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解热镇痛抗炎药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八章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andanti-inflammatorydrugs主讲:张少卓第1节概述第2节水杨酸类第3节苯胺类第4节吡唑酮类第6节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剂目录第5节其他NSAIDs第1节概述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多为有机酸类化合物,有相似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也称为“阿司匹林类药物”。归入非甾体类抗炎药类(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目录非甾体类抗炎药【共同药理作用及机制】共同作用1.解热作用2.镇痛作用3.抗炎和抗风湿作用机制抑制中枢及外周环氧酶COX、减少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的合成。OHOCOOHOH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OHOCOOHOH前列腺素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各种重要组织和体液中。参与许多细胞的代谢活动,参与体内多种功能的调节和病理过程。PGE2PGF2a前列腺素的代谢膜磷脂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PAF12HETE12羟二十碳四烯酸LIPOXIN脂氧素环内过氧化物5-HPETE氢过氧化PGI2PGF2PGD2PGE2LTA4(白三烯)LTB4LTC4TXA2(血栓素)甾体激素类药物PAF拮抗剂非甾体类抗炎药5脂氧酶抑制剂PG拮抗剂LT抑制剂TXA2合成酶抑制剂磷脂酶A212脂氧酶环氧酶cox5脂氧酶15脂氧酶TXA2合成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酶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COX-1COX-2环氧酶亚型固有型诱导型来源绝大多数组织炎症反应细胞为主生成条件自然存在刺激后诱导生成主要生理功能保护胃粘膜调节血小板功能调节肾功能等细胞间信号转导骨骼肌细胞生长等病理学损伤早期的疼痛炎症反应膜磷脂花生四烯酸COX-1(固有型)前列腺素(组织保护作用)COX-2(诱导型)前列腺素(炎症介质)•炎症反应•疼痛•发热白三烯•支气管收缩抑制剂•NSAIDs(non-COX-2)•Asprin诱导物•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诱导物•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COX-2抑制剂•NSAIDs(non-COX-2)•AsprinCOX-1:环氧酶-1COX-2:环氧酶-2磷脂酶A2前列腺素的代谢膜磷脂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PAF12HETE12羟二十碳四烯酸趋化性LIPOXIN脂氧素环内过氧化物5HPETE氢过氧化PGI2BV舒张PGF2支缩BV收缩PGD2致痉PGE2BV舒张LTA4(白三烯)LTB4趋化LTC4透TXA2(血栓素)BV收缩甾体激素类药物PAF拮抗剂非甾体类抗炎药5脂氧酶抑制剂PG拮抗剂LT抑制剂TXA2合成酶抑制剂磷脂酶A212脂氧酶环氧酶cox25脂氧酶15脂氧酶TXA2合成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酶(COX)类型与作用COX有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抑制COX-2使PGs生成减少,产生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抑制COX-1导致生理性PGs生成减少而引起胃肠道反应、肾功能异常等毒副作用。PG的功能1.致热作用PG合成和释放的增多导致体温调定点的提高,体温升高。2.致痛作用PG本身具有一定的致痛作用,同时还具有显著地提高痛觉感受器对其它致痛物质的敏感性。3.致炎作用PG参与炎症反应,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非甾体类抗炎药【共同药理作用及机制】共同作用1.解热作用2.镇痛作用3.抗炎和抗风湿作用机制抑制中枢及外周环氧酶COX、减少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的合成。非甾体类抗炎药【共同药理作用及机制】(一)解热作用发热的机制如图所示寒战肌紧张肌肉运动内分泌腺活动基础代谢糖类蛋白脂类不感蒸发出汗皮肤血流体表面积衣着环境条件传导、辐射对流3637383935产热散热•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散热平衡,达到体温恒定。•调定点学说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PG中性粒细胞或其它细胞病原体毒素及其它内热原中枢神经系统调定点产生和释放进入(可能是白介素1)发热机制发热非甾体类抗炎药【共同药理作用及机制】(一)解热作用发热的机制解热作用的机理抑制中枢环氧酶,减少PG的合成。