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高中家政课新课标,开好豫科版家政教育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各位领导、各位教师:大家上午好!今天由我与大家一起学习、研讨高中新课标通用技术课《家政与生活技术》的课程标准和豫科版《家政与生活技术》教材。本来这节课应有本书的主编、北京礼仪学院的院长李柠教授来主讲,由于其他的原因,她这次没能来,领导决定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困难的任务。高中新课改在全国不少省份已进行多年,积累了大量的新材料、新经验,有很多新的进展。但是我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多年,对这一切几乎都不熟悉。即使重新拾起过去的东西,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近两年以来,对我们教育界来说,发生了两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一件是去年3月1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一件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是继1999年6月第3次全国教育大会之后,时隔11年,中央关于教育问题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除去外访的吴邦国委员长,中央政治局的所有常委、委员全部参加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发表了重要讲话,这足见国家对这次会议、也是对我们教育部门工作的重视。这两件大事的核心,我体会都是针对当前教育部门存在的问题,再一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一个总体的教育宗旨、全面推动教育改革进行的总动员。因此,我这次来,是和大家一样,抱着学习的态度,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研讨,希望通过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熟悉豫科版教材的内容,把这门课开好、教好。大家都是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今天我把自己这些天学习的体会拿出来,算是抛砖引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指正。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学好高中家政课新课标,开好豫科版家政教育课一、家政教育的特点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家庭是人最贴近的生活环境。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居所,又是生命的发源地;即是人成长的摇篮,又是寄托精神、培养感情的地方。具体到个人,家庭是安全温暖的象征,是铸就性格和陶冶情操的场所,也是青少年放飞理想和追求幸福的起跑线。因而,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建立美满家庭已不仅仅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个人私事,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与幸福已经同国家建设、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相连。那么,怎样才能建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呢?学习家政知识及生活技术,正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一提起家政,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之类的事情。但这只是对家政的一种很片面的认识。事实上,家政是指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对家庭生活进行的科学化设计与管理。它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设计,更是一个过程。具体地讲,它包括四层意思:家政是指家庭中的“公事”、“要事”;家政是指对家庭事务的管理;家政是家庭生活中办事的规则和行为准则;家政是指家庭生活中实用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从历史发展上来看,自从有了家庭,就有了家政。家政知识的积累,就形成了今天的家政学。但是,最集中的体现家庭文化的现代家政学的出现,只是近100多年前的事情。作为社会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的美国。最初创立时的用意是为男性家长制服务,目的是培养女性持家的能力。一个多世纪以来,家政学伴随着西方现代化的步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日益繁荣。进入21世纪的今天,西方的家政教育已2不局限于女性,家政教育也远离了其最初创立的宗旨,成为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必修课。今天家政学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家事管理、家庭物质建设等可操作性技能的掌握和提高,而是包括家庭的文化建设、人际关系调适、子女教育、家庭生活品位提高等较高层次的内容。通过家政知识的教育,可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进而提高人口素质,这一点已经被很多国家的家政教育实践所证实。那么,今天的家政课程或家政教育有什么特点呢?我把它归纳成以下几条:第一,家政教育是一门最贴近生活、与我们距离最近的课程。这一点无须多说。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和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不管你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第一个人都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家政。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家政课是一门最容易体验、最容易实践也是最容易学习的一门课程。这一点,是其他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相比的。第二,家政教育是一门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课程。这一点也无须多说,它所涉及的内容,如家庭伦理、人际关系调适、家庭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都说明了这一点。严格地讲,从学科分类上,家政学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但在这一次的课程改革中,却把它归入通用技术课的范围。这在通用技术课九个模块14个专题中是绝无仅有的。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我体会家政教育不单单是因其涉及到生活技术的多个方面,课程标准的设计者更深层地考虑是现代家政学已经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生态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变成了一个有丰富内容的大学科体系。它早已突破了传统家政理论的框架,把触角伸向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成为一门提高人口素质、关系国计民生的学科,一门人文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且密不可分的学科。第三,家政教育是一门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课程。这一点可从家政课内容的演变和发展上找出答案。无论是家政理念,还是家庭生活技术,今天涉及的内容与100年前、50年前相比,已经无法去计算发生了多少变化。仅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玩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变化的巨大和快速。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变化还在加速。昨天还用的是BB机,今天已用上了全球通。手上的移动电话还没有暖热,3G电话又扑面而来。