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寄生虫学第七讲(肺吸虫)(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westermani)斯氏并殖吸虫(Pagumogonimusskrjabini)•掌握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及虫卵形态。•掌握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掌握致病机理和临床分型。•了解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流行及防治原则。主要教学要求卫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又称卫氏肺吸虫(lungfluke),其成虫寄生于宿主肺部,引起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人因生食含囊蚴的淡水蟹、蝲蛄感染;•肺吸虫病属人兽共患病。本病分布广泛,我国有26个省、区有本病流行。卫氏并殖吸虫形态•成虫(1)10mm×5mm×4mm,体肥厚,背凸腹平,活体呈红褐色,固定后半粒花生米状,口吸盘=腹吸盘(2)生殖器官并列:子宫与卵巢并列;一对睾丸并列。卫氏并殖吸虫形态虫卵•100µm×55µm•不规则椭圆形,似陶罐次品•金黄色•卵壳厚薄不均,卵盖大,常略倾斜•内含10多个卵黄细胞,1个卵细胞常位于正中央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成虫(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尾蚴囊蚴水(水)(川卷螺)(溪蟹、蝲蛄)(人、猫、犬、野生肉食动物)(经口)(痰、粪便)(水)童虫(转续宿主)生活史特点–成虫寄生于终宿主或保虫宿主的肺组织内–中间宿主:川卷螺、溪蟹、蝲蛄–虫卵随痰(粪)排出体外–囊蚴为感染阶段–因生食或半生食感染有肺吸虫囊蚴的淡水蟹或蝲蛄而感染–成虫寿命:一般5~6年–保虫宿主:狗、猫和野生肉食动物如虎–转续宿主:猪、野猪、兔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致病机制–童虫钻行所致的隧道样损害–成虫定居所致的机械性损害和周围组织反应–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病理改变–急性期–慢性期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瘢痕期卫氏并殖吸虫致病急性期•由童虫移行引起。童虫穿过肠壁,在腹腔、腹壁、胸壁反复游窜,造成肠道和肝、胸腔等的损伤和超敏反应;•症状:吃进囊蚴后数天到1月左右出现。轻者仅为食欲不振、乏力、消瘦、低热等非特异性症状。重者发病急,毒性症状明显,腹痛、胸痛、肝肿大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脓肿期•主要因虫体在肺组织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和出血。•病变处呈洞穴状或隧道状,内有血液和虫体。含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病灶四周产生肉芽组织而形成薄膜状脓肿壁,并逐渐形成脓肿。•X线:边缘模糊,界限不清的浸润阴影。卫氏并殖吸虫致病囊肿期•由于渗出性炎症,大量细胞浸润、聚集,组织坏死,脓肿内容物浓缩为果酱样粘稠性液体。•镜检:坏死组织+夏科雷登氏结晶体+大量虫卵。囊壁因大量肉芽组织增生而肥厚,包裹整个病灶,形成囊肿。•X线:界线清楚的结节状虫囊。卫氏并殖吸虫致病纤维瘢痕期•虫体死亡或转移至它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病灶形成瘢痕。•X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以上三期病变常可同时见于同一器官内。卫氏并殖吸虫致病•临床表现与分型–急性肺吸虫病:全身过敏性炎症反应及消化道症状–慢性肺吸虫病胸肺型:咳嗽、胸痛、咳烂桃样血痰等腹肝型:肝大、肝痛、肝功异常、腹痛、腹泻及便血等脑脊髓型:头痛、癫痫、偏瘫、视力障碍等皮下型:游走性皮下包块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诊断•有流行感染史•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症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高•X线等辅助检查阳性发现•病原检查:痰、粪检虫卵•免疫学检查:IFAT,ELISA卫氏并殖吸虫的流行与防治•肺吸虫病的流行特点–人兽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地域性分布(与中间宿主的分布有关)•主要在山区流行•东北型:以蝲蛄为传媒;南方型:以溪蟹为传媒–人类感染与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有关•防治原则–治疗患者、带虫者,治疗或捕杀保虫宿主(吡喹酮)–忌生食蟹、蝲蛄、动物肉,不喝生水–防治虫卵入水–健康教育斯氏并殖吸虫Pagumogonimusskrjabini成虫•虫体窄长,大小为﹙11.0~18.5﹚×﹙3.5~6﹚mm•口吸盘在虫体顶端,腹吸盘位体前约1/3处,略大于口吸盘•雌雄同体,子宫与卵巢紧邻腹吸盘,左右并列,两睾丸长形,分支状,位于中后部,左右并列。