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同意,请勿传播本文件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讲师魏伟第三部分银行管理第十四章风险管理第一节概述(熟悉)一、风险的定义对银行风险的定义,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强调结果的不确定性。即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发生各种结果的变动,结果的变动程度越大则相应的风险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不确定性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二是强调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后果。即由于各种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可以看出,风险不等同于损失本身,风险是一个事前概念,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风险的概念既涵盖了未来可能损失的大小,又涵盖了损失发生概率的高低。二、风险的分类银行风险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予以分类;按照遭受风险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按照银行业务结构划分,可以分为资产风险、负债风险、中间业务风险;按照风险主体划分,可以分为公司风险、个人风险、国家风险等。结合银行经营的特征及诱发风险的原因,巴塞尔委员会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和战略风险八个主要类型,这也是业界较为通用的风险分类方法。(一)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即借款人或交易对手不能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可能性。这些风险不仅存在于银行的贷款业务中,也存在于其他表内和表外业务中,如担保、承兑和证券投资等。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不仅包括违约风险,而且包括当债务人或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不足即信用质量下降时,市场上相关资产价格会随之降低的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在一笔交易的现金流最后结算之前违约的风险,与违约交易对手的交易或组合具有正的经济价值时,经济损失将会发生。传统的信贷风险属于单向风险,只有发放贷款的银行才面临违约损失风险;而交易对手违约风险是双向的,即交易对手的双方面临的交易市场价值都有可能是正值或负值,交易的市场价值是不确定的且随时变化,更难以管理。(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股票和商品交易业务有限,因此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具有普遍性,广泛存在于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操作风险还具有非营利性,它并不能为商业银行带来利润,商业银行之所以承担它是因为其不可避免,对它的管理策略是在管理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操作风险。(四)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及时获得或以合理成本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或满足正常业务开展需要的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比,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原因更加复杂,涉及范围更加广泛,通常被视为一种综合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除了因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计划不完善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领域的管理缺陷同样会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甚至引发风险扩散,造成整个金融系统出现流动性困难。。(五)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在与非本国国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他国(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国家风险通常是由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行为引起的,超出了债权人控制范围。国家风险有两个特点:一是国家风险发生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在同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经济金融活动不存在国家风险;二是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不论是政府、银行、企业还是个人,都可能遭受国家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六)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者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妥善管理声誉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非常必要,因为其经营性质要求它必须维持存款人、贷款人和整个市场的信心,这种信心一旦失去或受到不利影响,就会影响到商业银行业务的正常经营。(七)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要求,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法律风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操作风险。从狭义上讲,法律风险主要关注银行所签署的各类合同、承诺等法律文件的有效性和可行执行力。从广义上讲,与法律风险密切相关的还有违规风险和监管风险。(八)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战略风险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缺乏整体兼容性;二是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存在缺陷;三是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匮乏;四是整个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难以保证。需要说明的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因此,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关注各类风险的内在联系,全面管理各种风险。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一、全面风险管理概述简单地说,全面风险管理就是一个从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到目标实现的风险管理过程。具体到银行业而言,全面风险管理强调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银行承担的所有实质性风险纳入到统一的风险管理框架中,涉及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到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分支机构等各个层面,包括风险偏好制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建设、信息系统和风险管理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文化塑造等多方面内容。二、风险偏好和战略(一)风险偏好风险偏好是商业银行在追求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愿意承担的风险类型和总量,它是统一全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认知标准,是风险管理的基本前提。国际先进银行一般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对风险偏好做出详细阐述,例如,资本充足水平、风险收益水平、流动性、外部评级等。(二)风险战略风险战略是银行为实现总体发展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风险管理目标和方针政策,它是对风险偏好的定性描述,是风险偏好的具体体现,为整个银行发展战略提供保障。