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FY/ZY-JWC-NKDG10编制刘旭东审核李小鹏审批程辉龙1《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总学时:108学时(理论108学时)开课单位:内科教研室、外科教研室、妇产科教研室、儿科教研室、五官科教研室。适用专业:检验技术专业、药学专业三年制大专推荐教材:《临床医学概要》朱明德、石应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2版。参考书:《内科学》马家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6月,第5版。《诊断学》邓长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6月,第5版。《传染病学》刘应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3版《外科学》梁力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6月,第5版。《妇产科学》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儿科学》汪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眼耳鼻口腔科学》王斌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临床医学概要是医学检验专业、药品营销专业重要课程之一。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等各科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所选编的病种以国内常见病为主。病种的分类均按病原体分类为依据。教材内的病种有的供课堂讲授,有的在实习中参阅,有的为自学之用。学生应当在广泛牢固的掌握基础医学及内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学科内容,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医学概要学时数为108学时,全部为课堂讲授。二、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第一章常见症状6学时第二章体格检查12学时第三章问诊2学时第四章医学影像学和器械检查自学第五章实验室检查自学第六章传染性疾病8学时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4学时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6学时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12学时第十章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2学时第十一章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4学时第十二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2学时第十三章结缔组织病与免疫缺陷病自学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4学时第十五章精神疾病自学第十六章理化因素所致疾病2学时第十七章老年性疾病总论自学第十八章妇产科疾病10学时第十九章儿科疾病10学时第二十章运动系统疾病6学时第二十一章外科学基础8学时第二十二章损伤与战伤自学第二十三章口腔疾病自学第二十四章耳鼻咽喉科疾病6学时第二十五章眼科疾病4学时第二十六章皮肤疾病自学第二十七章性传播疾病自学第一章常见症状(6学时)教学内容:发热、头痛、呼吸困难、咳嗽、咯痰与咯血、水肿、腹泻、消化道出血、黄疸、心悸。发热:(一)发热的概述;(二)发热的原因。CDFY/ZY-JWC-NKDG10编制刘旭东审核李小鹏审批程辉龙2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三)发热的起病方式(急缓),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呼吸困难:重点讲授呼吸困难的病因、机理与临床意义及表现:(一)肺源性(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二)心源性(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三)其他原因(如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等。)咳嗽、咳痰、咯血:(一)咳嗽的性质、时间及伴随症状;(二)咳嗽与咯痰的原因及临床表现;(三)咯血的原因及临床表现。腹泻:(一)腹泻的概念及发生机理;(二)急性与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及特点·呕血:1.呕血常见的病因;2.呕血与咯血的鉴别;3.消化性溃疡出血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鉴别。便血:便血的特点及临床意义。1.鲜血便2.柏油样便黄疸:(一)黄疸概述;(二)黄疸分类(三)黄疸临床表现(四)溶血性,胆汁淤积性,肝细胞性黄疸的鉴别。水肿:(一)水肿发生机制;(二)全身性水肿的鉴别诊断: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其他原因的水肿(重点);(三)局部水肿。心悸:(一)心悸的病因;(二)心悸的可能机制、临床表现及伴随病状。胸痛:(一)胸痛的病因;(二)胸痛的起病、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加重缓解方式、伴随症状等。学习要求:症状学是机体在病理生理学或病理解剖学改变的基础上,病人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感觉。重点讲授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启示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症状,并掌握其出现原因,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第二章体格检查(12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检查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检查方法。学习要求: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检查方法,教学时数:1学时二.一般状态检查:1.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2.生命征,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差错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血管检查),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3.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常见的意识障碍,语调与语态,精神状态不同疾病的面容及表情、体位(启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姿势、步态与疾病的关系。(二)皮肤的弹性、颜色、皮疹、出血点、淤斑、蜘蛛痣、水肿的辨认及临床意义。(三)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分布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CDFY/ZY-JWC-NKDG10编制刘旭东审核李小鹏审批程辉龙3教学时数:1学时学习要求:熟悉一般状态检查的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三.头部检查教学内容:一、头颅外部一般检查;二、眼。耳、鼻检查及临床意义;三、口腔检查,唇、口腔粘膜、牙及牙龈、扁桃体、咽和腭、舌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学习要求:熟悉头部检查顺序与方法,并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教学时数:0.5学时四.颈部检查教学内容:颈部活动情况及外形检查,颈部血管(颈静脉怒张,动脉搏动)检查、甲状腺及气管位置检查及临床意义。学习要求:熟悉颈部检查顺序与方法,并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教学时数:0.5学时五.胸部检查教学内容:(一)胸部常用的骨骼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意义。(二)胸廓:正常及病态的胸廓。(三)肺部的检查1.视诊:肺叶在体表的投影,呼吸运动,呼吸的类型、节律,深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2.触诊:胸廓扩张度的检查方法,语颤的检查方法,产生机理及临床意义,胸膜摩擦感及临床意义。3.叩诊: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与直接叩诊法,重叩诊与轻叩诊法。