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普洱天下茶乡第一村,茶名普洱久传闻。物饶地利千山碧,时泰民康万户春。雅友相邀芬远逸,佳人对饮味犹真。何须远学仙家术,信手一杯便出神。注:唐宋以来历代文人都视茶为“雅友”,苏东坡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普洱茶的由来•普洱茶产于云南思茅-中国茶城之称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县城又作普洱哈尼族自治县,隶属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距昆明373公里,原称宁洱县。“普洱”为哈尼语,“普”为寨,“洱”为水湾,意为“水湾寨”,带有亲切的“家园”的含义。•云南历史上的普洱茶,泛指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及以晒青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各种规格的紧压茶。虽然普洱茶的得名始自明清,但大叶种晒青毛茶的生产却比较明清更为久远。可以说,云南历史上最初生产利用的茶叶就是普洱茶。•至于云南普洱茶的由来的传说,据说是在三国时代,蜀国军师诸葛亮带兵南征七擒孟获,进军途经西双版纳南糯山,因不服水土,士兵们一个个患了眼疾,在山壑间东撞西碰。诸葛亮心急之下把手杖插入地里,乍时出现奇迹:手杖活了,生根发芽长叶,成了葱绿的茶树。摘下茶叶煮水让土兵喝。茶有明目之功。士兵们恢复了视力,不久奏凯而还。自此,山上有了茶树,这里的少数民族称为“孔明树”,山叫“孔明山”,孔明叫“茶祖”,每逢农历七月十六日,即孔明的生日这天办“茶祖会”,高悬孔明灯,载歌载舞,“对月品茶,寄托思念。据今勐海县巴达南糯山的一棵人工栽培的大茶树看,经专家测算,该树树龄为1750年以上,其栽培始年,当为蜀汉三国时期,即蜀后主刘禅当政的223年~263年间栽种。此时期,恰值蜀相诸葛亮征云南,于是民间将孔明征南与茶树栽培联系起来,编造了许多孔明插手杖成为南糯山的大茶树、为防瘴气,孔明煮茶叶为战士治病的种种传说,后来清代编纂的《普洱府志》,也说茶树是“武侯遗种”。其实这些传说是一种附脍传说,除去传说成分,故事的时间与栽培茶的树龄起始年相符确实无错,证明澜沧江中游两岸人工栽培茶起始年为蜀汉时期。最早的普洱茶的贸易要追溯到唐朝时期,景陇王国境域六大茶山所产的茶叶经普洱集散销往各地。普洱是云南省思茅地区普洱县的县名,唐、宋时与今西双版纳同属地方王权南诏国——大理国所置银生节度(府),宋、元、明时又是傣族首领帕雅真于公元1180年的所建景陇王国所辖12版纳之一——勐拉的组成部分。周围各地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普洱茶的种类•普洱茶的种类•普洱茶的产地•普洱茶的生产•按照树种,可分为2种:•1.乔木:传统意义上的普洱茶,通常采乔木树叶做茶菁,叶片较大,称为大叶茶。•2.灌木:随着普洱茶需求量的提高,现在也有茶人移植茶树,采灌木树叶做茶菁,叶片较小,也就是一般看到的矮茶树种,称为小叶茶。•茶树原产地之一•据考证,中国西南地区是野生茶树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陆羽《茶经》开篇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在我国巴蜀地区,唐代已有大茶树。而今,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江西、台湾10个省、区,仍发现有大茶树近200处,以滇南及滇西南地区、滇桂黔毗邻地区、滇川黔毗邻地区比较集中。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调查并汇集各地的发现,具有代表性的古茶树有74株。这些大茶树中,多数属于野生型的,典型代表是云南勐海县巴达黑山大茶树,树干直径1.2米,高34米,树龄1700年。目前,确定树龄最长的,是生长在云南镇沅县九甲乡和平村千农寨原始森林中的古茶树,树高25.6米,树幅22×20米,茎部干径1.2米。据专家推测计算树龄为2700年。部分是属于栽培型的,典型的是云南勐海南糯山大茶树,树高8.8米,树高8.8米,树幅6.8米,基部干径1.04米。可惜于1995年树身腐烂而倒塌。也有属野生与栽培之间过渡型的,以云南澜沧县邦崴大茶树为典型,树高11.8米,树幅9.0米,干径1.14米。古代大茶树是中华民族悠久茶文化的象征,同时古茶树保持着茶树不同进化阶段的种性种质,还是茶树育种研究的宝贵资源库。