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心理评估在咨询中的应用目的要求目的:学习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来访者问题的分类评估,以及心理咨询疗效评估的原则、方法与技术,使心理咨询师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心理诊断及疗效的判定。掌握:心理评估的相关概念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来访者问题的分类评估心理咨询效果的指标与方法熟悉:心理评估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心理评估者的相关要求影响咨询效果的因素教学内容案例•根据下列案例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评估?•李某,女,33岁,妊娠39周,子痫(妊娠后半期出现的病态、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以及痉挛或昏迷)前期轻度入院。入院后经解痉、镇静等治疗,于妊娠40周临产,行会阴后-侧切开术,胎头吸引助产一女活婴,现产后2天,母子健康。产妇情绪低落、失眠,时常哭泣。以下是李某的自诉:•我28岁结婚,还没从疲惫的婚前准备中挣脱出来,双方父母就开始急着抱孙子了。从他们急切的眼神和欲言又止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压力。匆忙买回一整套有关育儿准备的书籍,并按要求采购了一大包叶酸、维生素、钙片等营养药物,开始了孕前的营养补充,然后就静等怀孕的消息。•但事与愿违,一年过去了,一点征象也没有,在公婆急切要求下,我和丈夫不得不去医院检查,结果是丈夫完全正常,我的子宫稍微后倾,并不影响怀孕。面对这一结果,我以为再也不用去医院了,可是接下来却是我要独自面对反复的检查和无休止的中药治疗,在每天吞下的苦水中有多少泪水和无奈啊,在这无尽的折磨中,我很少感觉到生活的快乐,工作中也经常走神,我开始厌倦、回避,把自己看成有缺陷的人,生活在自卑与自责中。•就在我已经崩溃放弃的时候,却得知怀孕了,这个消息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惊喜,终于苦尽甘来了,怀孕初期的妊娠反应也相对轻了。在无比幸福和期待中,忧虑又随之而生,大量服用中药会不会导致胎儿畸形、会影响胎儿健康吗?虽然科学已经证明,生男生女主要是丈夫的原因,但婆婆和丈夫无意间有关“男孩”、“女孩”的对话还是让我背上了思想包袱,担心生女孩引起夫家和丈夫的嫌弃,整天处于恐慌和焦虑之中,在煎熬中我经常感觉头痛、头昏,医院检查我出现了妊娠高血压。天哪,会出现难产吗?母子会有生命危险吗?甚至产生了怨恨情绪,怨恨丈夫的冷漠,对我缺少关心。•终于盼来了分娩,但产前镇痛和医生的漠视使我更加紧张和恐惧,他们的技术可靠吗?他们会尽心帮助我吗?在极度的紧张中被推进分娩室。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怎样用力,怎样配合。在助产士的厉声斥责下,不得不选择侧切,吸引生下了我的宝贝女儿。•我好像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从死亡边缘爬了回来,好在母子都平安,应该值得庆幸。但从婆婆和丈夫平淡的问候和失望的眼神里,我越来越感到沮丧和压抑,我就是想哭……第一节概述一、心理评估及相关概念二、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三、心理评估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和作用四、心理评估者的相关要求一、心理评估及相关概念1.心理评估的概念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assessment):指评估者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的心理品质及其水平进行描述、分类、诊断与鉴别的过程。心理评估的对象是心理障碍患者、心理问题和健康人,评估的范围既涉及躯体疾病和心理障碍,也可以帮助正常人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及时调整和矫正。是心理状况的主要评价方法,它是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或群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心理问题•指不良教育或者文化背景造成一定的个性偏差,可能由一定的心理刺激因素诱发,出现暂时或局部的情绪问题,自己可以识别但是难以摆脱,必须需要他人或心理医生调节,身边人也许能发现但是发现了只能部分理解,正常人如果处于相同的环境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局部轻度影响社会功能,不影响他人•损害是可逆的,一般在半年以内缓解•心理治疗的主要选择,如果配合药物治疗也是辅助手段心理障碍•有明显的个性偏差,伴随一些轻度的心理因素,出现持久的、较大范围的情绪障碍,自己可以识别但是无法摆脱,身边人经常可以发现异常但难以理解,正常人在相同处境下不会出现类似问题,因此主动求助,普通人难以提供帮助,需要心理医生调节。•部分影响自己的社会功能、一般不影响其他人•部分损害不可逆,但是程度较轻•这种类型可以叫神经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样重要•*相关概念:•心理评估和诊断采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策略搜集来访者的信息;都力图准确把握来访者的内心世界,都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人做出心理方面的判断和鉴别。•心理评估更倾向于从正常人的角度去对来访者进行分析和判断;•心理诊断更具有医学的意味,倾向于按照特定的模式去搜集资料,并最终对来访者做出某种确定的判断;•心理测量主要借助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将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量化,搜集到的资料为量化的资料。•心理评估的范围较心理诊断广,心理诊断主要侧重于心理异常与否的判断。•心理测量是心理评估的重要方法,然而它无法完全代替心理评估的其他方法,因为在事件中,对心理现象的描述很少只限于当时和个别的心理现象,而是要做全面系统地描述。•两者的主要区别心理评估与测验的主要区别心理评估不等于心理测验心理评估: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对整体的心理活动进行评价可基于不同的心理测量结果心理测量:定量性方法对具体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可以是心理评估的方法之一•2.影响心理评估的三个因素:(1)评估者(咨询师)(2)评估对象(来访者)(3)评价工具(信度,效度,标准化)•3.心理评估的主要内容(1)个体心理活动,特别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包括自我概念、认知、情绪、情感等方面现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2)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尤其是性格,可以使评估者对被评估对象的心理特征形成印象。(3)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评价,个体一般的交往方式,个体与他人发生矛盾时的处理方式、理解方式、应对方式等•4.不同心理治疗流派的评估方式•(1)精神分析疗法•(2)行为主义疗法•(3)认知—行为疗法•(4)来访者中心疗法•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析师认为,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是某一发展阶段心理冲突未充分解决的结果。•精神分析疗法强调综合评估技术的重要性,认为这种评估是了解个性动力以及情感障碍来源的基础。•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或主题统觉测验是精神分析师经常用来探索来访者无意识过程的工具。