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文化及自我诊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校组织文化及自我诊断北京丰台教科所张文清主要内容1、什么是文化2、为什么研究文化3、研究什么文化4、怎样研究文化5、组织文化自我诊断与组织机制第一、什么是文化1、对文化的论述2、对文化的理解3、对哲学中关于文化概括的理解一、对文化的论述1、对文化概念的论述:“一个社会的文化,是一个人按照该社会成员所认可的规范行事,所必需知道和信仰的东西”(德古迪耶夫)“一个民族全部的生活方式”、“个人以他的群体所获的社会遗产”、“思维、感觉和信仰方式”、“来源于行为的抽象”、“人类学家关于一个人类群体的行为方式的理论”、“集中的知识库”、“一套标准化的适应方式”、“习得行为”、“调节和规范行为的机制”、“适应外部环境和他人的一套技能”、“历史的沉淀”(美克莱德克拉克弘《人类之镜》)自从英国的泰勒首先提出文化的概念以来,不同学者从自己学科角度提出有190多种解释。2、对文化作用的论述:“目标、价值观和心中的图景,他们实际作法是分析的核心依据”(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制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把文化看作这些网”(美马克斯韦伯)“文化为体制之母”(丹尼尔迪德加)“将文化看作用以控制行为,人类恰恰依赖这种朝遗传的、身体以外的控制机制(文化)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动物”,“不存在于文化之外的人性”,“我们的观念、价值、行动甚至我们的情感,如同我们的神经系统本身,都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形态是由个人或个人群体来指导自己行为的心理结构构成的”,“没有文化的人类几乎没有什么用本能的无可救药的怪物”,“文化形态正是在行为之流——或更精确地说是社会行动——中得到表达的。”(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文化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和心灵中”(古迪纳夫)二、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现象。它“内潜于心理,外表于行形”。内潜于心理,是指人们的观念、价值、情感等赋予生活的目的、意义和方向;外表于行形,是指由人们为内心情感、目的的意义和方向而产生的行为(行);以及这个行为产生的结果(形)。也就是说,人们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揭示着人的文化。更简要地说,人的行为说明了人的文化,其核心是价值取向和方法论。三、对哲学中关于文化概括的理解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对人类文化的高度抽象,进行文化建设需要进行具体的再分解。物质文化在学校的表现:物质设备及环境条件所具备的人类智慧;我们对已有物质赋予的价值意义。制度文化在学校的表现:国家规定制度的认同不能完全说明我们自己的制度文化;学校制度的生成过程和制度的实施过程才体现了我们的制度文化实质(人们赋予制度的思想,核心是民主)。精神文化在学校的表现:宣传是一种表现,但不是实质。“人们的行为不一定和他们拥护的理论一致,但必定和他们内心的行为理论一致”(美阿吉瑞斯)第二、为什么研究文化1、文化对学校的作用2、文化与学校的结合3、我国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一、文化对学校的作用1、从文化角度看学校:学校是文化的传承机构:选择、整理、传递、创造;(表现为两种方式:原有文化内容的加工;选择、整理、传递、创造的行为方式)学校自身具有文化的特征(对人的发展内容、发展方式、发展效果就是一种文化的现象)。学校自身文化决定着对社会文化传承的效果。2、学校是用文化育人:同样的知识教学过程,可培育出不同素质水平的学生,这种水平表现在:人生观、价值观、情操、个性心理、学习基础等。(一位语文老师的工作)3、学校靠文化经营:用权力和职位管理学校;(三流管理水平)用制度和规章管理学校;(二流管理水平)用文化经营学校(一流管理水平)4、学校特色的实质是学校文化特色学校特色应具备的基本点1、特色的外在标识(可能是某种技能、特长);2、特色的学校个性育人理念;3、理念下形成的有效的、个性的管理;4、特色形成的文化氛围;5、特色形成的学校传统。