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指导要点2016-04一、病因与发病机理(一)病因1、肺气肿的发生与吸烟、大气污染、感染等综合因素有密切关系。2、绝大多数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其次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亦可引起肺气肿。(二)发病机理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等均可引起肺气肿、尤以慢性支气管炎为最多见。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分析肺气肿发病机理:1、气体滞留肺内;2、肺泡弹性降低,组织结构破坏;总之,肺泡过度充气、持久膨胀、结构破坏、弹性回缩力下降、肺容积增大,导致肺气肿形成。二、临床表现(一)症状1、气短或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一般晨起咳嗽较重,排痰较多,痰液多为白色粘液泡沫状,偶可带血丝,白天较轻,夜间睡前有阵咳或排痰。部分患者有喘息,严重时喘息明显,生活不能自理。胸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晚期病人可有乏力、纳差、体重下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严重时静息状态亦有气促。持久性的气促是肺气肿重要症状。2、肺气肿病人感染后使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不足,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二)体征1、视诊可见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2、触诊语颤减弱3、叩诊为过清音、肺下界下降及肝浊音界下移,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4、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部分患者可闻及散在的干、湿性啰音,心音遥远。桶状胸三、诊断(一)原发病。(二)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三)临床表现。结合病因、病理,临床上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分为两型:B型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并较早的出现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竭等表现,显然B型易形成肺心病预后较A型差。但在临床上还有较多病人难以分型。四、并发症1、自发性气胸;2、慢性肺原性心脏病;3、呼吸衰竭;4、胃溃疡;5、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1、积极控制原发病2、改善营养状态3、呼吸训练4、手术治疗体育锻炼呼吸肌训练家庭氧疗五、治疗六、护理问题/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支气管痉挛等有关。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支气管阻塞、呼吸阻力增加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低氧血症、营养不良等有关。4.气体交换受损:与气道阻塞、通气不足、呼吸肌疲劳、分泌物过多和肺泡呼吸面积减少有关。。5.焦虑、个人应对无效:与呼吸困难病情得不到改善、家庭支持不足或缺乏有关疾病信息有关6.潜在并发症: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七、护理措施(一)遵医嘱给予抗炎治疗。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鼓励病人咳嗽,指导病人正确咳嗽,促进排痰。痰量较多不易咳出时,按医嘱使用祛痰剂或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二)常规护理休息:室内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洁净,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冬季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戒烟。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坐卧位。保证夜间睡眠质量,尽量减少病人白天的睡眠时间和次数。对因呼吸困难直接影响睡眠的病人应采取有效解除呼吸困难的措施,如改变卧位和遵医嘱应用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药物等。教会病人使用放松术,如听轻音乐,全身肌肉放松等。提供睡眠前的舒适措施,如睡前温水泡脚、温水浴、背部按摩等,减少睡前引起兴奋的话题和活动。必要时按医嘱应用镇静催眠剂。饮食: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少吃产气食品,防止产气影响膈肌运动。营养不良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营养不良可使呼吸肌质量和耐力降低,所以要重视饮食护理比如提供适合病人口味的食物及适宜的进餐环境,避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干果、坚果等,避免食用汽水、啤酒、豆类、马铃薯和胡萝卜等易产气食品,防止便秘、腹胀影响呼吸。指导患者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进食后不产生饱胀感为宜,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习惯。咳痰后及进餐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进餐前适当休息,减轻疲乏,避免不良刺激。提供舒适的进餐环境,采取煮、蒸、炖、烩等烹调方法,提供色、香、味、形俱全的饮食。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有利于消化。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有水肿、尿少时,应限制钠水的摄入量,钠盐3g/d,水分1500ml/d。