任何一种战略都是为实现预期的增长和收益目标而设计的,在战略制定时,要选择与银行风险偏好相一致的风险战略,如果相悖就要进行修正与调整。风险战略一般分为积极、稳健、保守三种类型。三、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商业银行根据不同的经营环境、经营制度和不同的风险管理要求,设置各自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一般由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及其他风险控制部门等组成。董事会是商业银行的最高风险管理和决策机构,承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一般负责审批风险管理偏好和战略、政策和程序,确定商业银行可以承受的总体风险水平。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是否尽职履职,并对银行承担风险水平和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独立的监督、评价。高级管理层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执行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并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就风险管理事项进行决策,负责建立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组织管理各项风险管理活动,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种风险。高级管理层的支持与承诺是商业银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石。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是指在商业银行内部形成的在风险管理方面承担不同职责的三个团队(或部门),即业务团队、风险管理团队和内部审计团队。业务团队是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负责识别、评估、缓释和监控各自业务领域的风险,对管理和控制其经营活动承担的风险负有首要、直接的责任。风险管理团队是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主要职能包括建立银行的风险政策制度体系,对各个业务单元的风险管理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并通过风险偏好和限额等方式,监控、评估和管理全行风险,有效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内部审计团队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负责对全行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估。“三道防线”分工协作,协调配合,并保持相互的独立性,从而为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四、风险管理流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可以概括为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四个主要环节。(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的目标在于帮助银行了解自身面临的风险及严重程度,为下一步风险计量和防控打好基础。风险识别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感知风险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发现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种类、性质;分析风险是深入理解各种风险内在的风险因素。(二)风险计量风险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及严重程度进行充分分析和评估,从而确定风险水平的过程。风险计量是提升银行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风险计量的结果可以应用于客户准入、授信审批、限额管理、经济资本、风险定价、绩效考核等领域。银行的风险计量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其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风险计量既可以基于专家经验,也可以采用统计模型的方法,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对不同类别的风险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无论选取哪种方法,都应该确保风险计量的准确性。近年来,国际先进银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应用先进的风险计量技术,不断开发出风险量化方法。巴塞尔委员会吸取国际先进银行的管理经验,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类型,总结提出了更高级的计量方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开始逐渐采取资本计量的高级方法,提高风险计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三)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指通过对一些关键的风险指标和环节进行监测,关注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同时,向内外部不同层级的主体报告对风险的定性、定量评估结果,以及所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及其质量和效果。风险监测/报告过程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满足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对于风险状况的多样化需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例如,高管层需要的是全行风险轮廓的报告;从事金融市场业务交易的人员需要的是具体头寸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则通常要求提供风险防控与化解报告,以协助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等。(四)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补偿等策略和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1.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是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也就是“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商业银行的业务不应过多集中于同一客户、同一行业或同一区域,通常银行可采取限额管理的方法,避免风险敞口的过于集中。2.风险对冲。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对冲是管理市场风险非常有效的办法;近年来随着信用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风险对冲也被用来管理信用风险。3.风险缓释和转移。风险缓释的目的在于降低未来风险发生时所带来的损失,担保就是最常用、最重要的风险缓释措施。风险转移是指银行将自身的风险暴露转移给第三方,包括出售风险头寸、购买保险或进行避险交易(如互换、期权)等。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规避承担该业务或市场带来的风险,即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对于不擅长因而不愿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通常设立非常有限的风险容忍度,降低对该业务的风险暴露,甚至完全退出该业务领域。5.风险补偿。风险补偿主要是指事前(损失发生以前)对风险承担的价格补偿。风险是有价值的,承担风险就要获得回报,转移或降低风险也同样需要付出成本,因此,商业银行对需要承担的风险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风险溢价,获得承担风险的价格补偿。五、风险文化风险文化,又称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风险控制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包括员工的风险观、风险管理意识、职业道德等,这些内容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重要的影响。第三节信用风险管理一、信用风险的分类按照风险能否分散,可以分为系统性信用风险和非系统性信用风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