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ICS29.240.30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1161—2014代替Q/GDW161—2007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Standardizationdesignspecificationfortransmissionlineprotectionandauxiliaryequipments2014-04-01发布2014-04-01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1161―201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总则.......................................................................14一般规定...................................................................25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设计规范..................................................86组屏(柜)设计规范.........................................................207合并单元设计规范...........................................................278智能终端设计规范...........................................................279智能站光缆要求及光缆敷设要求...............................................2810保护与通信设备接口要求....................................................2811对相关设备及回路的要求....................................................29附录A(规范性附录)保护装置定值清单及软压板标准格式.....................30附录B(规范性附录)保护装置打印报告标准格式.............................46附录C(规范性附录)智能化保护装置接口信息...............................52编制说明.................................................................61Q/GDW1161―2014II前言本标准代替Q/GDW161—2007,与Q/GDW161—2007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增加了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相关要求;——增加了保护功能配置表,保护功能由“基础型号功能”、“选配功能”组成;——修改了附录A中的保护装置定值清单,增加了附录C智能化保护装置接口信息。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并解释。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旭、马锁明、王德林、刘宇、陈军、李峰、牛四清、刘蔚、周春霞、彭世宽、赵莉、朱晓彤、张月品、陈福锋、倪传坤、俞伟国、吴通华本标准2007年首次发布,2013年X月第一次修订。Q/GDW1161―20141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220kV及以上电网的线路保护及相关设备的技术原则和设计准则。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常规变电站(以下简称常规站)和智能变电站(以下简称智能站)的线路及相关设备继电保护装置和回路的设计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22386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GB/T22386-2008,IEC60255-24:2001,IDT)GB/T25931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Q/GDW1396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3总则3.1宗旨本标准旨在通过规范220kV及以上电网的线路保护及相关设备的输入输出量、压板设置、装置端子(虚端子)、通信接口类型与数量、报吿和定值、技术原则、配置原则、组屏(柜)方案、端子排设计、二次回路设计,提高继电保护装置(以下简称保护装置)的标准化水平,处理好GB/T14285规定的四性关系,为继电保护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3.2优化设计原则3.2.1优先通过保护装置自身实现相关保护功能,尽可能减少外部输入量,以降低对相关回路和设备的依赖。3.2.2优化回路设计,在确保可靠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装置间的连线。3.3双重化原则继电保护双重化的原则是指:保护装置的双重化以及与保护配合回路(包括通道)的双重化,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及其回路之间应完全独立,无直接的电气联系。注:采用三相重合闸方式时,可采用两套重合闸相互闭锁方式。3.4保护装置软件构成原则本标准中保护装置功能由“基础型号功能”和“选配功能”组成;功能配置由设备制造厂出厂前完成。功能配置完成后定值清单及软压板、装置虚端子等应与所选功能一一对应。本标准按最大化列举设备参数定值、保护定值、保护控制字、保护功能软压板,出厂时未选配功能对应项自动隐藏,其它项顺序排列。