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第十一讲讲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训诂常用术语《汉语史》第十一讲(一)某,某也;某者,某也;某也者,某也这组术语,采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解释意义。被解释的词和用以解释的词是义同或义近的关系。《周易·彖上传》:“师,众也。”《周礼·天官·大宰》:“掌建邦之六典。”郑玄注:“典,常也,经也,法也。”《说文·士部》:“士者,夫也。”《礼记·杂记》:“子贡观于蜡。”郑玄注:“蜡zhà也者,索也。”蜡祭名。年终大祭万物。腊祭祖先,蜡祭百神。蜡,索也,岁有十二月,索群神而祀之,今之腊也。(一)某,某也;某者,某也;某也者,某也也有解释专名,指出被释词是什么的。《国语•周语上》:“穆王将伐犬戎。”韦昭注:“穆王,周康王之孙、昭王之子、穆王满也。”《诗·邶风》:“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笺:“在前上处者,在前上列也。”《周礼·天官》:“惟王建国。”郑玄注:“百物阜安,乃建王国也。”贾公彦疏:“乃建王国者,于百物盛安之处乃立王国,王国者洛邑王城是也。”(二)曰、为、谓之、之谓这组术语主要用来下定义。分别连用有对比意味。《诗经·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毛传:“水中可居者曰洲。《左传·文公三年》:“执事不以衅鼓。”杜注:“以血涂鼓为衅鼓。”(二)曰、为、谓之、之谓《诗经·小雅》:“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毛亨传曰:“谷不熟曰饥,蔬不熟曰馑jǐn。”周人好称“四国”,其义与“四方”同。《尔雅·释天》:“夏猎为苗,秋猎为狝xiǎn,冬猎为狩。”《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二)曰、为、谓之、之谓(三)谓、言“谓”主要用来说明被释词在句子中特指某一事物。也用来串讲句子大意。有时用于以狭义释广义。《离骚》:“恐美人之迟暮。”(东汉)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诗•邶风•柏舟》:“母也天只”,传:“天谓父也。”《楚辞·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朱熹注:“阴谓小人,阳谓君子。”《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荀子·天论》(唐)杨倞注:“本谓农桑。”《诗经·周南》:“陟彼砠jū矣,我马瘏tú]矣,我仆痡pū矣,云何吁矣。”郑玄笺:“此章言臣既勤劳于外,仆马皆病,而今云何乎?其亦忧矣。深闵之词。”有时加“曰”字,构成“谓甲曰乙”式,被释词在后,释语在前。《说文·心部》:“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说文·口部》:“咦yí,南阳谓大呼曰咦。”“言”,主要用于串讲文意。有“说明”或“说”的意思。《诗经·邶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郑玄笺:“匍匐言尽力也。”(四)犹“犹”主要有四种用法:1)以同义词或近义词相释。《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崖也。”《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yǐn,不平谓何?”郑笺:“谓何,犹云何。”《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师,太师,周之三公也。尹,尹氏,为太师。”后用为三公之称。权势显赫的太师史尹,执政不平究竟为何?(四)犹2)义隔而辗转相通,被释词和用于解释的词语意义并非相同,只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被释词可以这样理解。《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焦循正义:“老无敬训,幼无爱训,故云‘犹敬’‘犹爱’。”(四)犹3)以今语释古语。即用后世通行的名词来解释古语。例如:《说文》“尔”字下云:“丽尔犹靡丽也。”段注:“丽尔,古语;靡丽,今语。”司马迁《报任安书》:“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李善注:“谁为犹为谁也。”(谁为,古语常见句法;为谁,今语常见句法。)《荀子·劝学》:“干越夷貉mò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杨倞注:“干越,犹言吴越。”干,亦作邗,本国名,后为吴所灭,故用以称吴。(四)犹4)以本字释借字。《礼记·檀弓》:“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郑玄注:“索犹散也。”“索”,《说文》:“草有茎叶可作绳索”,此处用的是“索”之音。“索犹散也”是说“索”是“散”的借字,“散”才是本字,“索居”即“散居”,指离开自己的同门学友,孤零零独居。(五)貌“貌”,“……的样子”,被释词往往是表示某种状态或性质的形容词。《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王逸注:“冉冉,行貌。”《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朱熹注:“沃若,润泽貌。”(六)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常用于声训。除了释义之外,释者和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表示释词和被释词因音相通而有意义的联系。《礼记·内则》:“子妇未孝未敬,勿庸疾怨,姑教之。”郑玄注:“庸之言用。”《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朱熹注:“学之为言效也。”《荀子·修身》:“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杨倞注:“谄之言陷,谓以佞言陷之。”(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用甜言蜜语诱导人干坏事叫做谄)运用“之言”这个术语,有时只单纯释义,而与语音无关。《说文》:“曾,词之舒也。”段玉裁注:“曾之言乃也。”(七)词(辞)这个术语,是用来指明被释的词是虚词。东汉以后也叫“语助”。《诗经·周南》:“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广雅·释诂》:“曰、惟、每、虽、兮、者、其、各、而、乌、岂、也、乎、些、只,词也。”“某,辞也”只是笼统地说是虚词,另外还有“某之辞”的说法。这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某种意义,二是表示某种语气。