解热作用的特点(1)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均有效。(2)对体温正常者几乎无影响。氯丙嗪(3)仅是对症治疗,应同时进行病因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共同药理作用及机制】(二)镇痛作用作用部位:外周神经系统作用机制:抑制炎症局部的PG合成作用特点:(1)作用强度比吗啡弱;(2)对创伤性剧痛及内脏绞痛无效(直接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3)对慢性钝痛(为伴有PG增多的炎性疼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等)效果好;(4)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非甾体类抗炎药【共同药理作用及机制】(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机制:抑制炎症时PG的合成,能减轻红、肿、热、痛等反应,可明显缓解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但不能根除病因,也不能阻止病程的发展或并发症的出现,仅为对症治疗。目录解热镇痛药协同作用(—)组胺、缓激肽、5-HT等释放PG合成增加炎症病灶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痛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白细胞趋化、痛觉增敏炎症(红、肿、热、痛)非甾体类抗炎药【分类】非选择性环氧酶(COX)抑制剂选择性环氧酶(COX)抑制剂:COX-2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其他NSAIDs丙酸类吲哚乙酸类及其衍生物灭酸类昔康类第2节水杨酸类(salicylates)水杨酸类: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水杨酸钠氟苯水杨酸目录阿司匹林对Cox1和Cox2无选择性【体内过程】【药理作用及应用】【不良反应】阿司匹林【体内过程】1.口服吸收迅速2.因易被胃肠粘膜、肝脏和红细胞中的酯酶水解为乙酸和水杨酸,故血中主要是水杨酸形式,并主要以此形式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3.水杨酸血浆蛋白结合率约80-90%,甲状腺激素、青霉素、苯妥英钠、苯磺唑酮、胆红素、尿酸和其他有机酸类NSAIDs等能竞争性与蛋白结合。阿司匹林【体内过程】4.肝药酶代谢,与甘氨酸结合,主要以代谢产物的形式由肾脏排泄。其排泄速度和量与给药剂量和尿液pH值有关。5.消除:小剂量:水解生成水杨酸,一级动力学较大剂量:按零级动力学大剂量长期用药时:代谢产物排出的百分率下降,水杨酸的百分率上升。碱化尿液可以促进水杨酸的排出。图.口服阿司匹林0.25、1.0、1.5g后的药-时曲线250.25g1.0g1.5g时间(h)主讲:张少卓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及应用】解热镇痛:轻度疼痛首选药常用剂量(0.5g)即有显著解热镇痛作用,增强散热过程,使发热者的体温降低到正常,而对正常体温一般无影响。感冒发热对轻、中度体表疼痛,尤其炎症性疼痛也有明显疗效。慢性钝痛临床常以复方制剂,如复方阿司匹林(亦称APC)用于伤风感冒发热头痛、偏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和女性痛经等。吗啡与阿司匹林镇痛作用机理、特点及临床应用的比较吗啡作用机理模拟内阿片样肽,激动中枢的阿片受体作用特点镇痛作用强大,对各类疼痛都有效久用易成瘾应用诊断明确的剧烈疼痛,短时镇痛阿司匹林作用机理抑制环氧酶,抑制损伤局部的前列腺素合成作用特点中等程度镇痛作用,较吗啡弱,对剧烈疼痛、内脏绞痛无效不易成瘾应用更多用于减轻慢性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等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及应用】抗炎抗风湿使用最大耐受剂量(每日3~5g)有明显的抗炎、抗风湿作用,使急性风湿热患者用药后24~48小时内临床症状缓解,血沉下降。可作诊断性用药。也能明显减轻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和疼痛。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及应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小剂量阿司匹林(40~80mg):可最大限度地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机理:小剂量TXA2↓(血小板聚集↓)血小板产生的血栓素A2(TXA2)是强大的血小板释放及聚集的诱导物。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COX-1,进而抑制TXA2的合成,影响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大剂量300mg/day促进血栓形成。