而以茶树为原料进行略微加工制成的普洱生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黄片。说白了就是茶树上的老叶子,因为多数老叶时间长了会泛黄,“黄片”因此得名。其实是指在原料筛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的部分,按照生产标准筛拣出来的这部分茶菁,俗称为“黄片”。黄片的品质和所选原料茶菁的品质是一致的,就我有限的所知大部分黄片基本都是第三叶。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拣出,但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相反,老黄片由于叶片组织厚实,反以甘甜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按照外形,主要分为2种:•1.散茶:普洱茶仍旧保持茶叶原本的零散的叶形,没有被紧压成特殊的形状,称为散茶。散置的普洱茶有利于初识普洱者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2.紧压茶: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的,称为紧压茶。主要有饼茶、沱茶、砖茶三类,其他还有方茶、千两茶、金瓜贡茶等。紧压茶据说是为了方便运输及良好储存而发明的。长时间被压制在砖中部的茶叶有更好的自然后发酵条件,从而使得其有更好的口感。•a.饼茶:扁平圆盘状,有点像披萨饼那样。•b.沱茶:形状酷似饭碗,直径约十公分左右。现又发展出迷你沱茶,每个净重2-5克。•c.砖茶:大约是砖块的一半,同样也是长方形。大部分砖茶都是经由西藏、蒙古等地运至各方的,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以饼茶和砖茶居多。为了方便现代人的饮用,现在出现很多迷你沱茶,多为超市货,茶质较次。•按照加工方法,可分为2种:•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1.生茶:毛茶自然陈放,未经渥堆发酵的为生茶。生茶茶性桀骜,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清雅纯正,回甘生津。放置3-5年后,茶性逐渐驯服,陈香中蕴涵飘逸。生茶茶气浓郁,时间越长,内香及活力越盛,价值逐年增加。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传统。•2.熟茶:毛茶经过渥堆发酵,茶性趋向温和,称谓熟茶。1973年勐海茶厂与昆明茶厂联合研制渥堆发酵法成功之后,当年昆明茶厂生产的茶砖因其茶汤金黄润泽,参枣味浓郁,备受普洱茶人推崇。熟茶茶性温和,常饮不燥,汤色枣红晶莹,香气醇和温厚,回甘生津。熟茶经珍藏之后,香气久而弥笃,口感愈陈愈酽。•按照发酵环境,可分为2种:•1.干仓普洱茶:指陈放在干燥环境中自然发酵的普洱茶。优质普洱茶在其发酵及自然陈化的过程中,总是被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这能确保普洱的质量,使其没有霉点。干仓陈放的普洱口味温和,有更好的卫生及健康保障。普茗世家的所有产品,都为纯干仓普洱。•2.湿仓普洱茶:指陈放在潮湿环境中(比如封闭的地窖)发酵的普洱茶。湿仓发酵缩短了发酵时间,口味更为浓郁,但易有陈泥或者霉味,甚至产生霉变。因此我们不主张销售及饮用湿仓普洱。•按照年代,可分为3种:•1.古茶:古茶并非全部为古代遗留,而是泛指以百年野生乔木型古茶树为原料所制作•的普洱茶。普茗世家有少量珍品茶,即为古茶。•2.老茶:制作原料以树龄三十年以上的乔木型茶树为主的普洱茶。普茗世家的基础产•品,皆为老茶。•3.新茶:制作原料大半采自人工种植的灌木型茶园。叶片小、营养少,容易产生污ran•提起普洱茶,人们就会想到六大茶山。六大茶山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六大茶山让普洱茶一度辉煌,使普洱茶成为六大茶山茶农致富的摇钱树,成为岁岁上贡清王朝的御用贡茶。晋洱茶的声名远播,又让六大茶山名扬四海。•据传,六大茶山的名字也是孔明遗器而得名。《普洱。府志、古迹》记载:“旧时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锛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六大茶山所产普洱茶在清朝时达极盛时期。