《仪礼·士冠礼》:“某有子某,将加布於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郑玄注:“吾子,相亲之辞。吾,我也;子,男子之美称。”(表意义)《说文·矢部》:“矣,语已词也。”(表语气)(八)属、别、丑这两个术语,说明某词所表示的事物的种类。《说文·艸部》:“蓍,蒿属。”又“莪,莪萝,蒿属。”《说文·禾部》:“秔jīnɡ,稻属。”“稗,禾别也。”段注:“凡言属者,以属见别也;言别者,以别见属也。重其同,则言属,秔为稻属是也;重其异,则言别,稗为禾别是也。”(秔,粇、稉,稻之不黏者。)(八)属、别、丑强调事物之间的共同性,就说某是某之属,强调事物之间的区别,就说某是某之别。“属”又叫“丑”。《尔雅·释草》:“蘩之丑,秋为蒿。”郭璞注:“丑,类也。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皆通呼为蒿。”《尔雅·释虫》:“翥zhù丑,鏬xià;螽zhōng丑,奋;强丑,捋luō;蜂丑,螸yú;蝇丑,扇。”《尔雅·释鸟》:“凫fú,雁丑。”(九)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一般用来注音。《说文·口部》:“哙kuài,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吕氏春秋·制乐》:“饬其辞令。”高诱注:“饬读如敕。饬正其辞令也。”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十)读曰、读为这两个术语往往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的。《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郑笺:“泮读曰畔。畔,涯也。”《尚书·舜典》:“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jì,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shì。”(“时”是假借字,“莳”是本字,为“种植”之义。)《周礼·考工记·辀zhōu人》:“终日驰骋,左不楗jiàn。”郑玄注:“杜子春云:楗,读为蹇jiǎn。”(《说文·木部》:“楗,拒门也。”楗jiàn竖插在门闩上使闩拨不开的木棍。意思是终日驰骋,而左马不跛。)(十一)古字某某同、古声某某同、某某义同、某与某古字通这组术语是讲文字通假的。《论语》:“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郑注“古字材哉同”。《诗经》:“常棣之花,鄂不韡韡wěi。”笺:“不当作柎,古声不、柎同。”《玉篇》:“柎(fū),花萼足也。”《诗经》:“陈锡哉周。”毛传:“哉,载。”疏:“哉与载古字通。”(陈锡哉周:陈:布施。锡:赐予。载:开始,开创。)(十二)以某为某、名某为某这组术语是讲文字通假的。《周礼》:“豚拍鱼醢hǎi。”注:“郑大夫、杜子春皆以‘拍’为‘膊’bó,谓胁也。”膊:猪肋肉。一说,指猪腿。(十三)当为、当作意思是某字是错字,当作(为)某。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字误声误而正之,皆谓之当为。”《周礼》:“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禁……”郑玄注:“杜子春云,‘宫’皆当为‘官’。”《周礼》:“诵四方之傳道。”注:“故书傳为‘傅’,杜子春云:‘傅当作傳’。”(十四)或为、或作、本作、本或作、本亦作、本又作、一本作、某本作本组术语用于校勘文字异同,“本”指另一版本。《礼记》:“温润而泽,仁也。”注:“润或作濡。”《礼记》:“殷人祭其阳。”郑注:“阳读为霷。”《释文》:“阳本或作霷。”《康熙字典》:“犴(hān):《集韵》、《韵会》何干切,音寒。本亦作豻。”(十五)读破、破字、易字用本字去改读古书中的通假字,称“破”,也叫“破读”、“破字”或“易字”。还有人把读破有称四声别义,即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诗经》:“谓他人昆,亦莫我闻。”(闻:通“问”)《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本义是女子貌美,上声,而表示爱好、喜欢时,则改读为去声。)(十五)读破、破字、易字好:本义是女子貌美,上声,而表示爱好、喜欢时,则改读为去声。衣:用作名词时,表示上衣,读平声;用作动词时,表示穿衣,改读成去声。从:用作动词时,表示跟随,读平声;用作使动词时,改读成去声,表示“使……跟随”的意思。分:用作动词时读平声,表示分开;用作名词时,读去声,表示本分,职分。食:用作名词“食物”时读平声,用作动词“喂”“给……东西吃”时,读去声(十六)如字这个术语常用来为一些多音多义或有异读异解的字注音,强调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被释的字要按它本音来读。《左传·隐公元年》:“卫侯来会葬,不见公,亦不书。”杜预注:“诸侯会葬,非礼也。不得按公成礼,故不书于策。他皆仿此。卫国在汲郡朝歌县。”《经典释文》:“朝,如字。”“朝”,应读zhāo,不读chāo。《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这是说第一个“恶”wù字读去声,第二个“恶”字要读它本来的音,即“恶劣”之“恶”è,旧读入声。第一个“好”字读呼报反,是去声,第二个“好”读它本来的音,即“美好”的“好”,是上声。(十七)衍文、脱文“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漏掉的字。《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释文》出‘吾焉得而食诸’………案《史记·仲尼世家》及《汉书·武五子传》并作‘岂’,与皇本合。《太平御览》二十二引‘吾恶得而食诸’。‘岂、焉、恶’三字义皆相近,疑今本‘吾’下有脱字。”(十八)浑言、析言、统言、通言、散言、对言、散文、对文浑言是笼统地说,即只就两词的共同点而言,又称统言、通言、散言、散文。析言是分开来说,即只就两词各自的特点而言,又称对言、对文。这组术语常用来辨析同义词,说明同义词的同和异,也说明同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义所表现的粗略和精细的不同。《说文·鸟部》:“鸟,长尾禽总名也。”段注:“短尾名‘隹’,长尾名‘鸟’,析言则然,浑言则不别也。”《楚辞·离骚》王逸注:“近曰离,远曰别。”《急就篇》颜注:“精者为绵,粗者为絮;新者为绵,故者为絮。”《说文》:“牙,牡齿也。”段注:“壮齿者,齿之大者也。统言之皆称齿称牙。析言之则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牙者称牙。牙较大于齿。”笑不露齿唇亡齿寒《说文》:“刻,镂也。”段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此析言之。统言之则刻亦镂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刻舟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