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孟浩然(唐)课文导入感悟背景《宿建德江》是一首书写旅途之思的诗。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漫游于吴越之时。此前,孟浩然一直在鹿门一带隐居,希望走以隐求仕的道路,但未成功。公元730年,诗人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结果科举未中,他孤身一人失意东归,漫游吴越。面对迷蒙的江中小洲,诗人又难免产生理想幻灭之痛、前途暗淡之忧。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作者简介1、自读古诗,现在请大家自由地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借助课后的拼音把生字读准。2、再读古诗,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诗,这次请注意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课程学习字词积累宿渚暮课文讲解划分节奏品悟感情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课文讲解精读课文深入感悟走进注释【明确】移舟:漂浮的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客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客:指作者自己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近:亲近。课文讲解精读诗句感悟诗意移舟泊烟渚,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日暮客愁新。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野旷天低树,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课文讲解精读诗句感悟诗意(1)移舟泊烟渚,可以感悟到什么?【明确】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移舟”即移动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烟雾朦胧的小洲。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课文讲解精读诗句感悟诗意(2)日暮客愁新,可以感悟到什么?【明确】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日暮”即黄昏时分,“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这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课文讲解精读诗句感悟诗意(3)野旷天低树,可以感悟到什么?【明确】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课文讲解精读诗句感悟诗意(4)江清月近人可以感悟到什么?【明确】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第四句写江中的近景。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课文讲解精读诗句感悟诗意(5)感悟这首诗的写作特色。【明确】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表现了诗人的旅愁。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课文讲解再读古诗品悟感情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明确】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愁之情。课堂练习1、多音字组词宿sù()xiǔ()2、“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住宿一宿课堂小结学习了本首古诗我们已然成为了孟浩然的知己,朋友,我们已然体会到了他在日暮时分“人在江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让我们这份愁情托付江中的月儿,通过我们的背诵,以解他愁肠百转的孤独与寂寞。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古诗。2、把《宿建德江》改写成一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