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案例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解析成功案例蒙牛案例介绍•1999年一月从伊利退出的牛根生和伊利高管成立了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1999年八月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9—2002年它的总资产从1000万增长到近10亿年销售额从1999年的4365万元增长到近20亿元。(一)、案例背景•发展势头强劲的蒙牛集团此时遭遇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资金问题。•蒙牛的资金非常有限,资金的制约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蒙牛迫切需要突破资金瓶颈。蒙牛集团2001-2003现金流量表200120022003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5206.814419.235427.9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8252.414801.958328.6主要来源:股权融资65001735029110银行贷款2200-120032150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10766.417818.373790.5(二)、融资方式选择分析•变革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限制,但短期内无法上市,而且上市后发起人的股份3年内不能转让和出售。•增加注册资本,但这会使股东结构变化,否则业务不能连续计算。•民间融资的尝试最终没获得成功(三)、蒙牛私募权益融资设计•2002年股东会、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勒的辅导下上香港二版。•然而香港二版由于流通性差只有极少数人子感兴趣,企业融资再度陷入困境。•此时摩根士丹利和鼎辉看中了蒙牛的发展潜力和专业从业水平,主动找蒙牛洽谈融资事宜。•在双方的博弈下最终蒙牛与摩根士丹利,鼎辉,英联达成协议:•蒙牛原股东持有2/3的股份,三家私募者持有1/3股份,且摩根士丹利约占2/3。•蒙牛在2002年底税后利润达到7786万元并要在未来一年至少达到复合增长翻番。•出资价格:外资系出资2.16亿元占其不超过1/3的股权。(四)、第一轮融资设计•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两家壳公司,开曼公司和MSDairyHoldon公司•蒙牛注册了金牛和银牛公司。•2002设立年中国乳业毛里求斯有限公司。•不同表决权股份结构:将股份分为两种实现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附带条件:设立表现目标。•第一轮融资结果:•2003年蒙牛的财务数据显示:销售收入从2002年底的额6.687亿元增至2003年底的40.751亿元,销售收入增长了144%。税后利润从7786增至8.3亿元,增长了194%,2003年八月蒙牛已经完成目标。(五)、第二轮融资设计•鉴于蒙牛的管理团的辉煌成果,金牛和银牛获得了以面值认购新的普通股的权利,新股分别以13975:29661股的比例划入金牛与银牛名下。这样蒙牛系于私募投资者在开曼公司的股比变为65.9%:34.1%。•由于牛根生不放32%的最高外资投资底线,新投资以认购可换股证券来实现。•三家投资机构斥资3523.3827万美元购买未来转股价0.096美元/股的债权。•对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提高积极性。(六)、蒙牛乳业全球IPO和外资的退出•由于前两轮的融资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2004年蒙牛乳业在香港挂牌上市并创造了奇迹成为中国第一家境外上市民企红筹股。•2004年摩根士丹利等行使第一轮可转债券转换权,至2005年6月三家行使全部的剩余可转债,基本退出蒙牛。这三家私募投资者向蒙牛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在短短三年内获投资回报约26亿港币,投资收益回报率约500%,因此不少人都觉得蒙牛被贱卖了,我们可从以下三点分析;1、价格高低是由当时融资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牛根生等蒙牛团队确实尽了他们的努力,摩根等以约9.5倍(按融资后计算的)市盈率的价格入股蒙牛,这在当时的传统行业私募融资市场中不算低。(七)、案例总结•2、是否贱卖不能光凭事后的业绩来看。每个项目对私募投资者均有一定风险,蒙牛只不过是他们成功的一例,还有远不及蒙牛成功、甚至彻底失手的项目,而且即使在蒙牛这个项目中他们也承受着极大的风险。