《檀萃滇海虞衡志》记载:“普茶名居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日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日蛮揣,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八山作茶者数十万人。”•六大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境内,除攸乐山位于景洪市外,其他五大茶山均位于勐腊县境内。六大茶山总面积pp6;余平方公里,现有茶园面积约1;万亩,产茶13;吨。六大茶山地处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9℃?p;℃,年有效积温6;;;℃?7;;;℃,年降雨量17;;-p1;;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环境优越,高山云雾是出名茶的好地方。远在清雍正1;年就被清王朝指定为上贡清皇宫的贡茶。一直到光绪3;年,历时163年。•明末清初,许多南下的石屏人看到六大茶山气候适宜,土地宽广肥沃,适宜发展茶叶,便相约“奔茶山”。他们在六大茶山开荒种茶,、开办茶庄制普洱茶,著名的同兴号、同庆号、乾利真、同昌号、安乐号、东和祥、东顺号、鸿庆号天顺祥等p;多个茶庄生产的普洱茶,名扬四海,普洱茶的年产量达1;万担的规模。这一时期,六大茶山几乎家家种茶,户户卖茶,马帮塞途,商旅充斥,每年约有五万匹马于春秋两季前来驮茶,形成了普洱茶的极盛时期。六大茶山孕育了云南普洱茶。六大茶山是西双版纳的骄傲,是云南的骄傲,是普洱茶的骄傲。•目前,六大茶山正在抓住机遇,打造六大茶山的知名普洱茶品牌,让六大茶山的普洱茶,成为云南王牌普洱茶。普洱茶的生产制作•鲜叶采摘最佳时间在日出后半小时后,避免鲜叶水分含量过高,不利萎雕与杀青。早上十至十二点左右会完成采摘、萎雕、杀青与揉捻,而后进行日晒干燥至下午四点左右结束,依晒茶量与气候而定。若于中午过后采摘,杀青、揉捻后如果来不及干燥,少数民族通常以干方式干燥;此时若干燥不完全,发酵度偏高,会直接影响茶质。采摘季节则有旱季、雨季之分,旱季春茶在二月底至五月中,大约分三采;谷花茶则在九月底至十一月底之间,大约分二采,五月底至九月底为雨季茶。各时节所采摘茶菁,在外观与茶质有经验者稍能辨识。•萎凋主要将鲜叶水分含量减低,降低杀青温度,亦可柔软叶质。在旱季自然阴干萎雕,有些则以轻微晒萎雕,在雨季则以热风萎雕。•杀青普洱茶杀青主要方式为锅炒或滚筒式杀青,其温度应该在摄氏180度以下,全程6分钟左右,温度与时间都需依实际投茶量、茶菁嫩度、水分含量等等因素做?#123;整。完成后,正常茶菁叶色由鲜绿转为深绿或墨绿。杀青完后,仍是将茶叶摊凉,准备进行揉捻。绿茶杀青目的在于停止发酵,而普洱茶则只需使发酵减缓速度•揉捻•传统制茶以手工进行揉茶,且依茶菁粗细,分粗揉与复揉二次,尤其针对梗枝部分特别着重二次复揉。现代制茶则多以机械式盘式揉茶机处理,而后再人力进行部份加工或挑拣。•解块盘式揉茶机通常会造成茶菁结块,以现在制程会以解块机进行解块。传统手工揉茶则直接在揉茶时,顺手进行茶菁分离。•毛茶干燥(晒青毛茶)揉捻解块完后,茶菁直接均摊在竹席或水泥晒场,以日晒干燥,晒干过程翻拌2~3次,太阳日晒加上地面热幅射,一般不会超过摄氏40度。如果干燥不完全,将会使茶菁过度发酵,甚至可能发霉现象。干燥完全的青毛茶,色墨绿或深绿,叶身较薄者为略带黄绿色。此即俗称「晒青毛茶」。•毛茶分级将晒青毛茶依芽毫多寡、心叶比例,或以单叶大小筛分等级。一般野生茶以人工方式挑选,台地茶(茶园茶)则多以筛分机处里普洱熟茶的制作•渥堆•传统熟茶制作方式,每次取用青毛茶十公吨为一渥堆单位,潮水量(洒水)视季节、茶菁级数与发酵度而定,通常是茶量的30~50%左右,茶堆高度在一米左右。茶堆内部温度最高于摄氏65度左右,视制作地的温湿度与通风情况来进行翻堆,使茶菁充分均匀发酵,若堆心温度过高会导致焦心现象,即茶叶完全变黑焦炭化。经多次翻堆后,茶菁含水量接近正常时,茶叶霜白现象退尽,便不再继续发热。整个渥堆工序视所需发酵度_顩r,正常_顩r约时四至六周。•传统渥堆熟茶较为市场所接受者,多数产自西双版。其原因除了茶菁品质与技术外,地区气候十分适合渥堆过程菌类生长繁殖。虽然许多勐海熟茶品茶菁来自临沧地区南部,但发酵制程仍以勐海为主。而在发酵过程中,地区渥堆味也较不刺鼻,这也与技术及发酵时参与作用之菌种有关。•发酵成功的熟茶品,从外观所见的色泽通常为棕红色或咖啡色。而发酵不足的茶品可能会出现青灰色,此类茶易带酸味或严重渥堆味,有些汤色较混浊,或是叶底成糜烂的现象。茶菁外观色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