗文的喜欢程度问卷结果显示,平均61%的学生喜欢古典诗文,认为古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对以后自身的发展有帮助,而剩余的学生不喜欢,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都认为诗文谁念起来节奏感很强,很有韵味,但是背起来很麻烦,大多数这样的学生都反感背古诗文,因此,导致他们不喜欢诗文。2.8小学经典诵读时间调查当问及“是否每天诵读,如果诵读的话,每天大约用多长时间”时,其中范庄有50人回答是,马楼有63人回答是,丁庄有65人回答是,并且平均每天诵读时间平均为30分钟。问及“知道哪些经典诵读篇目”时,大部分同学回答知道的是《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唐诗宋词三百首》《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电影传媒的影响都听说过,少数同学看过),在这些回答中,大部分学生只了解其中的片段,或是受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的影响,才有所了解,但是很少人学生真正的全篇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