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账套(一)2016年9月25日第一部分:成本核算的流程原辅料燃料维修费用直接人工间接人工折旧水电费辅助车间费用一、常见的成本项目二、常见的生产成本会计科目设置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生产成本-辅助材料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三、常见的生产成本归集核算分录1、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贷:原材料-直接材料2、借:生产成本-辅助材料贷:原材料-辅助材料3、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4、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现金或银行存款贷:应付帐款(预提费用)四、直接费用分摊方法机器工时人工工时产量吨位先在车间归集,然后依据该车间(品种、步骤、批次、类别)的机器工时或人工工时或产量吨位进行分摊。一、品种法定义: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应用要点: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适用范围: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第二部分:成本核算方法二、分批法定义: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产品的“批”,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计算要点: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适用范围: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定义:以产品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实际工作中,可以将以下定义为“步”: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等。计算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三、分步法四、分类法定义: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要点: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品种法”;“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适用范围: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服装厂、电子厂等。第三部分:存货成本构成•1、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2、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3、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领用的物料和物品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生产成本如房地产企业商品房建造期间借款费用、设备制造企业大型设备制造周期较长,在建造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其他成本。第四部分:发出存货成本结转方法•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材料、商品等在日常收发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对于发出材料、商品等按存货中最早进货的那批单价进行计价的一种计算方法。在发出材料、商品等的数量超过存货中最早一批进货的数量时,超过部分要依次按后一批收进的单价计算。例如:存货中包括第一批进货200吨,每吨400元;第二批进货100吨,每吨420元。现发出250吨,则其中200吨按第一批的单价400元计算,其余50吨要按第二批的单价420元计算。•这一计价方法是建立在假定先入库的材料、商品先发出去的基础上的。采用定方法计价时,要依次查明有关各批的单价,手续较繁,一般适用于收、发次数不多的企业。•采用这一方法的结果是,耗用材料或者售出商品的成本按存货中早期进货的单价计算,而期末结存材料、商品等则按存货中近期进货的单价计算。二、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和月加权平均。其中月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且月末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其优点是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者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缺点是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举例说明:移动加权平均和月加权平均三、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其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者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者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即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者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等,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会计处理,个别计价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发出存货的计价,并且个别计价法确定的存货成本最为准确。•四、其他规定•企业可以在“先进先出、加权平均、个别计价法”三种方法中任意选择一种,但是一经选定某种计价方法后,就不得随意变更,如果需要变更,则应报税务机关备案或者批准,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通过改变存货的计价方法价从而调节不同纳税年度的利润,以实现规避税收的目的。•已售存货,应当将其成本结转为当期损益,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也应当予以结转;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结转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第五部分:期末存货计价--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准则•第15条: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第16条: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因素。•第一种:为生产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第二种:为执行合同持有的合同,可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当持有的存货多余持有的合同订单数量的,超出部分按第一种计算。第五部分:完工成本与在产品分配•(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月末在产品数量少,价值低,并且各月份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可对月末在产品忽略不计的一种分配方法。•(二)在产品按年初固定计算法: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实际盘存在产品)。•(三)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所耗的原材料费用,不计算工资、福利等加工费用,产品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承担。•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本期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四)约当量比例法•约当量比例法: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与月末在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约当量法=月末在产品结存产量*在产品完工百分比•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产量*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完工程度计算:•(1)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2)按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比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比来计算。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五)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月末在产品接近完工或产品已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六)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按其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产品的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其余额作为完工在产品成本。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承担。(七)定额比例法: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得费用,按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适用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且稳定,但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