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基本知识培训——2011年11月17日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二、党员教育管理三、党员发展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1.什么是党的基层组织2.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3.党组织的隶属关系4.党组织的换届选举选举的类型选举的方式换届的时间•1、什么是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1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党在社会基层单位成立的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党的基层委员会分党委(100人以上)党总支(50—100人)50人以下也可以直属党支部分党委党支部联合党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人可与临近单位的党员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3、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厅(局)4市2县3省1•4、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1)选举类型•直接选举:是指有选举权的人直接参加选举、行使选举权利的选举方式。一般是在党的基层组织进行。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党员直接投票选举党支部委员会、党总支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或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的代表。•4、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1)选举类型•间接选举:是指有选举权的人通过选出的代表进一步行使选举权利的选举方式。一般是在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和部分基层党组织进行。即召开党代表大会,选举党的委员会、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或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的代表。•4、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1)选举类型•高校党委、分党委——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党员大会或党代会)党总支、党支部——直接选举(党员大会)•4、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2)选举方式等额选举(候选人数等于应选人数)差额选举(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直接进行差额正式选举1。差额预选2。正式选举•4、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3)换届时间高校党委——任期5年分党委、党总支——任期3-4年党支部——任期2-3年二、党员教育管理二、党员教育管理1.党员教育学习2.党员组织生活3.党员组织关系转移4.流动党员管理5.出国出境党员管理6.党费收缴管理•1、党员教育学习党员教育管理•(1)教育目标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党性意识;进一步发扬优良作风;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发挥先锋作用。•1、党员教育学习党员教育管理•(2)教育内容思想政治理论;党性党风党纪;个人素养与业务能力。——《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员教育的意见》豫高发[2010]20号文件•2、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1)主要形式: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课等。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2、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2)双重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参加所在支部、小组的组织生活会,又要参加定期召开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2、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3)民主评议党员:每年进行一次;时间:要相对集中,一般在“七一”之前结束,也可以与年终总结等结合起来。步骤:听取意见学习教育自我总结民主评议表彰、处理格次: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基本不合格、)不合格•2、党员组织生活党员纪律处分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党员教育管理(3)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处分及处理情况:党员处理情况预备期满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预备期未满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限期改正错误劝退除名劝退不退除名退党除名自行脱党除名原限期改正错误现予以除名•3、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党员教育管理(1)党员组织关系:广义:正式组织关系、临时组织关系狭义:正式组织关系•3、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党员教育管理(2)几点说明:《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认真填写、加盖党组织公章;一般应由本人办理,妥善保存和携带,有效期内办理接转;回执由转出和最终接收的党委来负责,不层层回执;组织档案转移也可以与人事档案不一致。•3、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党员教育管理(3)高校毕业生转出:有工作单位高校毕业生党组织关系工作单位党委专升本录取高校党委已办完人事代理人才中心党委尚未就业户籍所在地党委•3、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党员教育管理(4)转移程序:内部转移:校内间互转外部转移:系统内高校间互转转出系统:转出党务系统内单位委管高校间转移:可直接互转省内市、县:可直接互转省外转移:经由上级党委中转隶属关系不同的非委管高校:经由上级党委中转。•4、流动党员管理党员教育管理(1)什么是流动党员: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且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它包括辞职、辞退、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外出务工经商、因私出国(境)等人员中的党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中的党员,以及其他流动人员中的党员。(分为流入和流出)•4、流动党员管理党员教育管理(2)《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活动证》是流动党员参加党的活动的凭证。持证参加外出所在地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适用于无固定地点,暂时无法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党员。•4、流动党员管理党员教育管理(2)《流动党员活动证》:不适用的情况有:a。短期(6个月以内)外出参加会议、学习进修、办理公务、休假探亲的党员,仍开具证明信;b。长期(6个月以上),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应转移正式组织关系;c。流动性较大,无固定地点,但可以经常返回原所在组织参加组织生活的,仍参加原单位组织生活。d。