特色是学校的文化概念。二、学校与文化的结合1、1932年,美国学者韦勒的《教育社会学》首次提出“学校文化”的概念。随后其拥护者(布鲁威尔、考勒曼、麦克顿等学者)采用结构功能的观点,从社会学角度对学校进行分析,说明学校的文化作用。这也是最先将文化引入学校的管理。真正将文化与学校的组织联系进行研究是80年代的事。(《教育研究》2006、3)2、60年代,日本经济的腾飞,引起美国学者的兴趣。《Z理论》(81年,威廉大内)、《日本组织管理艺术》(82年,理查德帕斯卡尔)、《公司文化》(82年,特伦斯迪尔)、《追求卓越》(82年,彼得斯),堪称文化特别是组织文化的“新潮四重奏”。组织文化从此成为研究的重点。3、学校文化表现三个层面:1)表层:可视性的(物质的、关系的、宣传的)2)中层:规范性的文本(生成过程、实践效果)3、深层:行为方式的内心追求(内隐概念)4、学校深层文化体现的方式(组织文化):1)办学实践的内心指导2)成员对学校的寄托3)成员的行为方式4)学校规范形成的评价意识和标准三、我国对学校文化的研究1、伴随80年代世界性的文化研究,我国也开始了研究。研究的重点是“学校文化”,80年代末,强调“校园文化”,强调校训、校歌、校服、校色、校徽等;强调人际关系建设、社团活动等氛围的特点;强调校内环境、宣传等条件的文明;强调教风、学风、校风等精神建设突出育人。关注了文化的表层现象2、90年代,突出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重在校园内外环境、校内设备设施。这时的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然而基本停留在原来的“校园文化”认识水平上。3、90年代末,我国学者将文化与领导、文化与管理、文化与制度、文化与组织联系进行本土性的研究。组织文化成为核心和重点。4、学校对学校文化的研究1)三要素的文化建设(表现为泛化,缺乏实质的内容)2)校园性文化建设:外在的标语口号、宣传;可视性的物质环境、设备、氛围;表层社团活动;思想教育、心理工作。3)统一意志(突出文化的认同功能):中层规范、制度、评价;课程建设。4)组织文化(行为背后的组织原因)深层第三、研究什么文化1、组织文化的概念2、组织文化的作用3、组织文化的内涵4、组织文化与学校和谐建设一、组织文化概念《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从广义上说,是指企业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通常指的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的内在素质及其外在表现,即狭义的企业文化。”团队中多数人一致性的行为方式,表明了这个团队的组织文化特点。组织文化的特征•独特性(区别组织之间的本质性原因)。•稳定性(方法论和价值观是实践基础上的一种内心结构,不易发生质变)。•继承性(组织文化浸透在组织管理,具有自身的逻辑和定势,有一定的排他性)。•吸纳性(文化是开放的、发展的,在对外界筛选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完善)。•可塑性(在实践中自我调整)。组织文化的功能(认同感)•导向功能(价值共识决定的)。•约束功能(转化为管理决定的)。•凝聚功能(价值目标与共识的核心方法论决定的)。•激励功能(文化是一种氛围,形成一定的追求)。•公关功能(思想、标示、管理、形象)。两个座谈会的启示同一学校毕业后在不同学校工作几年后的不同状态.不同学校毕业后在同一学校工作几年后的相似状态.座谈内容:大学期间学习的教育理论及自己的理解;教学的目的和过程怎样理解;班主任的工作作用和你的班主任经验;你是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的.导致教师教育行为差异的因素•自身差异:•学校差异:领导的办学思想(思想构成的两个方面)表现组织文化中领导理想中的组织;学校的舆论氛围(交往方式、关注点)表现组织文化中群众认识中的组织;习惯的行为方式(教案、教研、作业、复习、主题班会等)表现组织文化中人们行为中的组织;学校组织的职能(教研组、年机组、教务处、正教处学校等)表现组织文化中文本制度中的组织;学校组织的机制(实施职能的过程规范)文本制度组织.•差异的实质是价值取向和方法论.即学校组织文化。