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教学要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及其成就社会主义国家的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前景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及其成就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自1917年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联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二个由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二战之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到70年代世界上共有15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不同的特点。苏联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影响在许多方面都是开创性的。在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中,苏联无疑居于核心和领导的地位。苏联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一些干涉内政的不良做法。克里姆林宫东欧东欧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的帮助和影响密切相关。东欧各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时对于苏联的经验和指示也相当重视。甚至奉若神明。东欧国家共产党内思想派别复杂的,党的凝聚力相对弱小,这是其后来垮台的重要原因。布加勒斯特亚洲和拉美亚洲和拉美国家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都带有很强的本民族的痕迹,它们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东方的民族特色。这些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努力开创在本国行之有效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及其意义(1)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2)经济实力大为增加。(3)平稳地实现了向现代化国家的过渡。(4)改善了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5)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过去那种人民无权的地位,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6)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艰难探索一、苏联模式的形成及特点1918-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面国有化、国家管理权高度集中。1921-1928年,新经济政策:允许一定范围的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存在,在党内采取了一些措施健全党内的民主生活制度。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已建成社会主义,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正式形成。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2)在国民经济管理方面,按集中计划原则管理经济,从根本上排斥市场经济。(3)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苏联的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1)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现象十分严重;(2)权力过分集中于上级机关和少数人手里,形成个人专断独裁;(3)干部管理系统虽然很严密,但普遍实行任命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选举制度流于形式;(4)建立了必要的监督制度,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程序,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屡禁不止;(5)建立了必要的民主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长期不健全,以人治代替法治的情况比比皆是;(6)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出对思想文化的严格控制和严重的个人崇拜。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社会主义国家中最早走上改革之路的是南斯拉夫,其改革从从40年代末期开始:在政治生活中,改变苏联那种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扩大人民民主,实行地方分权和党政分工;在经济生活中,让市场调节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家不直接管理微观经济,企业实行自治,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南斯拉夫的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高度集权的苏联体制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一个开端。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三次程度不同的改革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政治上的改革包括健全法制,整顿国家安全机构,实行干部更新制度;在经济上的改革包括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精简中央机构,改组计划体制,减少中央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地方和企业在计划、财务和物资分配方面的权限,减少国家对农民的干预和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等。这次改革冲击了苏联以往一些僵化的观念和传统体制,为以后的改革开拓了道路。第二次浪潮是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有些国家的改革获得了部分成功,如匈牙利“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有些国家的改革在外来干涉下失败,如捷克斯洛伐克遭苏联入侵。有些国家的改革则难以进行,如苏联的改革在70年代中期被迫停止。第三次浪潮是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次改革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超过以往,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改革观点,最后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苏联东欧等国家的改革在新旧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由于没有把握好改革的方向,没有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原则,导致了政权垮台。中国的改革则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动摇,取得了世人公认的伟大成就。第三节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87年10月,戈尔巴乔夫发表《改革与新思维》,这是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开始。1991年苏共解散,苏联解体。受到苏联改革的影响,一些东欧领导人决定以政治多元化和经济市场化作为改革的指导方向,结果导致局面失控。从1989年6月开始,东欧各国共产党陆续开始倒台,出现了雪崩式的多米诺效应。全面实行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轨。2、苏东巨变的原因(1)直接原因: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2)深层次原因: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缺乏内在动力和活力,影响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治上民主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备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党的建设存在严重问题。(3)外部原因:西方势力的“和产演变”战略。3、现存的社会主义概况国名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人)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960137000北京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32.95567500河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2.282100平壤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23509万象古巴共和国111100哈瓦那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第一、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第二、社会主义建设本国特色化。第三、经济运行市场化。第四、发展民主和加强法制。名词解释:布拉格之春战时共产主义思考题:1、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2、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4、目前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