集体外出、地点相对集中,且有3名以上党员的,可通过建立党支部(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进行管理。•5、出国出境党员管理因公出国派驻援外工作公派进修公费留学自费公派留学其他因公出国党员教育管理(1)出国原因:因私出国自费留学探亲就业其他需要因私出国•5、出国出境党员管理党员教育管理(2)停止党籍与恢复党籍:•停止党籍是党的组织处理的一种方式。在党的七大以前对某个党员有重大疑问尚未查清,既不便留在党内,又不宜开除党籍时,则对其采取停止党籍,进行审查的措施。查清疑问后,确是有问题不具备党员条件者,开除其党籍;其他则根据不同情节,或恢复其党籍(停止党籍期间仍算党龄),或允其重新入党。•现在通常已不采取这种组织处理方式,只指出国或去港澳定居当年停止党籍手续的党员。•停止党籍不是党纪处分。•5、出国出境党员管理党员教育管理(2)停止党籍与恢复党籍:•恢复党籍是指对脱离党组织关系的党员恢复其共产党员资格。恢复党籍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要本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精神,查明脱离组织关系的原因及其后的表现,只有符合下述条件者,方能恢复党籍:(1)经查实过去确已被党组织批准为党员或预备党员;(2)因某种客观原因被迫脱党或错被开除党籍;(3)脱党后一直表现较好,目前又确实符合党员标准。恢复党籍,由基层党委受理,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由县以上党委或党委组织部批准。恢复党籍者,不必重新履行入党手续,党龄连续计算。•现在恢复党籍与停止党籍不是对等的两个概念。•6、党费收缴管理党员教育管理(1)收缴标准:《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标准、使用和管理的规定》(中组发[2008]3号文件)计算基数:工资总额中的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计算标准:税后3000元以下0.5%3000——50001%5000——100001.5%10000元以上2%•6、党费收缴管理党员教育管理(2)交纳时间:党员:按月交纳6个月无正当理由,不交纳的应按自行脱党处理。委管高校上交:半年一交•6、党费收缴管理党员教育管理(3)党费使用范围:a。培训党员;b。订阅或购买用于开展党员教育的报刊、资料和设备;c。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d。补助生活困难的党员。三、党员发展三、党员发展1.党员发展工作方针2.申请入党人3.入党积极分子4.发展对象5.预备党员6.正式党员7.临时党员•1、党员发展工作方针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2、申请入党人党员发展申请入党人:凡符合党章第一条规定并且正式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的人(一般为书面申请)叫做“申请入党人”。入党申请时间:以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间为准。•2、申请入党人党员发展工作内容负责单位、人员1、教育引导党组织、党员2、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入党人3、建立申请入党人员档案党支部组织委员4、团组织“推优”团组织5、入党申请书内容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主要优缺点及努力方向;本人自传(或简历);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及其政治情况等。入党申请流程表•3、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入党积极分子:是指经党小组或党支部推荐、支委会或支部大会研究同意作为入党培养对象进行有计划培养教育的申请入党人,即是“入党积极分子”。在没有被党组织确定为培养对象之前,只能是“申请入党人”,有时我们也称为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3、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内容负责单位、人员指定培养联系人党支部经常性的培养教育经常性进行个别帮助培养联系人吸收听党课、列席接收新党员的支部大会,参加党内其他有关活动党支部组织分配一定的工作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考察党支部动态管理入党培训组织部(党总支)•4、发展对象党员发展发展对象:是指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党支部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认为具备了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并列入发展计划的,称为“发展对象”。•4、发展对象党员发展确定发展对象的程序图提出是否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组织的发展对象征求党外群众意见党员讨论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审议•4、发展对象党员发展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主要内容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等基本方法向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以及必要的函调和外调主要工作主要指父母、爱人、子女和抚养其成长的亲属,以及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对于同本人没有或很少联系、影响不大的非直系亲属,可不列入政治审查的范围•4、发展对象党员发展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培训的时间一般为5—7天(或不少于40学时)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入党的程序等知识。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高校工委编写的《大学生入党教材》等培训的方式应针对培训对象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一般可采取自学、授课(辅导)、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的要求及注意问题1。培训前,了解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有的放矢开展培训;2。培训中讲究实效;3。培训结束时,做好个人总结,组织必要的考试或考核,检查学习效果。•4、发展对象党员发展入党介绍人确定数量2个主要工作考察被介绍人的历史和现状做好被介绍人的培养、教育工作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被介绍者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情况指导入党申请人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并在志愿书中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在支部大会讨论时,负责介绍入党申请人的有关情况•4、发展对象党员发展支部大会讨论程序入党申请人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及其他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入党介绍人汇报培养考察情况并表明态度与会党员同志发表意见支委会向大会报告对申请人的审查情况清点正式党员到会人数入党申请人对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表明态度举手或无记名投票进行表决•4、发展对象党员发展上级党组织指派专人谈话谈话人的确定党委领导或党委委派谈话的目的使基层党委全面准确地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保证审批质量对发展对象面对面地进一步帮助教育谈话的时间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之后,上级党组织审批之前•5、预备党员党员发展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后,预备党员的入党日期自支部大会讨论接收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预备期为一年。预备党员参加民主评议。预备党员不宜被评为优秀党员。预备党员不宜担任党内职务。•5、