本标准按典型工程应用列举SV接收软压板、GOOSE软压板、装置虚端子。3.5主接线型式3.5.1本标准中3/2断路器接线主要用于330kV及以上电网,双母线接线主要用于220kV电网。当330kV及以上系统采用双母线接线,220kV系统采用3/2断路器接线,可参照执行。3.5.2本标准中3/2断路器接线以完整串为例,当用于非完整串时,中断路器相关信息适用于第二组边断路器。3.6装置基本类型3.6.1常规装置:采用常规电缆进行采样、开入、开出等回路连接。3.6.2智能化装置:采用SV采样、GOOSE开入、GOOSE开出。Q/GDW1161―201423.7执行原则3.7.1本标准强调了线路保护及相关设备标准化设计的原则和重点要求,但并未涵盖线路保护及相关设备的全部技术要求,有些内容在已颁发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定中已有明确规定,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仍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定。3.7.2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应严格执行本标准。4一般规定4.1保护装置的通用要求4.1.1保护装置单点开关量输入定义采用正逻辑,即触点闭合为“1”,触点断开为“0”。开关量输入“1”和“0”的定义统一规定如下:a)“1”肯定所表述的功能;b)“0”否定所表述的功能。4.1.2智能化保护装置双点开关量输入定义:“01”为分位,“10”为合位,“00”和“11”为无效。4.1.3保护装置功能控制字“1”和“0”的定义统一规定如下:a)“1”肯定所表述的功能;b)“0”否定所表述的功能,或根据需要另行定义;c)不应改变定值清单和装置液晶屏显示的“功能表述”。4.1.4常规保护装置压板设置方式保护功能投退的软、硬压板应一一对应,采用“与门”逻辑,以下压板除外:a)“停用重合闸”控制字、软压板和硬压板三者为“或门”逻辑;b)“远方操作”只设硬压板。“远方投退压板”、“远方切换定值区”和“远方修改定值”只设软压板,只能在装置本地操作,三者功能相互独立,分别与“远方操作”硬压板采用“与门”逻辑。当“远方操作”硬压板投入后,上述三个软压板远方功能才有效;c)“保护检修状态”只设硬压板。对于采用DL/T860标准时,当“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投入,保护装置报文上送带品质位信息。“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遥信不置检修标志。4.1.5智能化装置压板设置方式保护装置只设“远方操作”和“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保护功能投退不设硬压板,如下:a)“远方操作”只设硬压板。“远方投退压板”、“远方切换定值区”和“远方修改定值”只设软压板,只能在装置本地操作,三者功能相互独立,分别与“远方操作”硬压板采用“与门”逻辑。当“远方操作”硬压板投入后,上述三个软压板远方功能才有效;b)“保护检修状态”只设硬压板,当该压板投入时,保护装置报文上送带品质位信息。“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遥信不置检修标志;c)保护功能投退不设硬压板。4.1.6退保护SV接收压板时,装置应给出明确的提示确认信息,经确认后可退出压板;保护SV接收压板退出后,电流/电压显示为0,不参与逻辑运算。4.1.7保护装置、合并单元的保护采样回路应使用A/D冗余结构(公用一个电压或电流源),保护装置采样频率不应低于1000Hz,合并单元采样频率为4000Hz。4.1.8保护装置的测量范围为0.05IN~(20~40)IN,在此范围内保护装置的测量精度均需满足:测量误差不大于相对误差5%或绝对误差0.02IN,但在0.05IN以下范围用户应能整定并使用,故障电流超过(20~40)IN时,保护装置不误动不拒动。4.1.9保护装置的定值要求如下:a)保护装置电流、电压和阻抗定值应采用二次值,并输入电流互感器(CT)和电压互感器(PT)的变比等必要的参数;Q/GDW1161―20143b)保护总体功能投/退,如线路保护的“纵联距离保护”,可由运行人员就地投/退硬压板或远方操作投/退软压板实现;c)运行中基本不变的保护分项功能,如线路保护的“距离保护Ⅰ段”采用控制字投/退;d)保护装置的定值清单应按以下顺序排列:1)设备参数定值部分;2)保护装置数值型定值部分;3)保护装置控制字定值部分。e)保护装置允许的定值整定范围应不小于附录A的要求。4.1.10保护装置应具备以下接口:a)过程层接口要求见附录C;b)对时接口:应支持接收对时系统发出的IRIG-B对时码。条件成熟时也可采用GB/T25931标准进行网络对时,对时精度应满足要求;c)间隔层通信接口:装置应具备3个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或RS-485通信接口);其中至少2路以太网口支持MMS网通信;d)其它接口:调试接口、打印机接口。4.1.11保护装置在正常运行时应能显示电流、电压等必要的参数及运行信息,默认状态下,相关的数值显示为二次值,也可选择显示系统的一次值。4.1.12保护装置应能记录相关保护动作信息,保留8次以上最新动作报告。每个动作报告至少应包含故障前2个周波、故障后6个周波的数据。4.1.13保护装置记录的所有数据应能转换为GB/T22386规定的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COMTRADE)。4.1.14保护装置记录的动作报告应分类显示,具体要求如下:a)供运行、检修人员直接在装置液晶屏调阅和打印的功能,便于值班人员尽快了解情况和事故处理的保护动作信息;b)供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分析事故和保护动作行为的记录。4.1.15保护装置定值、控制字、软压板和开入量名称应规范、统一,具体要求如下:a)对于不能完整显示标准名称的装置,厂家应在说明书中提供与标准名称相应的对照表;b)硬压板名称应与对应软压板名称一致。4.1.16保护装置软件版本构成方案如下:a)基础软件由“基础型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