学校组织文化导致人们行为的内隐概念二、组织文化的作用:教师教育行为的内隐概念形成付出用体验调整行为(个性、智慧)理论、思想实践总结实践内隐概念(认可、尊重)回报体验成功与挫折多次体验转化隐性认识二八法则认为,人的行为方式百分之八十来自于“无意识”的内隐概念。三、组织文化中的组织内涵我们对学校组织文化中的组织理解(即:决定教师教育行为方式的主要因素)1、领导内心中的组织(属于深层的组织文化,具有潜意识假定,话语与践行的关系决定学校文化)2、实际运行中的组织(属于表层的组织文化,默认的价值取向,共识的思维方法)3、群众认识中的组织(属于中层的组织文化,明确的目标、质量意识,决定了运行的组织)4、文本制度中的组织(属于中层的组织文化,指导群体的哲学思想)总结一:文化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方法论文化蕴含的性质:先进与落后文化存在的层次:表层、中层、深层文化建设是生成过程(不可模仿)文化建设是发展过程(不可脱离原有基础)文化建设是行为调整过程(自觉意识基础上的)结论二:组织文化团队文化的核心:组织文化(校园文化的深层)对组织文化的判断:人们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的改变:主体的自我调整组织文化建设是组织的自我改变过程组织文化建设的方式只能是自我诊断任何外在的力量和意愿,只有成为组织的意识是才会起作用。四、组织文化与学校和谐建设和谐本身是一种文化,研究组织文化进入了和谐建设的关键与核心。组织文化进行的是人们行为的研究、人们业务过程的研究。这一过程正是调整心理的过程,因此是和谐建设的过程。1、和谐的实质学校和谐的内涵:人之间(师生、上下、左右);工作之间(工作联系、行政协调、管理规范);个人生活(业务心理、业务能力、业务追求)。和谐的实质——自身和谐。它决定了三个方面的状态。自身和谐主要指:个体和谐、与他人和谐、与客观和谐。2、自身和谐内涵自身和谐个体和谐与客观和谐与他人和谐思想和谐心理和谐品格和谐尊重、宽容严于律己言他之长遵循规律敏于调整精于发现3、自身和谐的关键自身和谐的基础是个体和谐。个体是否和谐制约着与他人与客观的心态和行为方式(主体的内因);个体是否和谐会引发他人和客观的不同反应。对外界感觉不理想、不顺心时,处于挫折、困难、失败时,发生人际的种种矛盾时,------。都表现为个体和谐存在的不足。4、个体和谐的内涵个体和谐思想和谐心理和谐品格和谐对社会主体价值观的认同;与学校发展思想的一致性。对事业和学校工作寄托的希望,不断进取,用事业调整自己的自觉性谦虚诚恳、积极向上,用不断创新的意识激励自己个体和谐内涵的特点引发的思考首先,个体和谐主要来自于职业生活过程,脱离职业生活的和谐都是暂时的、表面的,心里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重要特点是以业务为载体进行;其次,帮助教师业务的提高、成功。发展才是对教师心态的最好调整,心理疏导依托实践发展,不能过多地相信“宣泄”、“转移”之类的方法。第三、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应在个性职业技能发展中进行,脱离职业技能的提高师德提高只是一种浮躁性的宣传。第四、组织文化建设是个体和谐的主要保证。5、个体和谐形成的过程社会性(优化)监控行为调整培养评价自觉化反视环境背景(不能停留在表面背景上)情感认知意志第四、怎样研究组织文化1、自我诊断的概念2、方法论的调整3、制定诊断工具4、设计自我诊断方案5、提炼思想观点6、感悟是关键•根据文化建设的不可模仿、不可脱离原有基础和主体的自我调整的原则特点,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过程主要是自我诊断。一、自我诊断的概念教师教育自我诊断是我主体的自我调整国06年学校教育科研的热点问题之一。自我诊断作为一种科研方法正在兴起,已出版了一些专著。自我诊断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大同小异。自我诊断的实质是自己通过实践研究自己。我们通过实践认为自我诊断的概念:主体通过具体的客观现象或行为结果,揭示导致现象或结果的行为的内隐概念,形成改变主体行为方式的实践依据和实践过程。自我诊断与反思不同。反思:在现象的整体回顾中,对典型的现象进行刻画或描述,追溯因果关系,提出新的思考,调整行为。(带有很强的主观分析)如:作业错

1 / 8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