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六财务管理任务1现金流任务2财务报表第一章财务管理基本概念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及会计报表要素一、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也称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源。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5)附注。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等内容。二、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的构成要素称财务报表要素,简称会计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定义为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它是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编制的,是一张静态报表。该报表包括如下要素: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A、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反映的是企业的一种类型的资金来源,即债务资本。符合负债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A、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B、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一是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称为实收资本;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三是各期利润中留存的资金额,称为留存收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另一种类型的资金来源,即权益资本。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资金来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资产的归属顺序四、利润表利润表是一张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是反映企业动态经营状况的期间报表。利润表各项目间的关系可用:“收入-费用=利润”来概括。包括如下报表要素: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确认。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确认。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3、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五、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揭示本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期初、期末余额变化过程的会计报表。现金等价物主要指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化成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表中没有新的会计要素。六、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当期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与所有者(或股东)的资本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应当分别列示。七、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附注是指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第二节会计确认与计量一、会计确认会计确认是指对企业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进行的质的规定性的确认过程。二、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指对企业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进行数量化处理的过程。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他计量属性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第三节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和会计确认基础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工作的必要前提或先决条件,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变化趋势,形成的对会计核算对象及经济环境的最合乎情理的判断。(一)会计主体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应独立于主体的所有者。(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假设企业在未来能无限期地经营下去。持续经营假设为企业编制报表及会计方法的选择奠定了基础。(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过程人为地划分为相等的会计期间,以利于信息使用者能定期得到所需要的财务信息。会计期间可分为月份、季度和年度。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会计年度与公历制是一致的。(四)货币计量财务会计只记录那些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是建立在币值不变的基础上的。二、会计确认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以权利的形成和责任(或义务)的发生作为会计项目的确认依据,而无论款项是否实际收付。也称作“应计制”。早期的应计制只涉及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后来被用于对财务报表的各个要素的确认。例如:8月末赊销商品20000元,付款期一个月。8月份虽然未收到货款,但按应计制,这20000元应确认为8月份的收入。而9月份虽然收到20000元的货款,有资金流入,但却不能将其确认为9月份的收入。按照应计制处理费用时,要体现“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例如:2007年1月公司购入一台设备,价值50000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寿命10年,期末无残值.按照应计制,这项支出,在2007年1月不能作为当期费用,而是应当在今后10年的使用期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分配计入各期作为成本或费用.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现金制。现金制是指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会计项目的确认依据,而无论其权利与责任(或义务)是否已经发生。例如:8月20日赊销一批商品20000元,付款期一个月。按现金制,9月20日收到款项时确认20000元的收入。'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可靠性企业应当发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传统会计往往为保持客观性而牺牲相关性。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可靠性企业应当发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传统会计往往为保持客观性而牺牲相关性。三、可理解性也称作明晰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可比性原则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互相可比。五、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六、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七、稳健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八、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控制的、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第五节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的原理一、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一个主体的经济资源称为资产;有关各方对这些资产的索取权称为权益。权益分为两种:1、负债——债权人的索取权全部的索取权不能超过被要求的资产总额。由此得到会计基本方程式:资产=权益其扩展形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影响主体会计记录的事项称为交易。每一笔交易对会计记录都有一个双重的影响。但会计主体的任何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该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恒等式。经济业务的发生有四种类型:1、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资产方和权益方同金额增加;2、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资产方和权益方同金额减少;3、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资产方一个项目增加一个项目减少,资产和权益总额不变;4、经济业务的发生使权益方一个项目增加一个项目减少,资产和权益总额不变。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1、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主体的资产权利属于两个方面,即债权人的权利和投资人的权利;2、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理论依据;3、会计等式是恒等式,会计主体的任何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该会计等式。三、复式记账原理1、复式记账的概念:复式记账是指会计主体在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时,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2、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这里的借、贷已失去原有的意义,仅仅作为记账符号。四、编制财务报表编制了调整与结账分录之后,就可以编制财务报表了。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来自于永久性账户的余额。利润表的数据来自于结账之前的临时性账户的余额。(一)利润表1、利润表的概念: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从技术上说,利润表附属于资产负债表,因为利润表是对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个总括项目——留存收益在本会计期间内绝大部分的净变化作了明细说明。但由于利润表报告了主体的经营成果,所以其地位仍很重要。P552、利润表的作用利润表报告了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阐明了会计主体赢利能力变化的原因。3、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利润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1)营业收入;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营业成本;9)资产减值损失;3)营业税金;10)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管理费用;11)所得税费用;5)销售费用;12)净利润;6)财务费用;7)投资收益;(二)资产负债表1、概念: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特定一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2、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及时了解、掌握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为他们的各种决策提供依据。3、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资产负债表实际上是会计等式的全面展开式。资产负债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1)货币资金;1)短期借款;1)实收资本2)应收及预付款项;2)应付及预收款项;(或股本);3)交易性投资;3)应交税费;2)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