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茅盾茅盾(1896—1981)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茅盾的生平和文学道路•1.茅盾(1896-1981)早年生平•出生地:江南水乡乌镇。1913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期满毕业后,因家庭窘困,进入当时的新式文化出版机构---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参加《小说月报》的改革•2.上个世纪20年代,茅盾是一位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大革命以后,更像是一位职业革命家兼业余文学家。•1922年后,茅盾和文学研究会的同仁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文学与人生、文学与革命、文学与社会等方面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文章是1928年7月,在日本写的《从牯岭到东京》;1930年出版《蚀》。•3.茅盾在上个世纪三、四年代主要是一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三十年代创作:《子夜》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1939年任新疆学院教育系主任•四十年代创作《腐蚀》和《霜叶红于二月花》•4.茅盾在50年代以后,主要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和领导人。•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学评论家和作家的双重身份《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子夜》初版封面•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艺术观。•茅盾小说创作反映人生可分为三种:•一是“悲观”人生。•二是“悲剧”人生。•三是“自新”人生。•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观及其创作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民族性。•二是批判性。•三是革命性。文学活动:•1920年,接编并改革《小说月报》,使其成为发表新文学创作的重要阵地。•1921年,发起并成立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理论建设: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文学批评:《春季创作漫评》《评四五六月的创作》•翻译:介绍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俄国文学研究专号•《我走过的道路》茅盾生前写下的回忆录,记述了他前半生50多年的风风雨雨,为政治、社会、文化史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主要文学成绩:•1、1927—1928:处女作《幻灭》。第一次使用“茅盾”作笔名。•2、1928年7月—1930年4月旅日期间:《虹》(1929)短篇集《野蔷薇》《泥泞》散文《卖豆腐的哨子》《红叶》、论文《从牯岭到东京》等。•3、30年4月到抗战爆发:创作鼎盛期《虹》、《子夜》、“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中短篇集,散文集等。•4、抗战期间:从事抗日文化工作。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长篇《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短篇集,散文集等。•5、抗战胜利后写剧本《清明前后》。•6、建国后担任作协主席、文化部长等职,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基本停止文学创作活动。遗愿设立茅盾文学奖,三年一届:现实主义、长篇(13万字)《蚀》三部曲•《幻灭》:革命前夕的高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静女士、慧女士)•《动摇》: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方罗兰、孙舞阳、胡国光)•《追求》: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张曼青、王仲昭、史循、章秋柳)《蚀》的扉页上茅盾写下了这样的题词:生命之火尚在我胸中燃炽,青春之力尚在我血管中奔流,我眼尚能谛,我脑尚能消纳,尚能思维,该还有我报答厚爱的读者诸君及此世界万千的人生战士的机会。营营之声,不能扰我心,我惟以此自勉自励。“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⑴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⑵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⑶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幻灭》:通过静女士在爱情和革命上的追求与幻灭,表现了小资产阶级走向革命和在革命中的幻灭过程。