•3、更重要的是,投资方与融资方的双赢是最完美的结果。在蒙牛这个案例中,私募投资者投资回报率确实达到500%,但是牛根生团队等原始股东却得到了5000%的回报率。•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的说蒙牛被贱卖了。•蒙牛融资对发展我国私募基金投资行业的启发:•1、私募投资企业应建立比较好的品牌,经验和信誉,吸引企业融资。•2、政府应更积极地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健全法律环境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私募优缺点分析•优点:•私募股权融资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私募股权融资不仅给企业提供了资金,而且为企业提供了高附加值的服务•私募股权融资可以降低财务成本•私募股权融资提高企业内在价值•缺点:•流动性差•投资期限较长•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失败案例博客网案例特点:中国互联网web2.0的旗帜投资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投资者:IDG、Granite等案例介绍方兴东,中国互联网界的“互联网旗手”和“中国博客之父”,对中国互联网Web2.0的发展普及有着无法磨灭的功绩。2002年,方兴东创建博客网的前身(博客中国),之后3年内网站始终保持每月超过30%的增长,全球排名一度飙升到60多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盛大创始人陈天桥和软银赛富合伙人羊东的50万美元天使投资。2005年9月,方兴东又从著名风险投资公司GraniteGlobalVentures、MobiusVentureCapital、软银赛富和BessemerVenturePartner那里融资1000万美元,并引发了中国Web2.0的投资热潮。其后活跃在中国的VC要是不知道Blog、Podcast、RSS、P2P等术语,不看博客、播客、视频、交友等项目就是落伍的标志。随后,“博客中国”更名为“博客网”,并宣称要做博客式门户,号称“全球最大中文博客网站”,还喊出了“一年超新浪,两年上市”的目标。于是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博客网的员工就从40多人扩张至400多人,据称60%-70%的资金都用在人员工资上。同时还在视频、游戏、购物、社交等众多项目上大把烧钱,千万美元很快就被挥霍殆尽。博客网至此拉开了持续3年的人事剧烈动荡,高层几乎整体流失,而方兴东本人的CEO职务也被一个决策小组取代。到2006年年底,博客网的员工已经缩减恢复到融资当初的40多个人。博客网不仅面临资金链断裂、经营难以为继,同时业务上也不断萎缩,用户大量流失。为摆脱困境,2008年,博客网酝酿将旗下博客中国和bokee分拆为两个独立的公司,而分拆之后分别转向高端媒体和SNS。但同年10月博客网又卷入裁员关闭的危机之中,宣布所有员工可以自由离职,也可以留下,但均没有工资,此举被认为与博客网直接宣布解散没有任何区别。案例整理•2002年,博客网的前身(博客中国)建立,之后3年内网站始终保持每月超过30%的增长,全球排名一度飙升到60多位。•2004年获得了盛大创始人陈天桥和软银赛富合伙人羊东的50万美元天使投资。•2005年9月,方兴东又从著名风险投资公司GraniteGlobalVentures、MobiusVentureCapital、软银赛富和BessemerVenturePartner那里融资1000万美元,并引发了中国Web2.0的投资热潮。•随后,“博客中国”更名为“博客网”,并宣称要做博客式门户,号称“全球最大中文博客网站”.•2006年年底,博客网的员工已经缩减恢复到融资当初的40多个人。•2008年,博客网酝酿将旗下博客中国和bokee分拆为两个独立的公司,而分拆之后分别转向高端媒体和SNS。•2008年10月博客网裁员关闭危等同解散。案例分析这个网站曾高调地宣称自己是“全球最大的中文Blog托管服务商”,也曾引起过VC的青睐,但在群雄逐鹿的年代,它却连最基本的博客服务都提供不了,引发大批用户的“追讨”。从引领Web2.0的先驱成为无人问津的弃儿,无疑是失败中的失败。观察博客网的发展过程,从其开端到结束,可分析得出以下几点投资失误:•1、无清晰的盈利模式--仅仅是依靠人气•2、没有核心团队--后期管理不当,内部构架混乱•3、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导致业务萎缩,客户流失--资本利用不合理,过份的商业炒作•4、大而全的战略转型不适应自身发展--规模较小,销售收入不明朗•5、同行的后发优势侧面反映了背后的不足之处--传统门户的“围剿”•6、商业领袖管理和战略能力不足--方兴东是个创业梦想家博客网的失败软银等风险投资家应该负一定的责任,同时也反映了风险投资家想要使资本增值就应该对被投资企业做出合适的风险投资管理。吴建聪韩俊杰易俊杰陈信宇高伟邹晶黎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