观察要点1、生命体征,呼吸形态;2、痰的颜色,性状,粘稠度,气味及量的变化;3、脱水状况:皮肤饱满度,弹性,粘膜的干燥程度。密切观察病情,咳嗽、咳痰情况,如痰外观、痰量、痰是否易咳出,呼吸频率、有无辅助呼吸肌参与活动等呼吸困难表现,对右心衰竭病人,除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律外,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观察有无尿量减少、下肢浮肿、心悸、腹胀、腹痛等右心衰竭表现;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配合处理。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状况。对精神失常、嗜睡、极度烦躁或昏迷病人应专人护理,加床档或约束肢体。昏迷病人应做好口腔、皮肤护理。(三)改善呼吸1、合理用氧:氧疗非常重要,对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者,采用低流量持续给氧,流量l~2L/min.提倡长期家庭输氧疗法,每天氧疗时间不少于15小时,特别是睡眠时间不可间歇,以防熟睡时呼吸中枢兴奋性更低或上呼吸道阻塞而加重缺氧。2、呼吸训练:缩唇呼气和腹式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肺气肿患者常呈浅速呼吸,呼吸效率低,让患者作深而慢的腹式呼吸,通过腹肌的主动舒张与收缩加强腹肌训练,可使呼吸阻力减低,肺泡通气量增加,呼吸效率提高,耗氧量减少,从而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活动耐力。1、训练体位:指导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时,以半卧位,膝半屈曲最适宜。两膝半屈(或膝下垫小枕),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立位时上半身略向前倾,可使腹肌放松,舒缩自如,全身肌肉特别是辅助呼吸肌尽量放松,情绪安定,平静呼吸。训练方法2、训练方法:患者一手放于前胸,一手放在腹部,作腹式呼吸。呼气时轻轻收腹,经口呼气,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经鼻吸气,要轻松自然,不可屏气。呼气时尽量将气呼出。吸与呼时间比为1:2或1:3,每分钟呼吸保持在7-8次左右。腹式呼吸可加强膈肌活动、减低气道阻力、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练习数次后可稍事休息,两手交换位置后继续进行训练。每日训练2次,每次10~15min。熟练后可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并可采用各种体位随时进行练习。但不适于胸片提示膈肌已降至最低限度,呈平坦而无弧形存在者。缩唇呼气肺气肿患者因肺泡弹性回缩力减低,小气道阻力增高,在呼气时缩唇,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气体经缩窄的口作唇缓慢呼出称缩唇呼气。吸气时放松、呼气主动且比吸气长。每日锻炼2次,每次10~20分钟,每日训练2次。因肺气肿患者肺泡弹性回缩力减低,小气道阻力增高,呼气时小气道提早闭合致使气体滞留在肺内。缩唇呼气的作用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以利肺泡气排出,改善肺泡通气量。总之,患者掌握腹式呼吸,并将缩唇呼气融人其中,便能有效增加呼吸运动的力量和效率,调动通气的潜能,坚持进行就会逐渐取得效果。八、全身性运动全身运动锻炼结合呼吸锻炼能有效挖掘呼吸功能潜力,可进行步行、骑自行车、气功、太极拳、家庭劳动等,锻炼方式、锻炼时速度、距离,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决定。长期坚持适当的耐寒锻炼,无论寒暑都用冷水洗脸、洗手、洗鼻等以提高耐寒力、增加肺功能。九、心理护理由于病人长期呼吸困难,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病人容易丧失信心,家庭关心、照顾也会因久病而减少,因此病人多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护士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了解、适应医院生活和环境特点,了解目前的病情、程度及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如症状、诱因、治疗和护理方法等。与患者共同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使患者通过消除诱因、定期呼吸肌功能锻炼、合理用药等,减轻症状,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放慢思维、控制呼吸、眺望远处、外出散步,或听轻音乐、做游戏、放松训练、按摩、做手工活,或培养1~2种爱好,如养花种草、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以分散注意力,减少孤独感。帮助患者认识焦虑的危害性,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向病人解释活动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培养病人的独立性和坚持活动的意识。克服由于长期疾病造成的依赖心理,逐渐增加病人的活动量,与病人共同制订活动计划,按计划进行有效地锻炼,改善心理状态,增加生活情趣。严重呼吸困难病人应休息,尽量减少活动和不必要的说话,以减轻呼吸困难。十、健康教育1、戒烟。使病人了解吸烟的危害,改善生活环境。2、增强体质。防止急性呼吸道感染,进行耐寒锻炼。重视缓解期营养摄人,改善营养状况。3、坚持全身运动和呼吸训练,进行适宜的全身活动,指导病人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4.家庭氧疗的指导。长期氧疗可以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给有此医嘱的病人提供有关家庭氧疗的咨询与帮助。5.坚持进行腹式呼吸及缩唇呼气训练。6.关注病人的心理问题,居家病人常有明显的孤独感,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家人及朋友除在提供身体方面的关怀外,在心理上应更多给予关注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