然而,有些分析师在治疗初期并不一定进行信息收集,他们更希望这些信息通过以后的分析逐步出现。•行为主义疗法主张一开始就对来访者目前的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它包括对具体行为以及维持这些行为的各种刺激因素进行客观评价。•其意义在于:首先,它能够帮助治疗师发现个体身上的长处和不足;其次,它可以帮助咨询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技术;最后,还可以为咨询有效性的确认提供框架和指标。•认知一行为疗法•为了对来访者的思维模式有一个较好的理解,认知一行为疗法在评估的时候主要关注来访者对某些事件所形成的种种想法。•咨询师不仅仅关心并收集关于来访者过去的资料,还特别注意相关的错误思维和认知扭曲。当找出来访者刻板的、不现实的、绝对的思维后,治疗过程就集中于改变来访者这种自我挫败的思维模式。•经过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共同努力,将来访者自我挫败的思维模式转变为建设性的思维方式。•来访者中心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认为评估和诊断是有害的,过多地收集来访者的信息,会导致咨询师先人为主,过于关注来访者的历史,而忽视来访者当前的行为和态度。另外,诊断也可能会导致咨询师裁决式的态度,过于注重告诉来访者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努力倾听并与来访者共情,这将阻碍咨询师真切地体验来访者的主观世界,限制来访者找到并探索他们真正关注的主题影响咨询的发展和来访者的改变。5.心理评估的切入点(1)来访者的基本信息某些关于来访者的基本资料需要详细记录(来访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籍贯、住址、联系方式等)(2)应注意观察的信息•第一、来访者的仪表和行为。•第二、来访者的情绪状况。•第三、来访者的言语和沟通过程。•第四、来访者的感觉和认知功能。•第五、来访者对咨询的态度和对咨询是本人的态度。•第六、咨询关系的建立以及发展情况。(3)需进一步获得的背景性信息•一是来访者为什么此时前来寻求咨询•二是来访者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三是来访者对咨询的期望如何•四是来访者是否具有很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五是来访者的家庭状况如何•六是来访者的工作或者学业情况如何(4)应重点探讨的问题•第一、来访者的人际关系•第二、来访者对自己的认识情况•第三、来访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否合理、有效•第四、来访者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根本问题之所在•第五、来访者本身的弱点是什么•第六、来访者对工作或者学习的适应状况如何•第七、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对曾经探讨的问题有什么养的看法,情绪上有什么样的体验(5)咨询师的判断•咨询是针对来访者的情况作出评估,其内容包括来访者面临的问题、优势、不足,主要建议,干预的重点等内容。二、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1.评估准备•明确评估的内容(案例1)•确定评估的目标:诊断、筛查、预测、干预评估2.评估资料的搜集方法3.资料的分析与总结•一般资料•申请评估的理由•来访者的背景资料•行为观察•测验结果•评估结果的解释•建议•小结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001年)(CCMD-3)•美国精神病学会编制:《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1994年)(DSM-Ⅳ)•DSM虽然主要通行于美国,但因其有详细的诊断标准,所以,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1992年)(ICD-10)附:CCMD-3分类0器质性精神障碍[F00-F09,表示ICD-10编码,以下与此相同]00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F00]0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F01]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F02]0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F02.8]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F10-F19;F55]10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F10-F19]11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F55]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F20-F29]20精神分裂症(分裂症)[F20]21偏执性精神障碍[F22]22急性短暂性精神病[F23]23感应性精神病[F24]24分裂情感性精神病[F25]3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F30-F39]30躁狂发作[F30]31双相障碍[F31]32抑郁发作[F32]33持续性情感障碍[F34]39其他或待分类的情感性精神障碍[F39]躁狂发作典型症状:情绪高涨、思维活动加快和意志行为增强(“三高症状”)。情感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随境转移夸大观念或夸大妄想睡眠障碍其他症状抑郁发作典型症状:情绪低落、思维活动缓慢和意向行为降低(“三低症状”)。情感低落思维迟缓精神运动性抑制消极观念和自杀行为思维内容障碍生物性症状其他症状睡眠障碍晨重夜轻食欲减退与体重降低其他生物性症状4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F44,F43,F40-49]40癔症[F44]41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F43]42神经症[F40-49]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F50-59]50进食障碍[F50]51非器质性睡眠障碍[F51]52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F52]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F60-F69]60人格障碍[F60]61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F63]62性心理障碍(性变态)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F70-F79;F80-F89]70精神发育迟滞[F70-F79]71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F80]72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F81]73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F82]74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F83]75广泛性发育障碍[F84]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F90-F98]80多动障碍[F90]81品行障碍[F91]82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F92]83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F93]84儿童社会功能障碍[F94]85抽动障碍[F95]86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