斯氏并殖吸虫生活史–终宿主为中型哺乳动物–第一中间宿主为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人不是适宜宿主致病该吸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侵入的虫体大多处于童虫状态,到处游走难以定居,造成幼虫移行症。1)皮肤型幼虫移行症2)内脏型幼虫移行症注:本病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不易诊断,应注意与肺结核、肝炎等鉴别。诊断由于人体内找不到成虫,故病原学诊断仅靠皮下包块的活组织检查。另外常采用免疫学检查方法进行辅助诊断。流行与防治原则•斯氏并殖吸虫仅在我国流行。国内分布范围认为是由我国青海起至山东这条线以南地区;•预防措施与卫氏并殖吸虫相同,治疗药物以吡喹酮效果最好,使用方法与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治疗相同。裂体吸虫(血吸虫)Schistosome血吸虫的主要特点•成虫似线虫,圆柱形,雌雄异体,但常合抱•成虫在血管内(门脉系统)寄生,虫卵从粪或尿中排出;•生活史中无雷蚴和囊蚴阶段;•尾蚴为感染期,经皮肤感染;•仅有一个中间宿主:钉螺;•虫卵无盖,虫卵是主要致病因素,危害严重主要教学要求1.掌握日本血吸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特点2.掌握日本血吸虫生活史过程3.掌握虫卵肉芽肿形成及其致病作用4.了解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日本血吸虫形态•成虫–虫体似线虫–口、腹吸盘–雌雄异体,雄虫腹面有抱雌沟•虫卵终宿主体内移行途径口胃肠穿过肠壁腹腔(腹壁、肝脏器表面)穿横隔胸腔肺•异位寄生部位:脑、眼、皮下等血吸虫生活史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童虫经皮(水)(钉螺)水(水)(门脉-肠系膜静脉)(人、牛、马、羊、兔等草食动物)(粪)尾蚴子胞蚴水质:清温度:25-30℃光照:有光照体外发育体内发育血吸虫生活史•生活史特点–成虫寄生于人及草食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无囊蚴期,尾蚴是感染阶段–经皮肤感染–雌虫产出的虫卵沉积于肝脏及结肠壁,部分虫卵可破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尾蚴性皮炎溶组织蛋白酶肺炎机械性损伤营养不良血管内膜炎夺取营养机械性刺激肝、肠纤维化虫卵肉芽肿CAg血吸虫病肾病、关节炎形成IC致病机理尾蚴童虫成虫虫卵*血吸虫致病•临床表现与分型–尾蚴性皮炎–急性血吸虫病(感染后1-2月发病,病程2-4周)–慢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一般感染5年后发病)•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异位血吸虫病血吸虫感染诊断•病原诊断–粪检虫卵与毛蚴孵化–肛门直肠镜检及肠组织活检•免疫学检查–环卵沉淀试验–尾蚴膜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日本血吸虫免疫特点伴随免疫:对再感染的童虫有一定的抵抗力,而对已经感染的成虫无作用,既不影响成虫的存活,也不影响其产卵;活的成虫消失,免疫力也随之消失。血吸虫感染诊断•非流行区对血吸虫病的诊断对策–到过流行区,有与“疫水”接触史–急性期表现(需与疟疾、伤寒、结核、肝炎等相鉴别)–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肛门直肠镜检,肠粘膜活组织压片检查–粪检虫卵–有条件可做免疫学检查•酶标试纸目测法(免疫试剂盒)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流行概况与流行因素–流行区类型(平原水网型、山区丘陵型、湖沼型)–患者和病牛是主要传染源–钉螺的分布限制了流行范围–与“疫水”的接触是造成感染的必要条件•防治原则–健康教育,做好个人防护–管理好粪便,消灭钉螺–避免接触“疫水”–减少和消灭传染源,治疗患者和病畜﹙吡喹酮﹚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