•《动摇》:展示的是的革命时代革命与反革命势力激烈斗争时期的现实。方罗兰的形象反映了在政治和爱情上动摇、妥协、软弱者的精神特质。•《追求》:表现的是一群知识分子的心灵挣扎、精神自我拯救以及掩饰不住的幻灭感。以章秋柳为代表。《子夜》•“《子夜》即半夜,既已半夜,快天亮了。”•——茅盾•《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1.《子夜》的文学史评价•《子夜》既是左翼文学的代表,也是“社会剖析小说”的代表,还是现代文学史上率先对中国资产阶级和具有现代经济形态的生产方式及社会背景进行大规模描写的作品。•2.《子夜》的五条线索•吴荪甫和赵伯韬在公债市场的斗法;吴荪甫与裕华丝厂和双桥镇农民的斗争是两条副线,军阀混战和红军发展是两条潜在线索。《子夜》:“社会剖析小说”的杰出代表•3.《子夜》在题材上,显示出“史诗性”特色:“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4.《子夜》在塑造人物上的特色:•把吴荪甫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来塑造。重点抓住吴的“两面性”--冷静果断,刚毅坚韧,但又色厉内荏。•在塑造人物上,作者还在人物的复杂心理和性格多样性的描写上,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才能。•5.《子夜》的创作目的十分明确,对1930年关于中国社会的性质的论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当时的中国社会依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根本就没有实现资本主义的可能。6.《子夜》作为“社会剖析小说”的杰出代表,突出地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而主要人物又是某一阶级的典型代表;二是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都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三是清楚地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既有明确的创作意图,也有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其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社会剖析派小说”的主要特点:•第一,社会科学家的理性气质。•第二,心理分析家的冷清态度。•第三,艺术雕刻家的细腻笔法。•茅盾小说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具有超越“文学史”和“社会史”的价值。•二是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剖析社会人生。《农村三部曲》•茅盾自1928年写《创造》到1948年发表《春蚕》共创作了50余篇短篇小说,大部分收入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宿莽》、《春蚕》、《泡沫》、《烟云集》、《委屈》和《耶稣之死》等集中,其中《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是茅盾三十年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茅盾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一部分,是社会分析小说的优秀之作。•《春蚕》、《秋收》、《残冬》共同组成了《农村三部曲》。三部作品最有特色的是《春蚕》。《春蚕》•《春蚕》是茅盾小说“农村三部曲”中的第一篇,在三部曲中成就最高,也是我国三十年代反映农村生活的短篇佳作。•1、主题:小说通过一个典型的江南农家——老通宝及其儿孙们,因春蚕丰收而负债破产的悲剧故事,不仅真实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江南农村经济的破产和蚕农们的悲剧命运,而且深刻揭示了造成“春蚕愈熟,蚕农愈困顿(丰收成灾)”现象的社会原因。《春蚕》是茅盾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名篇.主要通过老通宝一家人在蚕事季节里,借债买桑叶,没日没夜地拼命劳动,虽然蚕茧获得丰收,但因茧价大跌,反遭破产的故事,成功塑造了老通宝、阿多等艺术形象,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我国江南地区农村丰收成灾这样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从而深刻揭露了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春蚕••一•老通宝坐在“塘路”边的一块石头上,长旱烟管斜摆在他身边。“清明”节后的太阳已经很有力量,老通宝背脊上热烘烘地,像背着一盆火。