这种快速的变化不断地对家政教育的内容提出挑战,迫使它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内容。第四,家政教育又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终身实践的课程。家政是一门大学问,道德问题、伦理问题、生活问题、经济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老人照顾问题以及邻里关系、社会责任等等,等等,千头万绪,很难理出个头绪来。每个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句话一点儿也不错。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在家庭生活上是完全成功的。家庭问题的复杂性,再加上一个人终生都离开不了家庭,这就决定了家政教育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终身实践的课程。家政教育,不可能经过一节课、一门课或几门课就可以完成。它需要每个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去实践。唯有到死,一个人才有可能对他的家庭生活做出最终的评价,其对家政知识的学习才有可能最后划上个句号。说到这里,我还要补充一点,就是家政课是对我国目前现行的初高中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非常有益的补充。说句不客气的话,现行的初高中政治课只讲大道理,缺乏操作性,学生无法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操行。而高中设置的家政课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总之,家政教育是一门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二、家政课设置的必要性1.国外中学家政课设置的情况(1)西方发达国家的家政教育家政教育在当今发达国家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20世纪初,面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们对家庭的期许程度从物质型向精神型的转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社会学家们3就提出倡议:通过家政教育,使家庭生活现代化。这一号召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响应和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从此带来了西方各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家政学和繁荣和家政教育的普及。发达国家正是由于家政教育的普及,对提高国民素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美国:作为现代家政教育的创始国,家政教育在美国已经有150年以上的历史。它对美国的影响和对美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产生的巨大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早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大学已开始开设家政课。1909年,美国家政学会成立;1917年,美国国会更是通过法律拨款支持家政课程的建设。到今天,美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学都开设有内容深浅有别的家政教育课。特别是在中学教育中,更把它纳入美国极其重视的技术教育课程,人微言轻技术教育的选修科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国一直重视技术教育课程。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中学的课程结构就以重实用教育、轻学术教育、降低统一要求、提倡自由选择为特征进行改革,以适应当时美国国内大多数高中学生不能升读大学、辍学率升高、功能性文盲增加以及追求教育平等的现状。其中,家政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界对技术教育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在美国“2061计划”和“科学文化”的标准中制定了包括技术与科学、设计与系统、技术中的问题等方面在内的从幼儿园到12年级学生的技术教育内容,还规定了2、5、8和12年级末的学生在技术学习方面应当达到的标准。家政教育作为技术课的一项内容被列入其中。虽然美国的教育行政属于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各州在高中课程设置上各不相同,但各州几乎所有的中学一般都保持着独立设置的技术、经济、职业类课,家政课作为技术课程的一个选修科目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美国家政课的内容很多,包括家庭经济、生活技能、个人生活、独立生活、家庭生活、个人发展和家庭、家庭和社会、现代生活、生活和交往、婚姻准备、幼儿教养、老人护理、怎样做家长、烹调、食品与营养、缝纫、服装设计、家庭设计、家庭装饰、家庭艺术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英国: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经验。其中学的教育计划是由教育科学大臣经地方教育当局和学校董事会直到校长这一纵向系统制定的。但实际上,编制和实施教学计划的权力在校长。从上世纪初至今的100多年间,英国的中小学教育经历了很多次的改革。但家政知识的教育内容一直保留至今。一份对英国185所中学第六学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三年级)所学课程的调查表明,在为学生提供的49门“高级水平”的课程中,学生只选修与自己升学或就业直接相关的三门课程。而选修家政课的学校占44.8%,几乎占了一半。此外,还有15.2%的学校选择了女红课,这也是家政的内容。由此可见,英国的学校和家庭对家政教育是多么的重视。英国家政教育的内容包括家政学、生活技巧、家庭与社区、食物与居住、家政、服装剪裁与设计、育儿保健、家庭技艺、一般教养、女红等内容,可供各个学校及学生选择。德国:德国的教育制度与其他国家有一些差别。一般情况下,儿童满六岁开始进入小学(德国人称其为基础学校),对其进行法定的义务教育,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后学生开始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德国的中学一般分为主要中学、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三种,主要中学学制五年,毕业后大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少部分学生进入专科补习学校,然后再升入高等专科学校。完全中学学制九年,毕业生不经考试直接升入大学或高等师范学校及其他同等高校。但是,无论哪种中学,家政作为一门选修课程的主要科目都受到学校的重视。从上世纪初到本世纪初的100多年来,家政教育虽经过多次分分合合的变化,但其总的趋势是在增加:内容在增多,课时在增加。由此可见德国对家政教育的重视。德国家政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家政、伦理课、缝纫、手工、园艺、家庭经济、公民、家事、烹调等。日本: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女子在高中及大学就开始接受家政教育,并把家政学视为女子必修主题,这一传统一直沿习到今天。在日本,《学习指导要领》把《家政》列为必修学科,只是在教学内容上男女学生间有些差异。日本在1998年颁的中小学课程标4准中,小学设必修课程“家政”和“手工”,其中家政在5、6年级开课,课时数分别为60和55,初中设必修课“技术与家庭”,其课时数第一学年70,第二学年70,第三学年的年35。学习项目是家政和生活技术中的基础内容。高中的家政课,自1994年已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设置了男女必修的家庭课。1999年颁、2003年开始实施的高中课程标准中,将家政课列为技术类课程的必修科目。其中家政基础2学分,占高中毕业所需2.7%;生活技术4学分,占5.4%。由此可见日本对家政教育的重视。高中家政课每周2学时,三年共计210学时。家政课的教学总目标是:“使学生学到关于被服、食物、居住、保育和家庭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使之在理解家庭生活意义的同时,培养他们在家庭生活及与其相关的职业中所需的能力和付诸实践的态度。”日本家政课的内容范围多达20多个方面,包括被服、食物、保育、家庭经营、居住、被服制作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