机理:大剂量抑制血管内皮环氧酶(COX),PGI2↓(促聚集)前列腺素的代谢膜磷脂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PAF12HETE12羟二十碳四烯酸趋化性LIPOXIN脂氧素环内过氧化物5HPETE氢过氧化PGI2BV舒张PGF2支缩BV收缩PGD2致痉PGE2BV舒张LTA4(白三烯)LTB4趋化LTC4透TXA2(血栓素)BV收缩甾体激素类药物PAF拮抗剂非甾体类抗炎药5脂氧酶抑制剂PG拮抗剂LT抑制剂TXA2合成酶抑制剂磷脂酶A212脂氧酶环氧酶cox25脂氧酶15脂氧酶TXA2合成酶前列腺素合成酶TXA2(血小板)血管收缩加速聚集PGI2(血管壁中)抑制聚集血管舒张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及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0.3g)能抑制血管壁内COX-1,减少前列环素(PGI2)的合成,PGI2是TXA2的生理性对抗物,其合成减少可促进凝血及血栓形成,因此用阿司匹林防治血栓性疾病以小剂量为宜。阿司匹林【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最常见。1.直接刺激胃粘膜;2.影响PG的合成3.抗风湿剂量阿司匹林可刺激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兴奋.损伤胃粘膜,上腹不适,胃灼痛,恶心和呕吐,诱发或加重溃疡和胃出血。可呈无痛性出血(每天失血3~8ml)。将本药压碎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米索前列醇胃溃疡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凝血障碍一般剂量长期使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大剂量可抑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故出血倾向多见。预防:禁用: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和血友病患者。停用:术前一周的患者,临产前产妇不宜应用,以免延长产程和增加产后出血。2种环氧还原酶肝凝血酶原的活化羧化VitK(环氧型)阿司匹林【不良反应】水杨酸反应为本药过量出现的中毒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以及视、听力减退等,总称为水杨酸反应,严重者可致过度换气、酸碱平衡障碍、高热、精神错乱等,甚至出现惊厥和昏迷。处理:阿司匹林【不良反应】过敏反应主要为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皮肤粘膜过敏反应。休克:罕见“阿司匹林哮喘”:抑制了COX,而脂氧酶活性相对升高,白三烯合成增加,导致支气管强烈痉挛,诱发哮喘,肾上腺素仅部分对抗“阿司匹林”所致的支气管痉挛。哮喘、鼻息肉及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前列腺素的代谢膜磷脂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PAF12HETE12羟二十碳四烯酸趋化性LIPOXIN脂氧素环内过氧化物5HPETE氢过氧化PGI2BV舒张PGF2支缩BV收缩PGD2致痉PGE2BV舒张LTA4(白三烯)LTB4趋化LTC4透TXA2(血栓素)BV收缩甾体激素类药物PAF拮抗剂非甾体类抗炎药5脂氧酶抑制剂PG拮抗剂LT抑制剂TXA2合成酶抑制剂磷脂酶A212脂氧酶环氧酶cox25脂氧酶15脂氧酶TXA2合成酶前列腺素合成酶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瑞夷综合征:患病毒性感染发热的儿童和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罕有致瑞夷综合征(Reyˊssyndrome),表现为严重肝损害和脑病。对肝、肾功能影响本药血药浓度超过150µg/ml时可产生剂量依赖性肝脏毒性,主要表现为血转氨酶活性升高,个别病人有肝肿大、厌食、恶心和黄疸。与其他NSAIDs相比,本药致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较低。目录禁忌症•胃溃疡、•严重肝损伤、•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症、•血友病、•哮喘、•鼻息肉、•慢性荨麻疹第1节概述第2节水杨酸类第3节苯胺类第4节吡唑酮类第6节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剂目录第5节其他NSAIDs丙酸类吲哚乙酸类及其衍生物灭酸类昔康类第3节苯胺类苯胺衍生物中,以非那西汀(phenacetin)最早使用,但因毒性大,目前除复方制剂还应用外,均为其活性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又名扑热息痛(paracetamol)取代。NHCOCH3OC2H5NHCOCH3OH非那西汀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目录对乙酰氨基酚【体内过程】【药理作用及应用】【不良反应】【体内过程】口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