“塘路”上拉纤的快班船上的绍兴人只穿了一件蓝布单衫,敞开了大襟,弯着身子拉,额角上黄豆大的汗粒落到地下。看着人家那样辛苦的劳动,老通宝觉得身上更加热了;热的有点儿发痒。他还穿着那件过冬的破棉袄,他的夹袄还在当铺里,却不防才得“清明”边,天就那么热。“真是天也变了!”老通宝心里说,就吐一口浓厚的唾沫。在他面前那条“官河”内,水是绿油油的,来往的船也不多,镜子一样的水面这里那里起了几道皱纹或是小小的涡旋,那时候,倒影在水里的泥岸和岸边成排的桑树,都晃乱成灰暗的一片。可是不会很长久的。从老通宝勤劳质朴的性格中,可以看到劳动者的灵魂;从他固执地反对变化,反对洋鬼子、洋货、洋水车乃至连换一换洋蚕种也要坚决反对的态度中,也可以看到小生产者由于超稳定性经济所造成的落后狭隘观念。至于他那数不清的敬神媚神的清规戒律,他那小心翼翼地偷看墙脚下的大蒜头变化的行为,他那毕恭毕敬地向灶君祈求好收成的神态,以及惟恐儿子多多头与“白虎星”荷花接触“传染了晦气”的担心,都以老通宝的方式,显示了30年代中国老一辈农民的灵魂。•在破败的农村中成长起来的多多头,是一个与老通宝既相对立又相补充的重要形象,他不但不像老通宝那样存在着“发家”的梦想,而且还越来越多地滋生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他认为“单靠勤俭的工作,即使做到背脊骨折断也是不能翻身的”。他与老通宝之间的父子矛盾,代表着农民内部新的变化趋势。作品中充满泥土气息的蚕农生活,蚕农们风趣盎然的劳动情致,以及秀丽恬静的水乡风光等,都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使这篇作品在茅盾小说中独具一格。•四大娘一眼看见,就丢开了“洋种”问题,高声喊道:“多多弟!来帮我搬东西罢!这些匾,浸湿了,就像死狗一样重!”小伙子阿多也不开口,走过来拿起五六只“团匾”,湿漉漉地顶在头上,却空着一双手,划桨似的荡着,就走了。这个阿多高兴起来时,什么事都肯做,碰到同村的女人们叫他帮忙拿什么重家伙,或是下溪去捞什么,他都肯;可是今天他大概有点不高兴,所以只顶了五六只“团匾”去,却空着一双手。那些女人们看着他戴了那特别大箬帽似的一叠“匾”,袅着腰,学镇上女人的样子走着,又都笑起来了,老通宝家紧邻的李根生的老婆荷花一边笑,一边叫道:“喂,多多头!回来!也替我带一点儿去!”“叫我一声好听的,我就给你拿。”阿多也笑着回答,仍然走。转眼间就到了他家的廊下,就把头上的“团匾”放在廊檐口。“那么,叫你一声干儿子!”荷花说着就大声的笑起来,她那出众地白净然而扁得作怪的脸上看去就好像只有一张大嘴和眯紧了好像两条线一般的细眼睛。她原是镇上人家的婢女,嫁给那不声不响整天苦着脸的半老头子李根生还不满半年,可是她的爱和男子们胡•调已经在村中很有名。“不要脸的!”忽然对岸那群女人中间有人轻声骂了一句。荷花的那对细眼睛立刻睁大了,怒声嚷道:“骂哪一个?有本事,当面骂,不要躲!”“你管得我?棺材横头踢一脚,死人肚里自得知:我就骂那不要脸的骚货!”隔溪立刻回骂过来了,这就是那六宝,又一位村里有名淘气的大姑娘。于是对骂之下,两边又泼水。爱闹的女人也夹在中间帮这边帮那边。小孩子们笑着狂呼。2、人物:•1、老通宝:•是老一代农民:善良勤劳、朴实坚韧;迷信保守,安分守己,有顺民思想。•老通宝勤劳质朴,迷信守旧,安稳靠天,凭血汗谋生,以忠厚传家,体现了中国农民百折不挠的顽强生命意志和固有的美德。•老通宝悲剧的双重性:封闭自守、盲目排外等陈旧的小农思想行为方式无法在近代社会变迁中作出合理的反应,而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又是以日益加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畸形形态给这种小农以致命的磨难。老通宝是小说的重要人物,他忠厚倔强,有发家的志气。相信勤劳就有生路,因此卖尽力气,拼命挣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养蚕事业中去。为买桑叶,他抵押了最后的田产。为了照顾好“宝宝”,他们全家忍饿失眠几日几日得守侯在蚕房。然而“丰收或灾”,带来的并不是富裕和幸福。而是更可怕的贫困和灾难。蚕丝跌价,债务加重。他因此气得生了重病。老通宝身上又有落后保守的一面,他相信命运和鬼神虔诚得遵守养蚕的的一切禁忌,这使他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终于成为悲剧性的人物。作者通过他的悲剧命运,说明了单靠劳动要想摆脱穷困生活在旧社会是绝对不可能的。2、阿多:老通宝之子,是开始觉醒但尚未找到出路的新一代农民。父辈特点:朴实能干、善良忠厚;新特点:年轻活泼、壮健有力、乐观爽朗、乐于助人、逐步觉醒有了新思想。《春蚕》艺术构思的重点放在为夺取春蚕丰收而进行的蚕事活动上,丰收成灾的结局则写的简劲利落。在描写蚕事活动时,作者还插进了嘈杂微妙的人事纠葛。作品半穿插的这种矛盾纠葛,并不影响蚕事丰收及成灾的结局。但扩大了作品的生活和思想容易。使人物和性格得到了许多方面的计划,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魄。在描写蚕事活动中,紧张的撙战和不安的心性是贯穿全篇的基调。但也穿插些富有乡性风味的轻松的场面。作者精心布局,主乏突想,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夺取丰收的艰辛和丰收成灾的结局形成强些对比,产生了出人意料,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3、《春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