叩诊音的种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及实音。肺界(包括肺尖部,肺下界)、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法及其临床意义。4.听诊(1)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呼吸音,文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特点及分布。(2)病理性呼吸音及临床意义,肺泡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及呼气延长。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3)罗音、罗音的发生机理、分类、特点和临床意义。湿罗音(水泡音):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干罗音:哨笛音、鼾音。(4)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5)语音共振:语音共振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5.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主要症状和体征。(四)心脏检查1.视诊(1)心前区外形。(2)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3)心前区及其他部位搏动的临床意义。2.触诊(1)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2)心前区震颤的原因、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3.叩诊(1)心脏叩诊方法。(2)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3)心界各部的组成及胸部,腹部疾病对心浊音界的影响。4.听诊(1)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2)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理,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方法。(3)心率与心律。(4)心音的变化:(5)心脏杂音心脏杂音产生的机理。分析杂音的注意点:CDFY/ZY-JWC-NKDG10编制刘旭东审核李小鹏审批程辉龙4部位,性质、杂音的时期(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及传导方向,呼吸、体位与运动对杂音的影响。(6)心包摩擦音的产生原因、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5.血管检查:(1)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2)脉搏的强弱、大小、血管紧张度与动脉壁的情况、脉波。(3)血管杂音与周围血管征。(六)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学习要求:一、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肺部、心脏的应用。通过相互检查,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二、熟悉肺部、心脏的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三、能明确叩诊心界的方法。四、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并了解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五、熟悉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及工临床意义,正确掌握其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心脏综合征(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体征:六、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特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及心房颤动)。七、正确测量血压,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八、熟悉脉搏检查方法及血管体征。教学时数:5学时六.腹部检查教学内容:一、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二、腹部检查:(一)视诊:1.腹部外形;2.呼吸运动;3.腹壁静脉曲张;4.蠕动波;5.皮肤及其他。(二)触诊:,1.触诊方法;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压痛点及反跳痛。肿块、肝、胆、脾、肾的触诊。(三)叩诊:1.肝脾叩诊及肾区叩击痛;2.移动性浊音及波动感。(四)听诊:1.肠鸣音;2.振水音;3.血管杂音。三、腹部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腹水。学习要求:一、掌握腹部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脾触诊)。了解体表划线,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二、熟悉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七.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教学内容(一)男性生殖器检查1、阴茎与阴囊:阴茎大小、包皮、阴茎头与冠状沟、尿道口;精索、睾丸、附睾。2、前列腺:检查方法、正常状态及其肿大的临床意义。]3、精囊: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二)肛门与直肠1、视诊:肛门闭锁与狭窄,肛门外伤与感染,肛门裂与痔,肛门瘘及直肠脱垂,直肠镜检查。2、触诊:直肠指诊的方法及诊断价值。学习要求:(一)熟悉肛门、直肠检查的方法及重要性。(二)了解男性生殖器的检查方法及意义。教学时数:0.5学时。八.脊柱、四肢的检查教学内容:一、脊柱:正常弯曲度、畸形、压痛和叩击痛、运动功能障碍。二、四肢: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下肢静脉曲张。学习要求: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教学时数:0.5学时。CDFY/ZY-JWC-NKDG10编制刘旭东审核李小鹏审批程辉龙5九.神经系统检查教学内容:一、简要讲授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检查方法由学生自学参考。二、重点讲授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一)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二)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三)病理反射:1.巴彬斯基征(Babinski征)及与其临床意义相同的奥本海姆(0ppenheim)征、戈尔登(Gordon)征、查多克(Chaddock)征。2.霍夫曼(Hoffmann)征。3.阵挛,髌阵挛及踝阵挛。(四)脑膜刺激征:1.颈项强直。2.克尼格(Kernlig)征。3.布鲁辛斯基(Brudzinski)征。(五)拉塞格(Lasegue)征。学习要求:一、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的检查)。二、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教学时数:1学时第三章问诊(2学时)教学内容一、问诊的重要意义;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三、问诊的内容:(一)一般项目,(二)主诉,(三)现病史(四)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族史。(五)各系统的问诊要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学习要求:问诊是采取病史,了解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因此讲授时,要求学生达到充分问诊的重要性,并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第四章医学影像学和器械检查(自学)第五章实验室检查(自学)第六章传染性疾病(8学时)病毒性肝炎:教学内容1、概述2、病原学:重点讲解甲、乙、丙、丁、戊及庚型肝炎病毒的特点,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亚型。HBV的分子结构3、流行病学:一般介绍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及其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