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智慧与人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学智慧与人生儒道佛思想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人生智慧“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三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为中国传统人生智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图景。‘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人大常委冯之浚演讲儒道佛人生哲学概说三个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儒家的仁是仁人,道家的道是道天,佛家的空是空性。各家关键词:儒家,仁礼;道家,有无;佛家,色空;周易:阴阳。孔子与孟子对“仁”的解释儒学的基本出发点,是社会伦理道德,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受到关心爱护,这种关心爱护就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为人要以忠孝为本“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弟子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尽孝,尽忠,尽心,尽力“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尽孝以报答父母,尽忠以感谢国家与企业,尽心以为人,尽力以做事。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中国哲学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五种东西决定的,叫“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一命,命是一种起初的定势;二运,讲的是乘着时势而起步与运转;三风水,讲的是人与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四积德,讲的是德业的积累存储;五读书,读书改变气质,读书使生命自我成长。永不衰竭的人生动力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以载物。”(《周易》)三才:天地人“德配天地”的境界。岳麓书院讲堂对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旷敏本“德配天地”的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中庸》)(有天道焉,有地道也,有人道也,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周易》)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大成殿楹联)“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文言·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中国人这种对未来充满乐观的思想来自于《周易》的智慧。道贯古今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极高明而道中庸(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忧乐圆融的人生境界范仲淹《岳阳楼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具有这种品格与胸怀的前提就是要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中标举的“古仁人之心”。只有志士仁人才能够超出物质利益的诱惑,超出个人的私念:在朝为官,不忘百姓;被贬江湖,不忘其君。太平时忧天下,危难时担天下。进也忧,退也忧。就是无私奉献,忧乐天下,这是最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宝贵精神财富。立德树人,任重道远《论语·泰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道家顺应自然的基本理论道家的核心思想定位在道。道就是顺应自然,取法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庄子说:“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庄子•在宥》)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八章)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最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安于卑下,心地深沉,交友、说话、处理政务、办理事情等都应像水那样,自然,质朴,坦诚。正因为与物无争,才不会有过错。贵柔之术,牙齿不在舌头在老子认为柔弱能够战胜刚强。老子认为生的状态就是柔弱,所谓“人之生也柔弱”、“柔弱者生之徒”,因此主张“守柔”,力图通过守柔而守生。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七十六章》)守雌之术,后发制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二十八章)这是说,知道“雄”的强势地位,却甘愿守在“雌”的弱势地位上,就像在山中低洼处流淌的溪水那样(不出人头地,否则枪打出头鸟)。作为低洼处的溪水,与永恒的道德不分离,这就回复到了婴儿时的宁静纯洁状态。在这里,“雄”与“雌”分别指“强”与“弱”、“进攻”与“防守”、“张扬”与“收敛”、“坚硬”与“柔韧”等等含义。总之,逞强好胜是老子的大忌。持满之术,戒骄戒躁“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老子》第九章)《老子道德经憨山注》:“此言知进而不知退者之害,诫人当知止可也。世人贪位慕禄进进而不已。倘一旦祸及其身,悔之不及。即若李斯临刑,顾谓其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故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儒家与道家概括老铁匠与紫砂壶故事;金玉满堂,不可常保年轻人与紫砂壶故事;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印度原始佛教的创立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代印度的四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2、迦毗罗卫国,净饭王。3、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妻子耶输陀罗,儿子罗睺罗。4、菩提树下悟道。原始佛教基本理论四谛、三法印。四谛分别讲述人生主要有哪些痛苦的问题,人生的痛苦从何而来的问题,怎样才是解脱人生痛苦的问题,怎样才能解脱人生痛苦的问题。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贪、嗔、痴是人生三大毒药贪得无厌,意气用事,痴迷执著。贪得无厌是人生的大忌。一坛金子,谁先许愿,三七二十三的故事。知识与智慧。《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而又损,以至于无。”“八风不动”的功夫佛家修行就是修一颗“清净心”,修炼“八风不动”的功夫。八风:利,衰,苦,乐,称,讥,毁,誉,八种能够动摇人心的力量。苏轼:“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教宇宙观:三千大千世界。苏东坡与佛印:菩萨与牛粪的故事。自作业,自受报三业:身业,语业,意业。三报:身报、生报、后报。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前三者属于三善道;后三者属于三恶道。工作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百丈怀海禅师)一天不工作,就一天没有资格吃饭。“滔滔不坐禅,兀兀不持戒。酽茶三两碗,功在镢头边。”(沩山灵佑禅师)“担水砍柴,莫非妙道。”(马祖道一禅师)触类是道。即事而真。格物致知。“六度”修行造福社会与人民布施,忍辱,持戒,禅定,精进,智慧。放下,面对,原则,信念,进取,明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菩萨,菩提萨陲,觉有情,上求大觉,下化有情。为人处世的修养要求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胸怀;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见识;做大做小,看格局;可快可慢,看点悟;是成是败,看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无比丰富,是一个蕴藏着许多人生智慧的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我认为,无论就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而言,还是就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言,就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而言,人类在21世纪应更加需要借助、光大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体验人生的丰富多彩、享受人生的欢欣快乐,创造人生的幸福美好,从而造福世界,造福未来,实现我们的伟大理想。谢谢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