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手术护理外科1阑尾解剖生理2阑尾炎临床表现3阑尾炎病因4术前术后护理目录阑尾的解剖生理位于右髂窝,绝大多数属于腹膜内位器官,长约5~10厘米,直径约0.5~0.7厘米,起自盲肠根部,远端游离于右下腹,形似蚯蚓。什么是阑尾炎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原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临床分型急性单纯性性阑尾炎:轻度隐痛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阑尾炎:持续性剧烈疼痛穿孔性阑尾炎:腹痛可暂时减轻阑尾周围脓肿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阑尾一端与盲肠相通,管腔狭窄仅有0.5厘米这就构成阑尾极易发炎的解剖基础,这种特点也容易发生梗阻,最常见原因是淋巴小结节明显增生,约占60﹪。粪石也是阻塞的原因之一,约占35﹪。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则是较少见的原因细菌入侵:由于阑尾管腔阻塞后,细菌繁殖,分泌内外毒素,损伤粘膜上皮并使粘膜形成溃疡,细菌通过溃疡的粘膜进入阑尾肌层。阑尾壁间质压力升高,妨碍动脉血流,造成阑尾缺血,最终坏死。阑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阑尾炎的腹痛开始多在上腹部、剑突下或肚脐周围,经约6~8小时后,腹痛部位逐渐下移,最后固定于右下腹、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早期乏力,多有发热(坏死型阑尾炎体温多超过38.5℃),严重时(发生门静脉炎等)可出现寒战高热,黄疸。阑尾炎的体征1、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阑尾炎最常见的最重要最典型的体征),在小儿、老人、孕妇、肥胖等病人体征多不明显,诊断困难,易致穿孔,引起波及全腹部的疼痛。2、阑尾周围脓肿时可于右下腹触及包块。腹腔镜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反应,与其做好良好沟通,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腹痛情况,若出现发热或腹痛加剧应及时报告医生。•3.避免增加肠内压力:病情观察期间,病人禁食;输液,应用抗生素;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加快,增加肠内压力,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4.急性阑尾炎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禁食,做好术前常规准备。5.禁用镇痛剂如吗啡或哌替啶,禁服泻药及灌肠。6.术前指导患者清淡饮食,防止腹胀而引起疼痛。7.术前按下腹部严格备皮,特别是注意脐孔的清洁,检查脐窝深浅及污垢积存情况,可用润滑油、肥皂液或松节油进行清洁,防止皮肤破损。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至生命体征平稳,做好记录。2.术后常规吸氧,指导患者术后6小时内每15min做几次深呼吸,预防二氧化碳积聚膈下引起反射性肩痛。3.全麻未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待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舒适半卧位,减少切口张力,并鼓励多翻身活动。4.术后监测体温变化,观察切口局部有无红肿、压痛或波动感。术后48小时内严密观察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或大便次数增多等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5.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6.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一天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第二天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第3~4天可进普食。如患者有恶心、呕吐等,应适当延长进食时间。7.对化脓性、坏疽行阑尾炎等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液,及时更换敷料,注意无菌原则。并发症观察及护理1)切口感染:多因手术操作时污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尤易发生。术后3~5日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重又升高,病人感觉伤口疼痛,切口周围皮肤有红肿触痛,则提示有切口感染。应配合医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和干燥。加强观察: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情况;一旦出现切口感染,应配合医师做好穿刺抽出脓液,伤口换药。2)出血:可能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病人表现面色苍白、伴腹痛、腹胀、脉速、出冷汗,有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必须立即平卧、镇静、氧气吸入、静脉输液,同时抽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准备手术止血。3)腹腔残余脓肿:病人表现术后持续高烧,感觉腹痛腹胀,有里急后重感,进而出现中毒症状。预防和护理:①采取适当的体位:术后病人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坐卧位;②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确保有效引流;4)粘连性肠梗阻:与局部炎症重、切口异物,术后长期卧床有关,术后肠蠕动恢复快可减少肠粘连。5)粪瘘:较少见。健康教育对非手术治疗的病人,应向其解释禁食的目的,教会病人自我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的方法。指导病人术后饮食:鼓励病人摄入营养丰富齐全的食物,以利于切口愈合;饮食种类及量应循序渐进,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不洁食物。向病人介绍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意义,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术后肠粘连。病人出院后,若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